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大家可以点点关注,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来欣赏今天的内容
它们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那一首首送别诗,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出古人在离别之际的种种情思。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句诗都是一串泪,叫人泪目心碎。让我们一同走进唐诗中著名的十首送别诗,领略那跨越千年的离情别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 年),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这次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雄伟的黄鹤楼前,李白与孟浩然这对忘年之交在此分别。阳春三月,繁花似锦,江面上烟雾缭绕。黄鹤楼作为江南名楼,见证了无数的聚散离合,此刻它也默默地为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孟浩然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那孤独的船帆在碧蓝的天空下慢慢消失,最后只看到长江水滔滔不绝地流向天边。李白伫立在江边,久久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牵挂。
这幅画面中,黄鹤楼的巍峨、烟花的绚烂、长江的浩渺,与诗人孤独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离别之愁。「故人西辞黄鹤楼」,一个「辞」字,简洁而有力地交代了离别的地点和事件。黄鹤楼不仅是一座楼,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代表着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美好回忆。「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烟花三月,是扬州最美丽的季节,也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孟浩然此行,既是一次旅行,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对于李白来说,友人的离去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失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将诗人的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孤帆远影,象征着友人的离去,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碧空尽处,长江天际流,那无尽的江水仿佛诗人的思念,绵绵不绝。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他们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对友情和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王维的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在渭城为他送行。
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渭城,细雨蒙蒙,打湿了地上的尘土,空气格外清新。驿站的客舍周围,柳树嫩绿的枝叶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青翠。王维与友人元二在客舍中相对而坐,桌上摆着一杯杯美酒。
渭城的朝雨,为这场送别增添了一份清新与宁静。那湿润的轻尘,仿佛也在为友人的离去而感伤。客舍青青,柳色新绿,这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离别的愁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柳树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离别和思念。王维以柳色新绿来暗示友人的离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劝君更尽一杯酒」,这句诗充满了深情厚谊。在离别的时刻,王维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劝友人再饮一杯酒。这杯酒,不仅是一种送别仪式,更是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道出了离别的无奈和伤感。阳关以西,是一片陌生的土地,友人此行将面临着许多未知的困难和挑战。王维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用这句话来提醒友人,要珍惜眼前的友情,同时也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之愁。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打动人心。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成为了后人送别时常用的诗句,它体现了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 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他要前往洛阳,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送行。
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夜晚,寒冷的雨丝连绵不断,与江水连成一片,悄然潜入吴地。天亮时分,王昌龄在江边送别辛渐。远处的楚山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孤寂,仿佛也在为这即将的分别而感伤。
寒雨连江,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那无尽的雨丝,仿佛诗人的思念和牵挂,绵绵不绝。夜入吴地,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寂静。平明送客,在这清冷的早晨,诗人与友人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楚山孤,楚山在雨雾中孤独地矗立着,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坚守。「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这离别的时刻,王昌龄嘱托辛渐,若洛阳的亲友问起自己的情况,就告诉他们自己的心如同那晶莹剔透的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无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和对自己品德的坚守。玉壶冰心,象征着诗人的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他希望通过这句话,让亲友们了解自己的为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高尚的品质,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王昌龄与辛渐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和对自己品德的坚守。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他们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对友情和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赠汪伦】——李白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汪伦是泾县的一位豪士,他非常仰慕李白的才华,于是写信邀请李白到泾县游玩。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前往,却发现所谓的「十里桃花」是十里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李白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热情所感动。在泾县游玩了一段时间后,李白要离开了,汪伦前来送行。
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船将要离开,船已经缓缓离岸。突然,岸上传来了阵阵踏歌之声,原来是好友汪伦前来送行。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画面中,李白站在船头,惊喜地望向岸边,汪伦踏着歌声,欢快地舞动着,两人之间的真挚友情在这歌声与潭水之间流淌。「李白乘舟将欲行」,这句诗简洁地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李白即将离开泾县。「忽闻岸上踏歌声」,这突如其来的踏歌声,给李白带来了惊喜和感动。踏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形式,通常在喜庆的场合中表演。汪伦用踏歌的方式为李白送行,充分体现了他的热情和真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桃花潭的水深千尺,已经是非常壮观的景象了,然而诗人却用它来衬托汪伦对自己的深情厚谊。这种夸张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友情的珍贵和伟大。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他们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对友情和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五、【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与杜十四有着深厚的友情。杜十四要前往江南,孟浩然在送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
诗句:「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荆地和吴地接壤,到处都是水乡。友人杜十四即将乘船前往江南,此时正值春江涨水,江水浩渺无边。孟浩然站在岸边,望着友人的船只驶入那茫茫江水之中,心中担忧着友人在日暮时分,这孤帆将停泊在何处。他极目远眺,直到天涯尽头,那无尽的思念和牵挂让他肝肠寸断。
画面中,春水、孤帆、天涯,营造出了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深刻地表现出了送行者的惆怅。「荆吴相接水为乡」,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荆吴之地,水网密布,水乡风光秀丽。然而,在这离别的时刻,这美丽的水乡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惆怅。「君去春江正淼茫」,春江涨水,浩渺无边,象征着友人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孟浩然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尽在这句诗中。「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日暮时分,孤帆远去,诗人不知道友人将在何处停泊。天涯一望,那无尽的远方,让诗人的思念和牵挂更加深沉。这种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孟浩然与杜十四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他们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对友情和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大时所作。董大即董庭兰,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当时董大遭遇困境,高适以这首诗鼓励他。
