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金刚经】共有7个译本,彼此有什么重要区别?

2024-01-14国风

【金刚经】从鸠摩罗什于公元402年译出后,直到唐代至少有6位高僧翻译过,他们是:鸠摩罗什、菩提流支、真谛、达摩笈多、玄奘、义净。

据统计,【金刚经】的中译本至少有9个,但现存的只有7个版本(其中菩提流支一人就有两个版本)。6个法师的7个译本之区别简介如下:

1.鸠摩罗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本。翻译时间是后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全经有5176字。与其他6个译本比起来,罗什本zui简洁流畅,在汉传佛教界流传zui广,影响zui大。现代人讲到【金刚经】,如无特别说明,指的就是罗什本。

但是,对于鸠摩罗什的翻译风格,后世仍然是褒贬不一。因为他删繁就简,不拘原文体制,甚至改动原文内容。在7个译本中,罗什本是与梵文原本出入zui大的,但也是流传zui广的。

罗什三藏

2.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本。菩提流支,北天竺人。于公元509年来到中国洛阳,他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6105字。几年他又重译了一遍,有6447字。两个版本都流传了下来。

3.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本。是天嘉三年(562年)翻译的,其译本与菩提流支译本非常接近。

4.达摩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译本。达摩笈多(?-619年)是南天竺人,于开皇十年(590年)来到长安,当年即译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本共7109字。他采用的是「直译」,将梵文本【金刚经】每个词依序译成中文,且按照原梵文字序排列。在7个译本中zui为诘屈聱牙,非常费解。除非熟悉梵文,否则很难看懂笈多本。

5.玄奘【金刚经】译本,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译出。

在唐朝,罗什本【金刚经】已十分盛行。但玄奘在与天竺梵本对照后,发现罗什本有不少「遗漏"。在唐太宗的建议下,他重译了一遍。与罗什本比起来,玄奘本是完全忠于梵文原本的。译文有8000多字,比罗什多了近3000字。当然,很可能他俩所依照的梵本就有区别。罗什的【金刚经】梵本是从西域带过来的。而玄奘是直接从天竺取来的。两个译本的区别举例如下:

例一:玄奘本:「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罗什本译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罗什本缺了如何「修行」。

例二:玄奘本:"诸以色观我,以音声寻我,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罗什本译为:"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來。"玄奘本有二颂,而罗什本删除了一颂。

例三:玄奘本:「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罗什本译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玄奘本有九「喻」,而罗什本只有六「喻」。

例四:玄奘本:「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罗什本「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为有差别」。

关于这一句,玄奘本几乎不会有歧义。但很多人对罗什本理解有误,纠结于「差别」二字。既然是无为法,为何还有差别?其实没有差别,一切有为都是无为的显现,看玄奘本就会一目了然。

玄奘三藏

当然,两个版本还有很多区别,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罗什本更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而玄奘本更忠于梵文原本,文句更准确。

6.义净(635-713)本【金刚经】。义净是中国人,俗姓张,字文明,祖籍范阳。他因仰慕玄奘西行求法的壮举,也去天竺取经。但他走的是海路,于671年到达那烂陀寺,在那里留学十年,将瑜伽、中观、因明、婆罗门六论等学了个遍,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又从海路回国,来回都很顺利,没有经历过法显、玄奘走陆路的危险和磨难。

他发现罗什本确与梵文原本区别太大,而玄奘译本虽忠于原本,但用语上也未尽善尽美,于是自己又动手翻译了一遍。

义净三藏

义净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称「四大翻译家」。7个译本中,从义理的准确、文字之雅训、对原本之忠实三方面综合来看,义净本是zui好的。但他的名气远不如罗什和玄奘,且罗什本早已通行天下,人们先入为主。连玄奘本都很少有人关注,义净本就更没人关注了。就像写网络文章,罗什的粉丝很多,又是zui先发表,所以「展现量」和「阅读量」都非常大。玄奘虽然粉丝也很多,但晚了两百年发表,所以展现量、阅读量都比不上罗什。义净本身粉丝就少,且发表得更晚,没有阅读量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文章的质量并不是完全靠阅读量来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