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师于古人取于自然,看看他笔下的山水

2024-02-16国风

欣赏一幅画,很多人首先关注的往往是画家名气大不大。如果只抱着这种心态看画,会忽视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这幅【林烟山翠】是清代画家杨采的作品,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画家的名字。看到作品才发现,他在笔墨处理上,以及他对文人画思想理解上,丝毫不比四王的弟子差。画中还流露出淡淡禅意,让人透过优雅静谧的山林树影,看到了古画中少见的生动活泼。

明末董其昌提出了一个观点,他强调画画的秘诀是「师于古人,取于自然」。向古人学习技法,向大自然学习山水布局。通过画家对技法的熟练程度,画出心情,画出畅快尽兴的感受。画画是一种手段,放松心情,在心理层面上与人交流。生活中不想表达的喜怒哀乐可以藏在画中,等人发现。

杨采 林烟山翠

看杨采的【林烟山翠】可以发现,他的心情是快乐的、悠闲的,他想要与人分享幸福感。于是在色彩上以暖色为主,在构图上简化了近景山水布局,利用山形地貌的曲线变化,精准表达情感。整幅画看上去淡雅、美好,笔墨自由,哪怕刻画细致,也没有生硬堆砌的缺点。

【林烟山翠】中表现的空间距离比较近,没有一味地强调旷远幽深。这样处理会让近景显得更近,产生亲眼目睹的感觉。当然了这样画也会出现问题,那就是空间被压缩,视野容易被阻挡。杨采用色彩变化刻意强调空间感,让画面看上去相当舒服。从树叶的画法就能看出来,近处的树叶用点簇法、稍远的树叶用大混点,再远一点的树叶仅仅勾画叶片轮廓。笔墨变化根据空间变化调整,验证了「取于自然」的正确性。

杨采 林烟山翠 局部

画中另一个精彩的地方是点景人物的刻画。点景人物很早就出现在山水画中,如何处理人物与山水的关系,常意味着作品意境的高低。有的时候,画家为了强调环境氛围的重要性,甚至会取消点景人物。这样一来,容易让画面失去生趣。

杨采画点景人物的时候,采用了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先将人物分组,然后从人物行为动作入手,描绘他们的交流状态。别看方法简单,如果上升到美学高度,那就是强化了作品的主题。仪态风流的文人形象,让山水变得充满生机。

杨采 林烟山翠 局部

看到这里,还会纠结这幅画是否是大师作品吗?当然不会了,杨采在创作中展现的实力,反而让人们对作品多了好奇。杨采到底是谁,他到底画过多少作品,他有多少作品流传至今。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人们记住了这位画家。

对于画家而言,想要在历史上留下姓名,无外乎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作品证明实力,另外一种是用艺术思想启发一众画家完成风格转变。杨采就是用作品证明实力的画家。只要作品在,人们总会知道他曾经的成就。

杨采 林烟山翠 局部

山水画有了虚实才好看,但对于画家来讲,应该敢于舍去虚名。在清代的各种画论中,很难找到杨采的名字。看过【林烟山翠】就知道,他心中只有自然景色,当然不介意是否留名后世了。

拓展阅读

访友图,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万点当虚,千层叠起,周笠笔下的山水
不用上春山,就能看春色
画中寻找春的气息,上春山望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