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今日小暑:蟋蟀居宇鹰始鸷,古代人们咋熬热

2024-07-06国风

今日小暑:蟋蟀居宇鹰始鸷,古代人们咋熬热 ‖老家许昌

文‖张望阳 图‖网络

温风至,盛夏始。通常来讲,小暑的到来,就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达到高峰,连吹到脸上的风都不再有凉意了。不仅民谚中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古人对此也有详尽的注解。 (想欣赏张望阳老师写的其它美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今日夏至:人生未央,光芒万丈)

【说文·日部】说:「暑,热也。从日,者声。」「暑」字拆开来讲,就是上面一个太阳,照着地上的万事万物;下面一个「者」,本意是燃烧,这里指世间之所有,包括世间万物。

清代说文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暑与热浑言则一,故许以热训暑,析言则二:暑之义主谓湿,热之义主谓燥,故溽暑谓湿暑也。」意思是说,笼统地讲,「暑」与「热」都是「热」的意思。如果进一步细分,则「暑」主要指湿热,「热」主要指燥热。因此,在东汉刘熙撰写的中国第一部通过语音来探索名称由来的词典【释名】里面就直接了当地说:「暑者,煮也,如水煮物。」

人称「草庐先生」的元代学者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非常详尽地解释了小暑的概念:「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出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为小也。」

此后,明代大学问家李一编撰的【月令采奇·卷之二】中对小暑的时间、日月方位等度数信息又进一步做了详细的注解:「小暑者,就六月望前,热犹未甚者言也。太阳尚在未,躔鹑首之次,表影长二尺五寸九分。」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段引文中的个别字词做一下解释,譬如「躔」(音缠)的释义,【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1、指兽的足迹。2、亦作缠,指日月星辰在黄道上运行,亦指其运行的规律。结合本文的意思,适用的肯定是第二种。

另外,「鹑首」一词也绝非是寻常用语,平时喜欢研究【易经】的朋友大多都知道,「鹑首」是十二星次之一,指朱雀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属五月将。也许我这样讲,依旧会有很多读者朋友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说的再直白一点,十二星次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的划分,在天文学上被称为黄道十二宫。当然,讲到此处,又牵扯到一个陌生的天文术语「黄道」。

那么,什么是黄道呢?大家都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而从地球上看太阳时,太阳在天体上、在众星间缓慢地移动的位置、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也是一年移动一周,按天文学术语,叫作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在天体上的路径就是黄道。换句话说,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而与天体相交的大圆,就是黄道。在易学范畴,被称为十二月将或者是十二神的。

讲到此处,如果还有人不解其意,那就只能怨我文笔拙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关于小暑概念性的解释,也到此为止。

从上文对「暑」字的注解不难发现,既然「暑」是「热」的意思,那么「小暑」,自然也就是「小热」了。言外之意,就是还没到最热的时候。

不过小暑的到来,肯定就意味着已经进入炎热的夏季。俗话说的「热到三伏,冷到三九」中的三伏,就是紧跟着小暑的到来而接踵而至的。在小暑节气里,最明显的一个节点,就是入伏。

「伏」的意思,首先可以理解为「覆」,用「覆」来解释「三伏」,可理解为暑气铺天盖地地覆盖,人如泡在热水中一样。

中国古典文学家兼史学家、民俗学家杨荫深先生曾在他的【岁时令节】一书中,详实地做了注解。他说上古时期并无伏日,至春秋时期,秦德公开始设「伏」,但周人仍无此制。三伏正式设为定制,是在西汉。那么,西汉为什么要规定此「伏日」?它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其实,在杨荫深先生看来,伏日并不像其它节令那样,有什么礼节可言。设置伏日,其目的主要在于劝人在此时隐伏避暑。他认为,唐朝颜师古注解的【汉书】中,对伏天的定义是最为近理的。

【汉书·郊祀志】注记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这里的「伏」,他解释为「潜伏、藏伏」。比上面我认为的「覆盖」更为贴切。

按照【汉书·艺文志】中训诂学专著【尔雅】的解释,农历六月,小暑、大暑之时也被称为「焦月」,「焦月」这个称谓,反映的是万物几乎被炎炎烈日烤焦的真实情景写照。同时,六月也被称为「溽月」。既然「焦」体现的是干热暴晒,那么「溽」体现的就是潮湿闷热的意思了。

小时候,在老家生活时,曾听母亲讲过,说是「冷是少数冷,热是大家热」,意思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只有那些没有棉衣穿的穷苦人家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寒冷,而家庭略微殷实一些的人家,穿的厚实一些,也就不会感觉到冷了。而天热的时候,无论贫富,都是一样的热度。乍一听来,颇觉有理,但如今仔细揣摩,才知道老辈人的认识毕竟是很受见识的局限性的。

其实,古今以来,无论热冷,受罪的都是老百姓,那些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们并不受多大的影响。那么,古代的王公贵族们在热天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从相关历史记载不难看出,皇家避暑,是用冰块降温的。从周代开始,皇家就已经有了专业制冰的匠人,他们被称为「凌人」。每年盛夏一到来,皇家就开始启冰、赐冰了,把冰块赐予群臣,用来降温,便属于「皇恩浩荡」的一部分。

但在这骄阳似火暴晒、亦或潮湿烦闷的三伏天,普通老百姓最在意的又是哪些事情呢?【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的是「盛夏日长,暑以养物」。看来,自古以来,老百姓关心的都是粮食的长势和对好年景的期盼。

几十年前,我在农村当小孩的时候,也听大人们说过「六月不热,五谷不接」的谚语。看起来,自古以来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基本是没有改变过的。

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农书【四时纂要】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说是「三伏日,不可嫁娶,伤夫妇,不吉。」意思是说,三伏天不易结婚,连夫妻之间的那些不伶不俐的私生活都尽量少做,它不仅容易伤身体,还不大吉利。

如今,当酷暑炎热的三伏天到来的时候,大家自然可以待在屋子里吹着空调,喝着冷饮,或者打着游戏,刷着视频,来躲避那「炙翻四海波,天地如蒸煮」的赤日火云了,但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古代,又该如何避暑消夏呢?

