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安徽竹马灯的视觉流量密码

2024-01-04国风

安徽竹马灯文化底蕴浓厚、源远流长。在数字媒体化时代,利用数字化技术塑造安徽竹马灯文化,根据不同接受群体需求画像搭建可视化、通俗化的平台,从而提升其交互性,能使竹马灯的形象更加亲切与立体,同时也利于竹马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金 磁州窑童子骑竹马纹瓷枕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安徽竹马灯起源于模仿说,即北方的牧游民族孩童用骑竹竿的方式模仿大人骑马的游戏。该说法最早见于【后汉书·郭伋传】。后来,原本的竹马游戏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往「竹马灯」转变。唐时期,竹马游戏有着进一步丰富的趋势:第一,竹马游戏变得复杂化、多样化,融入了祭祀、戏剧与节庆礼仪;第二,游戏逐渐转变为为政治服务的教化手段;第三,广泛普及,各地都得以流传,且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不同,竹马游戏的风格也各具特色。宋朝及以后,竹马灯有了雏形和规范,在很多绘画作品或者器物的装饰图案中常常可以见到婴孩玩竹马游戏的场景。民国时期,竹马灯得以改革,确定为以历史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戏剧化呈现形式。

南宋 佚名 【百子图】(局部)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安徽竹马灯的主要特点

对安徽竹马灯的特点,本文主要从竹马、服饰、脸谱颜色、道具和乐器等方面加以分析阐述。

竹马以竹子编织而成,不制作马头,绑于腰至屁股的竹篾可以撑起戏服,称作「竹编马屁股」。

竹马灯的服饰十分华丽,造型与中国京剧行头相仿,后裾较长,能盖住绑在腰上的「竹编马屁股」。其中,武将的头饰上插有一对长长的雉羽,背后镶插四面靠背旗,文将的头饰多数有官帽,背后无四面靠背旗。配角的配饰不同于武将、文将,主要依据角色的性格变化来设定,比如红衣糜夫人、绿衣甘夫人、黑衣丑角等。

南宋 佚名 【百子图】(局部)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竹马灯中,按颜色分的脸谱主要有红脸、黑脸、白脸、粉脸。红脸代表正义、忠心、耿直的角色,全队伍仅一名;黑脸代表忠诚正直、铁面无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角色,全队伍仅一名;白脸代表凶恶、奸诈多疑的角色,全队伍有两名;粉脸的男将称作「生」、女将称作「旦」,是花脸以及丑角以外所有正面角色的统称。

竹马灯中特定人物的道具主要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黄忠的大刀、穆桂英的宝剑、诸葛亮的白羽扇、马太保的令旗(用于引导角色进行跑马表演)。此外还有马鞭,主要是其他角色所使用的道具,其颜色随着角色性格的不同而变化。

竹马灯中的乐器主要有唢呐、锣鼓、竹板、钹。唢呐是表演队伍行进时的伴奏乐器之一,用于强调「可歌可泣」的氛围;锣鼓是表演阵法时的伴奏乐器之一,能够使表演更具有节奏感;竹板是队伍行进时的伴奏乐器之一,俗称「七嚓家伙」,能够丰富和提高竹马灯的表现力;钹也是队伍行进时的伴奏乐器,其声音清脆爽朗,引人注目。

清 剔红百子图宝盒 故宫博物院藏

安徽竹马灯的信息可视化设计

对安徽竹马灯的信息可视化设计主要从元素、色彩、构图、氛围四个层面介入,对其进行深入表现。

信息可视化图表展示

元素设计

考虑到安徽竹马灯队伍以京剧行头为主,因此关于主图、图标等元素风格的设计选择了当下流行的「国潮风」,就是将传统非遗文化内容与现代时尚设计风格相融合,使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再添一份新潮。比如,在此次主图元素的设计中,采用了国潮元素来设计诸葛亮及其他七位角色的形象,这些角色惯常佩戴的夫子盔、绒球、雉羽等,无一不体现出国潮特色,显得华丽、时尚又不失其寓意。

