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孔子有教无类,却要十块腊肉当学费,是来过滤穷苦百姓子弟吗?

2024-09-19国风

自从知道孔子设立了的这条规矩后,就查了不少的资料,一开始觉得有些苛刻。

毕竟十块腊肉,别说春秋时代的穷人,就算各位的爷爷爸爸小时候都不能拿出十块腊肉给老师!

后来才明白,此乃大智慧!

那么孔子设立这条规矩,是为了什么呢?

1.不吃饭会饿死的

在春秋时代,腊肉都出不起的家庭,让孩子去读书,这不是害人吗?

君子六艺又不能种地,难道指望他参加一千多年后才有的科举考试?

是的,那个时候还没有科举制!

虽然君子六艺中三分之一是跟战争相关的技能,而贵族的最初起源永远是军事贵族,六艺学好,是真的有机会在战场上搏一个阶级跃迁的。

可前提是家里有点底蕴,否则没撑到那个时候就饿死了,这可咋办?

孔子思想有三:

1.庶(先繁衍人口)

2.富(再让这些人富足起来)

3.教(最后才能教化他们)。仓禀足而知礼节

若是拿不出十块腊肉,那就应该安心耕作,先养活自己,否则就是坑害了父母妻儿。

简单来说就是吃不饱饭,就别凑热闹了。毕竟连自己吃饭都成问题,怎么让老师相信你能多花心思在学习上呢。

那穷人就不配读书了吗?

当然不是,穷人可以借啊!

能借得来十块腊肉的,至少在邻里亲朋之间能证明这个人是值得信任的。

信誉极好所以才有人借给他,那么只要有殷实亲朋乡里相助,穷人在求学时,起码至亲骨肉能有危难关头活下去的依靠。

那这个人没有至亲骨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呢?

既然孑然一世,了无牵挂,搏命也当搞来十块腊肉,方见破釜沉舟之心。

还是那句话,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基本生存和社会生产基础上的,不然就是空中楼阁。

2.「有教无类」的门槛

从这条规矩中就能看出孔子的大智慧,是这样的,比方说这位学生家人丁都缺,穷苦辛劳。

人家上课他总是请假回家干活,那不如就不要学,把家里照顾好了才是正经。

孔子的开创性在于当了人民的老师,以前只有贵族能上学,家财万贯不是贵族照样也上不了。

孔子做到的是有教无类,不是贵族也可以上学,已经很有开创性了。

比如最出名的颜回「回也其庶乎,屡空」,孔子三千弟子中各阶级的都有,他做到的不只是有教无类。

更是因材施教,面对不同阶级不同经济情况,孔子收的学费和教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认为东周礼崩乐坏,但指的是诸侯国犯上,乱用天子的规格,没有名份的秦楚等实力强大后企图与诸侯国同等地位。

而孔子教的主要科目是周礼,其本人以主持丧礼为业,他心目中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的秩序。

所以他教的学生主要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是平民的不配当他学生。

这么说吧,孔子弟子中起码一大半都是贫苦百姓,只有两个贵族弟子。

颜回穷鬼,子路野人,闵子骞连子路都比不上,面如菜色。

这是哪来的社会地位?

只能说不设门槛的话,会招来更多的混子。

筛子不会保证成品率,但一定会降低次品率。

人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说谎。

但有了沉没成本,就会因为不舍而谨慎选择。

什么是沉没成本呢?

比如说我最近再喝中药调理脾胃,因为太贵了所以哪怕苦的要死,我还是喝的一点不剩……因为我花钱了,这就是因为有了沉没成本。

没点门槛来的人就多了,有枣没枣打两杆子,不仅仅意味着花费的成本会变多……而且人多了什么鸟都有,指不定给整出来什么幺蛾子。

3.孔子其实强调「权利和义务对等」

但在那个奴隶制垮台才不久,士族掌控着文化的时代。

孔子只问腊肉不问出身,已经是相当的有教无类了。

更何况那时候孔子所教的儒家六艺,射和御两条可不是饭都吃不起的人能玩得起的。

再说孔门三千,学习射御之术,总不能都靠子贡赞助和几位有官职的人的俸禄养着吧。

如果教师教课是免费的,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延续两千年,因为早就都饿死了。

两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子路受牛、子贡赎人。

子路救了溺水孩子,并接受了孩子父母送的牛,孔子对此赞赏。

子贡赎回鲁国人,按规定可以接受奖励,子贡却一口回绝奖励,说这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当时直接成了鲁国的「活雷锋」,大大出了把风头,全国上下都夸他重义轻利。

可是孔子听说后却严厉批评他,人人都夸赞做好事不要回报的人,做好事的成本、道德标准就会提高,这样以后鲁国就没人愿意做好事了。

这才是我最欣赏孔子的地方,也是儒家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重要原因。

但是到宋明以后是被扭曲了的,儒家言利,连自己利益都不敢谈,谁相信它能帮助别人争取利益?