在我看来,古人也无非只有两个字,一个是「躲」,一个是「熬」。俗话说,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生活条件好的达官贵人们,自然是可以「风亭水榭、雪兰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的,但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老百姓,恐怕也只能被动的接受一个「熬」字了。

生活在古代的老百姓,倘若真能像白居易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那么惬意、那么浪漫,恐怕就好了,但最害怕的事情大概就是像宋释契嵩在他的【夏日无雨】诗中所描绘的「山中苦无雨,日日望云霓。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那样,苦盼苍天不开眼,「空思水鸟啼」了。

古代老百姓到底是如何「熬」过夏天的,我们无法想象,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过三伏天时的情景确实是历历在目的。

在四、五十年前的农村,空调还是个稀罕物,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庄户人家,最多也只是在屋里挂一个大风叶的吊扇或者会摇头、咯吱咯吱响的落地扇,但我家是绝对没有的。

白天不下地劳动的时候,大人们大多都是手持一把蒲扇,找一处阴凉的树荫下,边摇蒲扇,边拍打飞来飞去的蚊虫。而我们那些放了暑假的「熊孩子」们,大多都是装模作样地挎着一个割草的荆篮,跑到河堤阴凉的地方把篮子放下,噗噗通通地就跳进河里戏水去了,每每等到饭口、该回家吃饭的时候,才会恋恋不舍地从水坑里爬出来,胡乱割几把青草盖住篮子底,匆匆跑回家吃饭去了。

现在想来,那么热的天,尤其是骄阳似火的午后,满坑的小孩子们就像青蛙翻坑了一样,一个个沁在水中露着头,一泡就是一晌。身上的灰洗没洗净不知道,但皮肤都是晒的像黑泥鳅一样的油光发亮。常常还会因此挨一顿家长的揍,可根本就不会在乎,往往屁股上的巴掌印还没有下去,这边又已经跳进河里戏水去了。

晚上似乎要好过一些,但屋子里依然是闷热难捱的。

记得那时候,往往都是在吃罢晚饭之后,就拉着一领旧竹席或者是旧芦苇席,找一个没有蚊虫的通风处,往地上一丢,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倒头就睡,呼噜打的比猪八戒都响。如果不是被后半夜的凉气「冻」醒,肯定就一觉睡到大天亮了。

那个时代的农村,冰镇冷饮或者水沁凉西瓜都是绝对少有的,如果口渴的话,井拔凉水可以不限量,管你喝个够。哎!那艰苦的岁月哟,现在想来都有点心酸,可当时的年龄,却有着无穷的快乐。原本想写一篇关于小暑的科普类文章,提起少年时代的生活,便情不自禁地话多起来了。下面继续步入我们的正题。

再谈谈小暑的习俗。据史料记载,在南方种植稻米的地区,好像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就是在小暑这天要试尝新米的意思。各家把新割的稻谷提前几天碾成米,做好饭之后先祭拜五谷神和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品尝新米,或者可以喝酒祝贺。

但我们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好像没有这样的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焦饼加鸡蛋」我倒是听说过。想来我们北方人,头伏吃饺子也有很好的寓意的,因为饺子形似元宝,取「元宝藏福」之意更为吉利。不过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习俗并不具有普遍性,我们老家应该不太重视这样的说法。

第二种习俗是晒伏。晒伏其实就是晒被子、晒衣服的意思。传统的民谚中就有「六月六,人晒衣服龙晒袍」的说法,因为每年阴历的六月初六,基本都在入伏的前后几天,这时候的阳光应该是一年中最暴烈的。

在我少年的印象中,如果在天天不下雨的情况下,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把存放在衣柜里的棉衣、棉被搭在院子里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除潮气、防霉防蛀。尤其是当年结婚的新媳妇,肯定要把七、八床花花绿绿、甚至大多都没有盖过的新铺盖全部都搭到院子里来晾晒的。

尽管其中有什么好的寓意和说法,我至今也没搞太明白,但这种现象我的确是亲眼所见的。

最后,再说说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先说一候温风至。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解释:「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也。」温风又名熏风,属于八风中的一种,与佛教中所指的八风不同。

二候蟋蟀居宇。「宇」即屋檐的意思,蟋蟀居宇就是蟋蟀离开炎热的田野,到庭院的墙角和背阴之处躲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鹰始鸷」又作「鹰始击」。就是雄鹰开始远离地面,翱翔在清凉的高空中,以躲避大地之上的滚滚热浪。

夏天是一个容易令人心烦气躁的时节,夏天最难得的就是心静,心静之时,一切都将变得云淡风轻,清凉拂面。

文章至此,也该搁笔了,愿所有读者朋友们的夏日,都能心静自然凉,好境入梦乡。


【作者简介】张望阳,笔名新兵,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许昌市作协会员,长葛市颍川钟繇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