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电子设备盛行的年代,看着照片画画,对着电子版的古画临摹,似乎已经成为学习绘画最常见的方式。诚然,当下摄影产品像素越来越高,照片也能将人眼所不能捕捉的细节还原到极致。但是,总感觉缺了些什么。
而已是耄耋之年的罗贻透过他那双眼,依然能敏锐地察觉到室外写生所包含的艺术的生命力。
五月的波希米亚-布底-80X60-1959
假日天山-布底-98X98-1998
罗贻(曾用名罗诒珍)1932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市,1951-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1956年留学捷克布拉格美术学院弗·拉塔教授工作室(VL·RÁDA)专攻油画风景和肖像,系当年国家公派到中欧和捷克唯一一位油画专业留学生。在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美术院校中,他不仅提高了绘画技法,还全面地了解欧洲的美术史。在学习了欧洲油画的发展历程后,罗贻被印象派及印象派以后的大师们的艺术深深震撼。他说,「那充满大气感和暖烘烘阳光的作品,令我向往」。更令他产生共鸣的,是印象派的走出画室,走向大自然。这不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同时,我国历朝历代的画家,大多提倡描摹真山真水,更有甚者如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以真实的景色为绘画的源泉。
1960年回国后,罗贻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和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今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任教。他的座右铭是:「艺术需要执着、真诚和创新」。在创作和教学中,始终坚持深入生活,致力于表现现实,并把反映时代精神视为毕生的追求。
在19世纪欧洲,随着第一次工业化的完成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色彩理论的诞生,人们为了反对画室中泥古不化、只重传统的风气,向主流画风展开了一场外光的革命,掀起了新的色彩风潮。而在盛行「照片写生」的今天,罗贻追随印象派大师的脚步,不断地在他的画作中展现真实的世界,也期盼着学生们都能走到大自然中来……
塔吉克妇女(布底51×40)1979
罗贻喜欢画小路。曾有评论家说,他画的小路蕴藏着诗意。而罗贻则觉得,小路有一种特殊的空间感。他笔下的风景大多色调明快,富有暖烘烘的阳光感,用笔流畅自如,同时也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简括。沿着画中的小路看去,就可以捕捉到普通人家生活的切片。除了给人真实感、诗情画意的感受以外,观者还能在他的画中看到那种充满既有空间感和大气感的整体色调协调的暖色调。
今年8月,罗贻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70周年个展,展览呈现了他青年时期至今的150余件作品,分别代表了他作为留学生、大学教师等不同时期的艺术心得。已经90多岁的罗贻在个展举办后,仍然笔耕不辍。得知今年10月份要回老家赣州美术馆办展,还特意画了几幅新作。
雪线下的新镇 90X79 1990年
12月9日,「碧海云天·罗贻从艺七十周年艺术巡展」在赣州举办。这场展览不仅向家乡人民传递了罗贻的艺术人生历程,也展现了一名游子对养育了自己的家乡父老乡亲的报答与眷恋。
艺术家 罗贻(曾用名罗诒珍)
雅昌艺术网 :今年8月您在中国国家画院刚举办了个展,那么这此次在赣州举办的汇报展,对您个人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罗贻 :我是赣州客家人。1951年,我当时19岁,从赣州市高中毕业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我离开家乡72年,如今已90多岁,回乡办展,向家乡父老汇报我的艺术人生,是我多年的夙愿。
版纳月溶 116X126 1987-1993年
雅昌艺术网 :刚刚您说19岁开始离开家乡去上大学,那在毕业后,您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
罗贻 :我国有派遣外国留学生的历史。1955年毕业前夕,我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另外四位同伴赴京,参加留苏预备生考试。1956年改派到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布拉格美术学院。
在开往捷克斯洛伐克的列车上,傍晚三四点钟经过乌克兰时,车厢外金色的风景很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想到了俄国画家库因兹的【乌克兰的傍晚】。从那时起,我告诉自己以后要画充满阳光的画作。这也是我的画为什么到处充满阳光,给人温暖。
我到了布拉格,半年后就进入弗·拉塔教授((VL·RÁDA)工作室。按照学校当时的规定,来这里的留学生本科都需要从一年级学起,但布拉格美术学院和弗拉塔教授见了我送去的毕业证与作品,特批我进入了三年级专家工作室,所以实际上我是个插班生。
边城阿里-布底-98X98-1987
雅昌艺术网 :也就是说,您在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油画研修,并且很快得到了一位名家的欣赏与指导。那么,这段研修经历对您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罗贻 :「碧海云天」的展览中「布拉格阳光下」这部分作品,是我留学时的写生作品。有课堂作业,也有下农村的写生作品。
