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情韵致臻【赤壁赋】

2024-09-26国风

作者:张德敏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秋(1082年)创作的一篇赋。

当时,作者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此赋记叙了苏轼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其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构思,乐观豁达、情韵致深、立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轼其人

苏轼(公元1037.1—1101.8),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期,先后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再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命运多舛,起落无常

步入仕途 。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他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入【古文观止】,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考中进士后,苏东坡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判官,品级不高,从八品。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读了很多书。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个月。公元1074年,到密州任太守,时年仅38岁。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湖州太守。苏东坡步入仕途后,逐步被提拔重用。

大难临头 。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案件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政敌一心想置苏轼于死地,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重臣、不杀士大夫。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贬。贬到哪里去呢?黄州。黄州当时是下等州,贫穷落后。好在黄州离开封不远,基本生活还有保障。

东山再起 。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旋即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17个月时间里,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知难而退 。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苏东坡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再回朝廷 。公元1091年3月苏东坡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从苏东坡频繁的调动中,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一贬再贬 。公元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祐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接着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很快再被贬到更远的海南省的儋州。

——淡薄名利的处世态度

在【赤壁赋】中,苏轼表现了淡然的处世态度。

大自然,是造物者鬼斧神工的杰作。「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在大自然的幽静、清雅中,放飞思想的缰绳,回归自我,找到心灵的那份净土。浮华尘世,唯有守住心灵的那份净土,不被世俗浑浊所污染,才能无怨无悔的走过一生。

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回归自我,活出真实的自己。人们应向往【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的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无拘无束,没有压迫,没有烦恼,心态平和,满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导,为自己而活。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一种淡然;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也是一种洒脱;

似如遗世独立,寄羽化而登仙,更是一种自在。

当今社会国泰民安,人们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不必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钱,做点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何必执着那些如过眼云烟的东西呢?金钱、名利、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人生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何苦执着于追逐那些带不走的东西呢?

——清风明月中的人生搏击

人生路漫漫,旅途上少不了暗礁险滩与暗礁风浪。在面对这般艰难的人生时,只要打开心灵之窗,勇敢面对,迎击困难,「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便可走出荆棘丛生的山路,登上一览众山小的成功巅峰。

在【赤壁赋】中,穿越千年的时光,令人们仿佛看到在月夜泛舟游赤壁的苏轼,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想着「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幅悠然自得的赏月图,这是多么的美好的景象!但有谁知,苏轼一生仕途历尽艰辛,屡遭迫害和外放。

苏轼虽屡遭被贬,起起落落,打击之甚,但他终不改变乐观的天性,从容地面对生活,勇敢地奋斗下去,最终厚积薄发,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代巨匠。

苏轼一再遭受嫉妒,被人谗陷,流放到蛮荒之地。在荒芜人迹的不毛之地,他不悲观、不颓废,乐观勇敢的面对,在艰难的处境面前不言放弃,坚强的生活。「从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淡然乐观的心态看待困境,带着勇敢和坚持的心态,突破重重难关,迎接人生的春天。苏轼筚路蓝缕的蹉跎人生,对当今的人们何不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呢?

面对滔滔江水,苏轼仰头吟诵时,「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潇洒、乐观、积极的人生,在失意时,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面对困境,乐观向上,不畏艰险,才能迎来铺满鲜花的坦途和光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赤壁之美除了波涛汹涌,风云变幻,更多的已是亘古至今的一块岩石、一扇巨壁、一隅碧水,一颗游览赤壁的凡心罢了!

苏轼夜游赤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