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不凡的唐代手雕钱、目前仅见两枚的宫廷赏赐钱、经数百年藏家递藏的「飞龙进宝」钱……在1000平米的展厅里,观众能看到一段2000年的钱币人文历史。
9月11日,历时近一年时间筹备的「飞龙进宝——历代钱币名珍大观」在北京圣佳艺术中心盛大开启。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海内外30余位藏家的200余件钱币精品,主要以民俗钱币为主,涵盖龙文化钱币、辽金钱币、佛造像钱币、钱币拓片、古籍文献等,多枚珍稀品种更是首次公开亮相。
走进展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博物馆首任馆长戴志强为展览题写的展名「飞龙进宝」映入眼帘。本次展览的不少展品值得一看,如五代鎏金天策府宝,为泉界大名誉品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曾受后梁太祖册封为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为纪念此事而铸,目前存世稀少,难得一见。唐代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是目前已知面世的最早的宫钱,存世稀少,铜质精良,尤其此钱为手雕,尤其星象表面呈球面效果,可见工艺之精细。光绪丁亥「中秋月造」钱雕工精湛,栩栩如生,代表了当时中国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同时,该钱也极为应景,表达了对大家的中秋问候。
与以往同类展览不一样的是,此番展陈更加注重场景氛围感的营造,比如将钱币展品在不同形式的展柜中陈列,错落有致,富有美感;再比如将一些钱币纹饰元素以纱幔的形式辅助呈现,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钱币之美。
作为主办方,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路畅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激发更多人对钱币收藏与研究的兴趣,促进钱币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让我们在欣赏钱币之美的同时,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本次展览策展人、民俗钱币收藏家陆昕介绍道,民俗钱币源远流长,此次展览在呈现上兼顾了系统性、学术性、普及性与观赏性。他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道,距离上次民俗钱币大展已经有十年时间,这次展览是一次总结,同时也是良好的开端。
「30年前,很多人认为民俗钱币并非钱币收藏中的主流,但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民间收藏家为了钱币事业所做的坚持,同时也感受到了民间收藏不容小觑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民间收藏家的不懈努力,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精彩纷呈的展览。」作为本次展览的媒体支持,中国收藏杂志社社长陈念感慨道。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同期还举行一场学术研讨会,来自文博界、收藏界、媒体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畅所欲言,从不同学术角度对钱币收藏及发展展开探讨。应该说,随着近年来业界与媒体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对民俗钱币产生了兴趣,它们的市场价格也在平稳上升。另外,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发掘钱币背后的文化内涵,共同推动藏研并举,钱币收藏的未来可期。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 9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