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年,一首岁月的歌

2024-01-29国风

一眨眼,就过了六十岁,从记事起过了几十个春节了。童年是在物质贫乏的乡村度过,平日里嘴亏的孩子们最想过年,一群小伙伴儿跑着去赶年集,去买好吃的、看好玩的,跑着跳着赶一个又一个年集的小丫头儿出落成二八年华的俊俏姑娘。参军到部队,在病房里值夜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年。时光来到花甲之年,宝贝孙娃来了,带着孙娃过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年,是一份欢乐也是一项责任。

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一进腊月,就想往着赶年集。平日里抠抠嗦嗦的妈妈们在年集到来的前一天,魔术师般让孩子们一年四季不见几分钱的衣兜里,变得胖了起来。兜里有了丁零当啷作响的「银子」,欢快地象群小鸟,这群小鸟,最向往赶年集。蔡公庄离我们村有八里地,它是周围十里八乡,乡亲们经常去的一个镇子,镇子大街两旁有供销社,有小饭馆,还有那个穿上好看衣服才进去的照相馆,平时,只有大人们到这里买卖东西,能到蔡公庄玩一趟,成了村子里孩子们的向往。蔡公庄大年集是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五时,我们几个孩子就走家串户地联络起来,明天,你穿啥新衣服,要买啥好吃的,大人们看着我们窃窃私语的样子,平时紧绷的脸有了笑模样儿,年,真是好啊,村庄一下子轻松了。

第二天, 天刚亮,小伙伴们就开始行动起来了。我家孩子少,父亲在供销社上班每月有工资,在村里,算是比较富裕的,每年这时,我都能穿上娘做的新衣裳,娘总是在衣服的口袋里给我放上几块钱。表姐,她大我三岁,都是第五生产队的孩子,她总是站在院门口喊「凤琴那,快点吧,一会儿晚了,大集上的好东西都没有了」不一会儿,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就奔跑在田野上。穿着新衣服的我可舍不得跑快啦,漂亮的花衣裳得让小伙伴们看仔细喽啊。心里满是大年集好吃好好玩的,谁还理会你穿啥啊,路过一个冻了冰的苇子坑,孩子们就在冰面上划着走,不时传来啪啪地摔倒声儿,打个滚儿继续走,身上的新衣服可就哭啦。

蔡公庄大年集真热闹啊,平日很难吃到的东西,现在就列队在路旁,表面暗红色、掰开黄澄澄、闻起来香喷喷的槽子糕,长方型、圆型的饼干,摸摸兜里的钱,还是走开了,最惦记得可不是这个,是一种从南方来的水果,那是从「小人书」上知道的,它长在南方,能产糖,比咱家的高粱杆儿要粗多的甘蔗,买半根儿,赶紧拉上最好的小伙伴儿找个人少的地方,两个人裂开腮帮子,有一种快乐叫赶年集嚼甘蔗。

年集散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往回走,在路上不停地交换着各自的宝贝,有一吹就响的彩色泥娃娃大公鸡,有好看的小人书,各自显摆着,也各自捂着生怕别人给弄坏了。

记得那个清风送爽的早晨,小伙伴们簇拥着16岁的我走出胡同,一个个拉着我的手「到了部队,可别忘了咱们一起玩耍的日子」「部队过年放假吗?」,「要是放假,我回来,咱们还一起赶年集啊」。

挥手告别了小伙伴们,赶年集成了梦中的回忆。

夜晚,病房里静悄悄地,不时传出呻吟声,声声诉说着痛苦。这个除夕夜交给了二十岁的我。心里很忐忑,十几个病房,几十位患者,留在医院过年的都是病情比较重的患者,想到这里心情更紧张。按操作规程,清点、核对了急救车上所有的药品、核对了交接班记录本并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检查了所有的抢救设备,又仔细地看了重病人的病历、重症护理记录单,每个病房走了一边,一个病人一个病人地仔细看过,仔细地了解病情,和他们拉拉家常,了解病人现在的思想状况。就这样如拧螺丝般丝丝入扣地从病区的这头走到那头,心里总算有点底气了,第一次担当重任,心里直突突。

有朋友说护士不就是送药打针那点活儿吗,其实,护士可不仅仅干这些工作,护士是一位管理者,几十位患者的生命就交到你手里,护士必须了解所有患者的疾病情况,知道他们的心理情况,甚至还要知道患者的家庭情况,护士必须要熟练地使用病区各种抢救设备。护士还是个「侦察兵」,这个侦察兵要及时准确地向值班医生汇报某位患者发生的病情变化。