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广袤的天空中,黄云绵延千里,太阳也变得黯淡无光。北风呼啸着,大雁在风雪中艰难地飞翔。在这样寒冷、苍茫的背景下,高适送别董大。
黄云、白日、北风、雪、雁,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壮阔而又凄凉的送别图。黄云千里,白日曛,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北风吹雁,雪纷纷,更增添了几分寒冷和凄凉。然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中,高适却以豪迈的语气劝慰友人,不要担心前方没有知己,天下之人谁不知道你董大的才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充满了自信和豪迈。高适相信董大的才华一定会被世人所认可,他鼓励友人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这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在这寒冷的送别场景中显得格外珍贵。
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豁达和乐观精神,他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这首诗是岑参在轮台送武判官归京时所作。当时,岑参在西域担任官职,与武判官一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如今武判官要归京,岑参在送别之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送别诗。
诗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轮台东门,岑参送别武判官。当时大雪纷飞,整个天山路上都被积雪覆盖。武判官骑着马,在雪中缓缓前行,身影逐渐消失在山路的转弯处。岑参站在原地,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只见雪地上留下了一行深深的马蹄印。
这幅画面中,漫天的飞雪、蜿蜒的山路、渐行渐远的身影和那孤独的马行处,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轮台东门送君去」,轮台东门是送别的地点,这里也见证了诗人与武判官之间的深厚情谊。「去时雪满天山路」,雪满天山路,象征着友人归京之路的艰难。岑参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尽在这句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将诗人的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只留下雪地上的马蹄印。这孤独的马行处,仿佛诗人的思念,绵绵不绝。
这首诗以其壮丽的雪景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岑参与武判官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豪迈和豁达精神,他们在面对困难和离别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韦应物与李胄有着深厚的友情。在一个暮雨纷纷的日子里,韦应物送别李胄。
诗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楚江之上,细雨蒙蒙,建业城中的暮钟悠悠敲响。江面上,船只在雨雾中缓缓驶来,船帆因被雨水打湿而显得沉重;天空中,鸟儿在雨中飞行,速度也变得迟缓。远处的海门渐渐隐没在雨雾中,江边的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郁郁葱葱。诗人与李胄在这雨中分别,那无尽的离别之情,如那绵绵的雨丝,打湿了诗人的衣襟。
整个画面充满了烟雨朦胧的美感,以及深沉的离别之愁。「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这句诗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氛围。楚江微雨,建业暮钟,这些景象都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这两句诗通过对船帆和鸟儿的描写,表现了离别的沉重和不舍。船帆沉重,鸟儿迟飞,都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难舍难分。「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海门深不见,暗示着友人的离去,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担忧。浦树远含滋,江边的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这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祝福。「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之愁。相送情无限,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感情深厚,离别之时,心中充满了不舍。沾襟比散丝,雨丝打湿了诗人的衣襟,就像诗人的思念和牵挂一样,绵绵不绝。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韦应物与李胄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审美追求,他们善于用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勃在长安时期。当时,王勃的一位朋友杜少府要去蜀州担任官职,王勃在送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
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雄伟的城阙之下,三秦之地拱卫着京城。远处,风烟弥漫,通向蜀州的五津若隐若现。王勃与杜少府在此分别,两人都身为宦游之人,心中虽有离别之意,但更多的是对彼此的理解与鼓励。
城阙的庄严、风烟的迷茫,与两位友人豁达的身影相互映衬,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送别情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城阙高大雄伟,三秦之地地势险要,风烟弥漫,五津遥远难测。这不仅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氛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鸣。两人都是宦游之人,深知官场的艰难和离别的痛苦。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相互理解和鼓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豁达胸怀。即使相隔天涯,只要有知己在心中,就如同近在咫尺。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距离的超越,体现了唐代文人的豪迈和乐观精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在分别的歧路上,不要「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在分别的歧路上,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哭泣。王勃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离别,展现出了唐代文人的豪迈与洒脱。
这首诗的背景反映出当时文人在仕途奔波中的聚散离合。在那个时代,为官之人常常因为职务调动而四处奔波,离别成为了家常便饭。王勃与杜少府同为宦游人,他们深知这种生活的无奈与艰辛。然而,他们并没有被离别的悲伤所压倒,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
在作品赏析方面,这首诗开篇以宏大的景象描绘出送别的场景,城阙与三秦、风烟与五津,既展现了地理的辽阔,又暗示了人生的广阔。接着,诗人表达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意,却又迅速转折,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名句,将离别的愁绪转化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这种豁达的情感表达,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让后人在面对离别时也能从中获得力量。最后,诗人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收尾,再次强调了不要被离别所困扰,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王勃的文学才华和高尚情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南浦别】——白居易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白居易在某次送别友人时所作。具体的送别对象和情境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离别之情。
诗句:「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在南浦这个送别的地方,秋风袅袅,带着丝丝凉意。白居易与友人在此分别,两人的眼神交汇的瞬间,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悲伤,仿佛每看一眼,就会让人心肠寸断。
「南浦凄凄别」,南浦自古以来就是送别的地方,这里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凄凄」二字,更是将这种哀愁渲染得淋漓尽致。「西风袅袅秋」,秋风袅袅,秋意正浓。在这个季节里送别,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这两句诗将诗人的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每看一眼友人,就会让人心肠寸断,这种痛苦难以言表。而诗人又嘱咐友人「好去莫回头」,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怕自己看到友人回头时更加难过。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在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诗中的南浦、西风等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与诗人的离别之情相互映衬。同时,诗人对友人的嘱咐,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爱和牵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十首唐诗送别诗,每一首都承载着诗人深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文人的真挚友情和豁达胸怀。在这些诗中,我们看到了离别的痛苦,也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友情的珍贵,也看到了人生的无奈。
无论是李白的浪漫洒脱,王维的深情厚谊,还是王昌龄的高洁品质,都让我们为之动容。这些诗人用他们的笔触,描绘出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友情。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很少有机会像古人那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唐诗送别诗中,学习古人的重情重义,珍惜身边的友情,用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