色彩设计

在视觉传播中,色彩往往具有核心作用,主要在于其能够传递思想情感。为了提高其色彩视觉效果,同时又能精准地传递安徽竹马灯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等,笔者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竹马灯爱好者、参与者和观赏者对该传统艺术形式的色彩印象,最终选取了喜庆祥和的玫红色作为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整体色调,以更好地传递新年吉祥热闹的氛围。在为各个角色选取色彩时,则主要从角色戏服原有色彩中进行提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纯,对明度、纯度进行微调,最终确定能够准确传达主角色彩形象的颜色,比如绿关羽、红刘备、黑张飞、蓝赵云、紫诸葛、橙黄忠等。同时,这些色彩也体现出了独有的京剧国潮特色,在原有的朴素民俗形式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份活力与亲和力。

信息可视化图表展示(局部)

构图设计

在对安徽竹马灯可视化形象的构图设计中,作品采取了横版面,以便于更多的信息得以呈现和传递。在此横构图中,作品突出了主图,让其与周围的图表、小图标等信息进行呼应,形成视觉上疏密有致的特色,防止观者产生视觉疲劳。

氛围创意设计

对于可视化形象的氛围,主要依托国潮风元素和喜庆的玫红色的背景进行烘托和营造。主图设计提取了安徽竹马灯盛大的表演场景,用透视法、堆叠法将角色进行排列组合,突出表演的盛大场面,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融入氛围,产生情感共鸣。

信息可视化图表展示(局部)

安徽竹马灯衍生创意设计

打造文创产品,引发情感共鸣

竹马灯属于特定的民俗活动,信息可视化设计虽能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其信息,但难以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安徽竹马灯文化,我们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以信息可视化图表为基础,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对其进行文化产品的延展设计。安徽竹马灯文化内涵丰富,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多数参与者认为双龙戏珠纹、龙凤呈祥纹等是最能代表竹马灯文化的纹样,关羽、刘备、诸葛亮则是人们最熟悉的角色。

在进行安徽竹马灯相关文创产品设计时,我们结合了用户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以提取纹样、创新应用纹样的方式,设计了三款丝巾以及安徽特有茶叶的包装盒,同时将竹马灯脸谱与眼罩、面具结合,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安徽竹马灯艺术元素与实用产品相结合的文创产品,不仅折射出安徽竹马灯文化的独特风韵和魅力,让该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创新发展,而且随着市场的认可,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安徽竹马灯部分周边文创产品——关羽款丝巾【威震华夏】

构建数字平台,丰富传播渠道

此外,安徽竹马灯信息可视化设计还存在文化传播形式单一、用户参与感度低等问题。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多数参与者认为打造专有App可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竹马灯文化。鉴于此,笔者尝试设计和构建了一款融合创新的综合性App——「忆灯影」。该App以用「科技赋能+文创思维」的模式深入挖掘竹马灯文化为目的,在了解相关用户对App视觉风格的喜好和个性与情感的需求以及深入分析不同使用场景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以扁平化风格为主的人物插图和图标设计方案。

最终设计完成的App界面依旧以玫红色为主,以贴近用户情感需求。该App最大的特色是与文创商店结合,这样用户可以在线上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相关的文创产品,并及时反馈和参与话题讨论。「忆灯影」App为安徽竹马灯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和推广打造了合适的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忆灯影」App部分界面展示

安徽竹马灯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信息可视化设计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不仅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其与新时代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实现创造性发展。同时,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创产业也为安徽竹马灯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根据新生代用户的需求所打造的文创产品,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创意转型,拉动地域经济发展,同时也能让更多人接受「非遗文化」的洗礼与熏陶。此外,安徽竹马灯与数字交互产品的融合,可以为新生代用户提供情感化的交互体验,进一步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

本文节选自【中国艺术】2023年第5期

【安徽竹马灯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和衍生创意设计研究】

【中国艺术】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