查完房,给患者做完治疗,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街上传来零星地鞭炮声,又一次提醒着我,今晚是除夕,刚拿起一份病历看,突然听见东边病房里传出了哭声,赶紧跑过去,一位患癌症的小伙子在痛哭,泪水打湿了枕头,前天其所在部队的首长来看望了他,给他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想起了部队和战友,想起了家乡的父母。我走到他床边,拉着他的手,摸上去这么瘦弱,感觉凉凉的,疾病夺取了青春的活力。

「护士姐姐,我好想,我好想啊」。我用一块软软的纱布轻轻地蘸着他眼角儿流出的一滴滴泪水,不用看床头牌,我就知道他比我大4岁,可此刻,躺在白棉被里的他却真得象个弟弟,「我好想未婚妻啊,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给我来信了」。握着他的手,泪水在眼圈里打转转,他和我是同龄人啊,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我就是他的亲人,静静地听着,心里期盼在这个除夕夜,他那个千里之外的心上人能过来看看未婚夫。过了好一阵,小伙子情绪稳定了。护士站电话响了,急诊室打来电话,马上送来一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重病人,立马投入战斗,铺好急救床,再查一遍急救车上的各种药品。一脸蜡黄的病人推入抢救室,建立另一条静脉通道,输液器小壶注入止血合剂,下三腔管压迫止血,这一步又一步的抢救措施必须稳准快。

重症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得救了。大街上鞭炮齐鸣,炮竹声中,我真的成长了,成为他人可以托付生命的白衣天使。

「奶奶,为啥月亮有时圆有时不圆?」「奶奶,为啥你总给我做好吃的?」小家伙儿每天总是瞪着大大的眼睛歪着小脑瓜儿问奶奶「十万个为什么?」花甲之年我又多了一个职称:奶奶。做奶奶,咱是认真的,又是花样翻新地给娃娃做一日三餐又是和他做各种游戏,六十多岁的自己快乐得象个老猴儿。

两岁多孙娃自己摆的

我小时侯,娘总带着一家人过好每个日子,一本有着365个页的台历放在家中的柳木柜子上,每天早上,娘总是去撕下昨天的日历,一边撕,一边嘴里念叨到着,昨天干吗了,翻一翻那厚厚的纸页,几月几号是芒种,几月几号是端午,什么时候进腊月,物质生活虽不富裕,但过得特有仪式感,一年四季农历节日,娘总是给孩子们过得有声有色,过端午节,家门口插蒿子、一块红布,在娘的剪刀下变成了红蜈蚣,娘把这小小的红蜈蚣缝在孩子的衣服上避邪。八月十五自己动手给孩子们做月饼。进了腊月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每天娘都在忙,一直忙到除夕。

接过娘过日子的方式,让孙娃过好咱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

在人人握有手机的时代,咱到小商品批发市场请来了老式「日历牌」——一本写满365个日子的台历。芒种在阳台花盆里种上辣椒籽、端午节包粽子。咱是既守正又创新,一进腊月,就开始搜集腊八粥的由来和风俗,和孙娃一起泡上大米、小米、红小豆、红芸豆、莲子、百合、花生、大枣,每拿一种食材,让孙娃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大小,再让他用小手摸一摸,感受它的质地,再来段儿故事,舀一勺的大米,就给孩子讲袁隆平爷爷种植稻子的故事,当香喷喷的腊八粥端上桌时,「故事王」奶奶开讲了。当孙娃听到当年大英雄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军队缺衣少食,百姓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喝粥纪念岳飞。小家伙儿瞪着大大的眼睛,目不转睛地听着,孩子在一个个充满仪式感的传统节日里一天天长大,我常和孙娃开玩笑,这些传统节日都是你的童子功,长大了,不论你走到哪里,无论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童年里充满仪式感的传统节日都会让你记住,咱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地自豪。

一年又一年跑着跳着赶着年集,一年又一年奔波在不同的岗位上,一年又一年牵着孙娃,大手拉小手慢度好时光......

年,一首岁月的歌。

作者简介:董凤琴 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出生在一个空气里飘着枣花儿香的小村庄,16岁参军入伍,喜爱写作,曾发表散文【新北京新首图】【种棵香椿树】【微笑的卢凯】【我和妯娌们】【背影】【又见炊烟】【田野是个游戏场】等百余篇散文,有多篇散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