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中国为何在和平时期突然提出「备战、备荒」战略?

2024-10-10国风
#2024洞察时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在中国家喻户晓。

无论是大喇叭广播,还是遍布城乡的标语口号,到处都能见到这七个大字。

而且在当时流行的【毛主席语录】中,这句话是引用最多、叫得最响的一句。

同时,也引发出现了「全民皆兵」的景象。

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十多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蒸蒸日上,为什么国家会突然提出这个口号呢?

毛泽东批评「吃穿用计划」

上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并且正式将国民经济规划从理论付诸实践,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

随后,「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不少国家所借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百废待兴。

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新中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简称「一五」计划),并且在苏联的援建下实施。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指标任务,特别是实施完成了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工程,填补了中国许多工业门类的空白,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并且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随后,我国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简称「二五」计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恰逢自然灾害与苏联撤走经济援助,导致「二五计划」中后期出现经济困难,国民经济严重倒退,比例失调。

于是,「二五计划」的前半期主要是围绕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展开,后半期致力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1963年至1964年期间,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计委主任李富春的主持下,国家计委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确定「三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这个设想以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为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吃穿用计划」。

不料,这个初步设想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

1964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时明确批评了国家计委的工作方法。

他说,要改变计划方法,这是一个革命。学上了苏联的方法以后,成了习惯势力,似乎很难改变。这几年我们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我们的方针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按照这个方针制订计划,先看可能生产多少粮食,再看需要多少化肥、农药、机械、钢铁,还要考虑打仗的需要。

毛泽东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的这番批评和建议是有宏观背景的。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较为严峻。

一方面,当时中苏同盟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苏联政府撤回全部在中国的苏联专家,我国北部的中苏边境气氛趋于紧张。

另一方面,美国多方支持国民党武装特务部队窜扰我东南沿海地区,妄图建立大规模进犯大陆的「游击走廊」,而且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把战火烧到了我国的南大门外。

同时,印度政府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同时向我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挑畔。

因而,当时我国也在进一步加强国防。

因为毛泽东的反对和备战氛围的日益浓厚,国家计委提出的「吃穿用计划」被搁置。

随之,由毛泽东提议,由余秋里主持「小计委」工作,首要任务就是编制「三五」计划。

从而,「三五」计划的方针任务,也由重点解决吃穿用,转向以备战为中心。

1965年6月16日,余秋里赶到杭州,向毛泽东汇报「三五」计划的设想,在座的有周恩来、彭真、陈毅、李先念、薄一波等。

汇报过程中,毛泽东不时插话,对计划工作作了很多指示。

毛泽东最后强调说:要留点余地在老百姓那里,对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紧,这是个原则问题。总而言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能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计划要考虑这三个因素。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比较明晰地提出「民心」「备战」「备荒」的说法。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国家计委又对「三五」计划进行了调整,提出:「三五」计划实质上是一个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要从准备应付帝国主义早打、大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抢时间把三线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大后方。

8月23日,周恩来在国务院第158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说:

主席要我们注意三句话,注意战争,注意灾荒,注意一切为人民。这三句话,我把它合在一起顺嘴点,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

周恩来阐述了三者的内容和关系。

他说,备战、备荒,落实到为人民。要依靠人民,首先要为人民,为人民是最基本观念,任何事情要想到为人民,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备战、备荒、为人民」是一个整体。备战是阶级斗争,包括国内国外的。备荒是同自然作斗争,使工农业真正过关。一切靠人民、为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这是最可靠的。

这是周恩来关于毛泽东「三句话」的阐释和概括。使得「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涵义更加明晰、易懂。

毛泽东提出战略,周恩来进行阐释,这对黄金搭档的伟大意义,这次又得到了体现。

当然,毛泽东对于自己提出的战略,也有比较系统地解释。

1966年3月,余秋里看到了毛泽东关于各省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写给刘少奇的信,信中对「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一战略口号作了具体解释。

毛泽东在信中说:

第一是备战,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第二是备荒,遇了荒年,地方无粮棉油等储蓄,仰赖外省接济,总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困难更大。而局部地区的荒年,无论哪一个省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几个省合起来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国家积累不可太多,要为一部分人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再则要为全体人民分散储备以为备战备荒之用着想;三则更加要为地方积累资金用之于扩大再生产着想。」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备战和备荒,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这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由来和形成过程,也成为我国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核心指导思想。

1967年4月,「备战、备荒、为人民」作为「毛主席语录」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很快广为流传,成为了响彻全国的一句战略口号。

随之,为了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全党抓军事,实行全民皆兵的号召。

同时,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大幕也随之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