布拉格美术学院,成立于1879年,是欧洲老牌的艺术学院之一。他们在教学中的要求与国内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去的是风景和肖像画室,教授和学院的教学宽松,不强求千人一面,但有一条,不能画抽象的。
那里的风景画教学有一套基本训练,一年要下两次农村写生,我去了六次,要去研究自然。山有脉,水有源,树叶有互生、对生和轮生的,大地高高低低,天空不是平的,云是一层层浮动的,还有大气如何表现,都需要研究。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我敢画天空。
很多人说我致力于探索油画的民族化。
这要讲到根。我57年第一次进到布拉格美术学院的时,教授就问我「你们国家传统绘画那么好,为什么要到我们这来学?」我回答「我们国家国画的传统是很深厚,但是我们的油画从欧洲传过来才200多年,所以我们国家派我来学习你们的油画。」过了几天,我想教授是不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让我在学油画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民族传统。从此之后,我除了按照他们的要求画作业以外,我买了白纸用毛笔画国画,这次在赣州美术馆展出了几张。后来,我不断进行油画民族化的尝试,如【梦中山水】、【雪域马帮】。
我感觉在国外美术学院的教学,不是单打一,而是一专多能。如我的主课是油画,但副课第一年学油画底子制作,第二年学湿壁画制作,第三年是版画,有铜版乾刻和腐蚀及石版画。
我回国后继续研究油画民族化,从80年代末开始,我用国画的材质,按照欧洲的色彩理念创作了一批作品,我称之为「墨彩画」。同时也画国画。
一切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形式丰富多彩,很复杂,怎么去提炼,学会归纳,然后进行创作。
油画与国画相比,更注重整体色调的和谐,作品中各种各样的形体要统一在一个光源的照射下。这里要注意是色调,不是颜色。色调是颜色互相之间形成的关系,而颜色就是单一的红、黄、蓝、白、黑等。如何将不同固有色的形体,在统一光源的照射下,使之谐调,这就需要认真观察研究。同时要熟悉色彩理论和各种颜色的性能。
洁净的世界 65X65 1995年
不朽的藏乡-布底-98X98-1989
雅昌艺术网 :除了创作,这段留学经历是否也影响了您后来在大学任教时的教学思路?
罗贻 :我在教学中注重写生,让学生深入生活,注意观察,要写生,不能用手机和相机,必须要动手去画,要自己去感受。对景写生是画家研究和表现大自然风貌的基本功,这不仅有技巧手段问题,而且是造就优秀的风景画家必经之路,是培养造型技能和搜集创作素材的必要手段。不会对景写生,又缺乏对大自然的观察研究和切身感受,不可能对大自然纷繁复杂的景和物进行简化和归纳使之成为动人的绘画形象,也培养不了驾驭整体谐调色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画家在对景写生的全过程,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大自然优美景色对自己情感的冲击,使画家情感与景物融汇有机地联系起来,共鸣起来,这样画出的作品才不会是冷冰冰的,纯技巧锻炼的毫无生气的习作。
在早期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四年的学习中,开始两年绘画基础课还是杭州艺专的作法,后两年在前苏联美术教学的影响下非常严格,布拉格美术学院相比就会宽松很多,但需要思考如何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觉,这里包含了个人的爱好和生活阅历。我回来后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形要准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表现,可以自由发挥。
在布拉格美术学院留学时,虽然我没有进行一年级的基础训练,但他们那里的基础训练都是用木炭条画真人一般大的画。我们50年代出来的毕业生,创作是千人一面。当时布拉格美术学院每一个学年结束后,在画室里进行作业展示,都是写实,但侧重面都不一样。
傣乡春来早-布底-60X80-2018
稻香千里-布底-100X80-1961
雅昌艺术网 :再回到创作上,这么多年来您一直坚守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罗贻 :我现在画墨彩画。我虽然是油画科班出身,但我学过勾勒和水彩,熟悉水分的掌握。从80年代末期,90年代以后,有空我也画油画,但主要画墨彩画。
我画国画,不完全是照抄我们传统的国画,既有油画的理念,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油画多用块面和体积,我在这里用的是线条。
人物速写
雅昌艺术网 :您的作品是怎样把西方的油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
罗贻 :速写不仅要表现人的形状,还要表现人的精神状态。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有思想。
如【塔吉克之鹰】人物的头,我就画了好几遍。塔吉克民族崇尚鹰,他们的民族舞蹈就叫鹰舞。他们的乐器不多,有一种是用鹰的腿骨做的笛子叫鹰笛。这幅画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我们当时从塔什库尔出发,走了一天,一路颠簸,下马后路都走不了了。这幅画中歌颂的是一位乡邮员马上驮着杂志、报纸还有他的衣服,马是斜的,山下是人家,为了给山上山下的村民传递他们关心的邮件。
【昨夜秋风】有空灵感,空间中有空气在流动。这幅作品中油画的基本技法都有所应用,融合在一起,才形成了空灵的感觉。
塔吉克之鹰-布底-110X121-1984-1987
昨夜秋风(布底油画)65x65 1995
雅昌艺术网 :除了线条以外,平时我们在画画的时候也会苦恼于怎样让颜色更契合画面。在色彩方面您有哪些心得?
