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2023年「三全本」收官之作:【历代名画记】

2023-12-22国风

再过几天,2023年就要过去了。阶段性的学业将要告一段落、年终总结扑面而来,在这回顾和展望的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三全本系列的新成员,第139种的【历代名画记】,希望大家借这部三全本的收官之作,能走近古代的绘画大师,体味他们的匠心独韵,碰触他们艺术的灵魂,收获一份隽永之情。

我们今天常说到「中国名画」「世界名画」,对于「名画」一词,开始将其模糊的含义厘清,将画质引向「名画」的观念,则肇始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一部【历代名画记】,张彦远以书名「名画记」为领起,聚焦关注「名画」概念,以十卷的文字,从「画」之缘起,「画」之功用,「画」人传记,「画」作,不同角度揭示「名画」的特质,划分出「自然」「神」「妙」「精」「谨细」为序的五个等级,并明确指出「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贯众妙」, 确定了中国绘画品评的统一标准,在整体叙述中塑造了「名画」的观念,自此深入人心。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当我们凝视一部名画时,我们要如何去体味其中的三昧?

2022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最亮眼的「青绿」让堪称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再次展示在大家眼前。 当这幅名画徐徐展开之时,【历代名画记】所包含的读画「秘笈」,足够我们开启一场怡情的赏画之旅。

「青绿」是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的灵魂,它不仅是画作所传达出来的幽雅古韵和大气磅礴的视觉上 的效果,更主要的是画作所采用的矿物用料,成为【千里江山图】独具的特色。所用画料石青、石绿,【历代名画记】就有记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顾恺之小传中,描述他绘制云台山 时,起笔之处,「清天中,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这里提到的「空青」即为石青。张彦远在【论画体、工用、拓写】一文专设文字,强调作画时所用颜料的重要性。

品评【千里江山图】,不可回避的是要谈 到它的笔法。关于用笔、笔法,在中国画创作中指所用的笔墨技法,是传统书画创作中的专业术语。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不吝笔墨地加以论述。全书关于用笔的论述就有八处。他谈 论谢赫「六法论」,在谢赫的理论基础上重构,提出对「六法」的理解以及对气韵、形似、立意、用笔等绘画美学问题的新见解。他也会专列篇章,在【论顾陆张吴用笔】一文中,对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四位画家绘画用笔进行品评。「用笔」一词是【历代名画记】后半部分人物画传中,评论能画人画技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在稀世之宝【千里江山图】上,离开那绵绵青绿,还钤盖有蔡京、乾隆等人的殷红的印章,以及题诗和题跋。 关于题诗、题跋以及钤印的学问,张彦远在【叙自古跋尾押署】【叙古今公私印记】两篇中对南朝至唐时期的押署、印记做了罗列,考察了押署与印记间的演化过程,直言公私印记「 乃是书画之本业耳」,是后世「千百年」来鉴别书画的凭证,强调了印记在辨别书画真伪时的考据价值。……

【历代名画记】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历代名画记】之于绘画史,犹如正史之于【史记】

在中国画史上,作者往往是绘画活动中的灵魂。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从卷四开始,用了七卷的体量,鸠集遗失,从所见的文献中辑录,详略有别, 按照时代的顺序,依人物姓名、出生地、品级、官职、绘画事迹、汇评、传世作品等专项,为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王维等三百七十余人立传。

【晚笑堂画传·顾恺之】


同时,张彦远不惜笔墨地收录一些人物的完整画论。画家们或评论绘画作品,或议论创作体会,无一不是重要且难得的文献。张彦远不时跳跃期间,对这些画论里的美学观念加以点评,借此表达自己的绘画理论观点。

这种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方式,形成了张彦远特有的为绘画人写史的体例,所撰写的【历代名画记】被余绍宋盛赞为「画史之祖」。

【历代名画记】里也不乏有趣的逸闻掌故。

比如曹不兴的「误点为蝇」:

曹不兴,中品上。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

比如,张僧繇寺庙里画孔子及其弟子像:

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内有柏堂,僧繇画【卢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问:「释门内如何画孔圣?」僧繇曰:「后当赖此耳。」及后周灭佛,焚天下寺塔,独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毁拆。

比如,顾恺之画裴楷像:

画裴楷真,颊上加三毛,云:「楷俊朗有识具,此正是其识具。观者详之,定觉神明殊胜。」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名画」脉络下的中国古画录

一打开【千里江山图】,连绵不绝的江山便会扑面而来。画作中就有一条串联着山水画的脉络。【历代名画记】中【论画山水树石】一篇中不仅列举了历代山水画创作的名家,还勾勒出山水画从魏晋发展到唐代的历史面貌及不同时代的特征。在山水画这条发展脉络上,张彦远着重提到了吴道子,在他看来「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树石之状,妙于韦偃,穷于张通」。「二李」即是指唐代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山水画至「二李」时已趋成熟,改变了以前那种「人大于山,水不泛舟」的局面。所以我们看到宋代的【千里江山图】中描绘的山就已完全摆脱了「人大于山」的视觉效果。

脉络的梳理,贯穿于【历代名画记】全书。【历代名画记】依题材统计,所收录的画作包括300余幅人物画,30余幅山水画,70余 幅花鸟画,结合张彦远上古、中古、下古时段的划分, 大约400余幅的历代名画,呈现了中国古代绘画中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题材兴起、流行,直至繁荣的时间曲线。

以「意」为先的古代画论集合

关于「意」与「笔」关系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庄子美学和【易传】美学中关于「象」和「意」的讨论,形成了「立象以尽意」的美学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命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而「意」和「笔」的关系向绘画领域渗透,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的,便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对「意存笔先」和 「画尽意在」的详尽阐释。

在【论顾陆张吴用笔】一节中,张彦远对顾恺之、吴道子的用笔均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评价,【论画六法】中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一句更是生动概括了绘画中「笔」与「意」的关系。「意」指立意、意境,可以理解为绘画创作的中心思想,是内在的情感表达;「笔」则可以理解为是外在的笔墨表现形式。「意存笔先」和 「画尽意在」是绘画创作的发端和收尾。「画尽意在」依赖于「意存笔先」,依存于「意在笔中」,画家完成一幅作品后,他精心构思的意图在画上也留存了下来,而「笔外之意」是对「画尽意在」境界的进一步升华。张彦远在书中记录各种绘画理论的笔墨之间,立「意」,强调「意」的精致追求,这一理念将诸家画论圆融交汇在一起。

宗白华曾说,【历代名画记】全书的「内容与体系以及篇章结构已经具有绘画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画家论、作品论的形态」,为对【历代名画记】最为允当的评论。 如果说【历代名画记】的第一次生命始于唐,也终于唐。那么它的第二次生命始于唐,延及北宋,顺至明清,并延绵不绝至今,只要仍有人对它进行解读,重新阐释,它就会继续被赋予时代的烙印。

中国美术史上,一部必读的绘画史经典

绘画鉴赏能力养成宝典

书画史上的【史记】

【历代名画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尚莲霞 尚荣 译注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471-8

52.00元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