真正的孔子才不迂腐了,孔子的理论实用价值远大于思想价值,孔子都主张复仇,主张以牙还牙。

可惜现在反而不允许了,以牙还牙就是互殴,复仇就是犯罪。

孔子的主张更偏向于不要把好事的标准虚空抬那么高。

近些年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不就是因为不仅没有受到奖励,哪怕只是口头上的言语夸赞,反而是好人没好报,甚至还被人讹上了,轻则赔钱伤筋动骨,重则家破人亡。

看到在偏远山区默默奉献的代课老师,每个人都会敬佩,言语上夸奖,然而实际上,愿意去做这份苦差事的人却越来越少。

只能说宣传的点不到位,起的往往是反效果。

4.阶级等级的限制

穷苦百姓子弟能念书,是如今新中国的义务教育给人的错觉。

同理,认为所有人都能留下后代也是新中国给你的错觉。

就好比说,很多人都认为寒门就是农民出生了!可实际上却连寒门、白丁、布衣的区别都没弄明白。

所谓寒门必须得是祖上阔过,然后衰落了后才叫寒门,至于其它,顶多算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

寒门首先得是门……那也是地方豪强!

说白了寒门也是种地农民一辈子进不去的门。

人人有书读确实是社会一大进步,还是生产力发展了,以前大多数人都被束缚住了。

义务教育这个事儿出现在地球上一共才四百多年。

义务教育的开端是1619年的德意志魏玛邦颁布学校法令,规定适龄儿童都要参加教育。

不过一开始都是3个月,六个月的的。

现在都可以读书求学,是因为不管什么国家,经济发展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普及教育。

义务教育是自然规律,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需要大量的接受过教育的优质劳动力。

义务教育分两部分:

一是对应人群必须接受教育

二是对应机构必须提供教育条件,这就包括了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官方。

换句话说,如果收费高,就是违反第二条。

20世纪后半叶,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义务教育了,我国是90年代才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2008年,义务教育免费。

5.孔子被尊为圣人,而不是圣母

在那个年代,连十块腊肉都不能出的家庭,实在是不适合读书,孔子虽然是圣人,但圣人也是要吃饭的。

颜回死了,颜回他爹要孔子把车卖了办丧事,孔子不干给拒绝了。

即使孔子很爱颜回,付出也是有限的。

孔子讲礼仪,颜回的丧事只能在特定的规则内办,不能逾矩。

孔子自己的出行也必须遵礼,如何能和普通人一样走路?

礼治社会每个人行住坐卧都是有规矩的,尤其是丧事。

他要是真卖了就是打自己脸!

更何况颜回的葬礼与那个时候的礼仪制度不符。

中国是礼仪之邦,说的礼仪就是这种,凡事都是有规章制度的。

比方门上的钉子数量,抬轿用几个人,头发怎么收拾,死了治丧规模之类的,而不是张口谢谢闭口不用客气的这种礼仪。

有人觉得孔子圣人,只是贵族的圣人罢了,于黎民百姓有什么用处?

用毕生推崇的礼困住底层劳动人民,社会变成一潭死水。

但只能说,用现代思想去评价几千年前的古人也是够厉害了。

十块腊肉都拿不出来的家庭,这样的人有了知识不一定对他而言是好事。

当时是没有科举这个制度的,文人吃饭要不就是给贵族当门客,要么就是被人引荐给国君当大臣。

而这些基本就是看运气的事,要不就是家里有关系,而十块腊肉都拿不出来说明关系家里是肯定没有。

纯靠运气那属实那就更难了,拿不出这学费说明家里人就没能力支持他脱产读书游学等贵人看见。

6.处处皆是人生的大智慧

确实,孔子曾经提出过学生需要用十块腊肉作为学费的说法,这似乎与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原则有些矛盾。

但是,孔子可是个极其聪明的教育家,他的智慧远不止于此。

首先,我们得明白,孔子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

十块腊肉,对于当时的普通家庭来说,可能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孔子为何还要坚持这个要求呢?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想用这个来过滤贫穷学子,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教育的价值和珍贵。

他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门槛,让学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用心地去学习。

其次,这个十块腊肉的要求,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

君子六艺,礼在前!

他强调的是「礼」与「义」,而十块腊肉作为一种象征,正是一种「礼」的表达。

孔子总是用他那深邃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个有求学之志的人。

所以,孔子这个看似矛盾的做法,其实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智慧。

他不仅是个教育家,更是个幽默家,总能用一种看似矛盾的方式,来传达他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