罗贻 :如何能找到一个协调的色彩,只有深入生活去观察它以后才能得到,想是想不出来的。每画一个东西,要在那个位置上待得住,不能跳出来,作为一个整体色调来看。
金色池塘-布底-65X50-1994(国家民委收藏)
雅昌艺术网 :怎样才能保持这种整体的稳定性呢?
罗贻 :欧洲的油画很自如,也会在调试板上调色,如果画面中的颜色不对,就会在画布上调颜色。我记得有一次我画一张半身像,颜色总觉得不对,导师过来在画布上调了一下颜色就对了。从那个时候我就学会了在画布上调颜色。但这有一个先决条件,要非常熟悉颜色的性能。
荆楚大地-布底-80X70-2017(根据1972年水粉写生而作)
雅昌艺术网 :颜色、线条都是绘画的基本功,非常重要。那么,除此之外,您如何理解艺术创新呢?
罗贻 :艺术是要创新,但创新要有一个主要的指导思想。这里的指导思想我认为:第一是国情,第二是生活,第三是中国人的欣赏习惯。虽然我们现在国外的东西看的也很多,但还要考虑自己的国情,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油画的色彩理念或技法拿来进行创新。如我创作的【雪域马帮】。
梦回张家界-布底-49X49-2019
雅昌艺术网 :在您对创新的看法中能看出来,您很重视绘画表现生活、表现真实的当下。就「表现当下」这一点来看,您认为在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罗贻 :这要谈到社会责任感,要表现正能量,不能画丑的东西,无论是美术,还是整个艺术都应该是这样。
现在虽然社会进步了,科技和经济都发展了,各种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了,想让大家「表现当下」却并不容易,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我为谁画画没有落到实处,同时急功近利,就是他们没有认真执着去写生。比如说,早晨八九和下午四五点钟,这两段时间的颜色最好。现在2000多万像素的手机完全可以照得出来,但没有自己亲身的感受不行。相机是机械的,没有生活经历,没有喜怒哀乐。
帕米尔山民-布底-油画丙烯混合-115X135-1992-1993
晌午-布底-65X65-1995
雅昌艺术网 :也就是说,人用眼睛捕捉到的风景可以给画面赋予人的感受,使创作鲜活,给予艺术生命力。就这一点您可以展开详细谈谈吗?
罗贻: 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几个功能,第一是教育功能,传递正能量。第二是潜移默化的功能,要了解生活,要让人能看得懂,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能让大家受到启发,体会到美。所以我举办展览时常说,你们如果在我的每一幅画面前能停留三五分钟,我就感到很高兴。
我们画画不能太直白,需要通过观众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感情与之共鸣,风景画要让观众体会大自然的美和田园诗般牧歌式的情趣。
我不完全是一个油画家。1954年,上海的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创作的连环画【两个小朋友】。1982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二部连环画【红河泪】。我还做服装设计,老伴的舞蹈服都是我设计的,同时我还用丙烯颜料创作过两幅巨型壁画【萌发·成长·栋梁】【神山圣湖】,还创作艺术挂毯【阿诗玛】。
塔特拉山区的初雪-布底-81X60-1960
雅昌艺术网 :您的家人也很支持您的创作。
罗贻: 是的,我要感激三位中国伟大的女性,我的祖母、我的母亲,还有我的妻子。祖母和母亲在艰苦的年代,在「上无瓦片,下无立锥之地」含辛茹苦抚养我长大。我与妻子是在国外相识,一同留学。同我一样,也是我国当年公派到捷克布拉格音乐学院戏剧系专攻民间舞编导及舞蹈教育专业唯一的留学生。
1960年一起学成回国,在任专职编导的几十年,勤奋创编并上演了数十个舞蹈,三十余次获奖,被同行誉为「获奖专业户」和「多面手」,除了创编排练舞蹈外,她原创编了一整套用绘画速写的手法描绘每个动作,使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一舞谱是她的独创,开创了教舞、学舞的新天地。她是朝鲜族,长期以来为了工作需要勤奋地学习汉语,汉文语法,至今已出版专著一部,另两部正在审编中……「一生为艺术,艺术为人民」,这是她的座右铭。她对艺术的勤奋、执着,也激励我前行,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不能懈怠。
(请横向查看)
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人民-布底-420X210-1972(中国航空博物馆收藏)
(请横向查看)
萌发·成长·栋梁 1600X300cm 布底 丙烯壁画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