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现实中的「扫地僧」:5岁开始礼佛,一件衲衣穿43年,曾割肉喂母

2024-10-06国风

现实中的「扫地僧」:5岁开始礼佛,一件衲衣穿43年,曾割肉喂母

尘埃里的佛光:一位当代扫地僧的真实写照

安徽安庆的金龙山,掩映在一片葱茏之中,正觉寺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晨钟暮鼓,香火缭绕,似乎与世隔绝。然而,寺庙里的一位老僧,却以他近乎传奇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他,就是释觉定。

故事要从1935年说起,那一年,陈多兴(释觉定原名)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五岁那年,一位云游僧人的到来,仿佛预示了他未来的人生轨迹。「这孩子与佛有缘」,僧人留下这句话后飘然而去,却在年幼的陈多兴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不久,父亲病逝,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母亲柔弱的肩膀上。陈多兴懂事得让人心疼,小小的身影忙碌于家务农活,尽力为母亲分担。14岁,那颗种子开始萌芽,他决心戒荤茹素,潜心向佛。两年后,他正式剃度出家,法号释觉定。尘世间的陈多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

为了照顾病弱的母亲,释觉定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回到寺庙诵经修行。 然而,母亲的病情却日益加重,寻医问药却不见好转。释觉定想起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他毅然割下自己左臂上的一块肉,熬成汤药喂给母亲。或许是孝心感动了上苍,母亲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地好转了。这则「割肉喂母」的故事在乡间广为流传,人们对释觉定的孝行赞叹不已。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几年后,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母亲的离世,让释觉定了无牵挂,他告别寺庙,开始了云游四方的修行之旅。一路行来,他广结善缘,帮助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也逐渐领悟了更深层次的佛法。最终,他来到了安庆的金龙山,并在这里结庐苦修。一个夜晚,观音菩萨托梦给他,指点他重建金龙山上早已破败的古寺。梦醒后,释觉定深感使命在肩,他找到当地政府部门,获得批准后,便开始着手重建寺庙。他用化缘所得的钱财雇佣工匠打好地基,之后便独自一人下山挑砖,一砖一瓦地修建寺庙。风雨无阻,寒暑不侵,释觉定就这样默默地坚持了43年,终于将寺庙建成,并取名为「正觉寺」。

在这漫长的43年中,释觉定始终坚持苦修,恪守清规戒律。他每日的斋饭只有水煮青菜和清粥,63年来从未沾过油盐荤腥。他要求弟子们戒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夏天蚊虫肆虐,他也不允许弟子点蚊香,生怕伤害蚊虫的生命。 在他眼中,众生平等,即使是院中打扫,他也会提醒弟子小心脚下,避免踩死蚂蚁蚊虫。 他真正做到了「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境界。

释觉定的生活极其简朴,一件衲衣缝缝补补穿了43年,一双破球鞋即使不能再穿,也舍不得丢弃,小心翼翼地放在塑料袋里保存。 然而,对于周围的乡亲,他却总是慷慨解囊,尽力帮助他们。因此,经常有人到正觉寺向他请教佛法,寻求帮助。

有人问他为何坚持行善多年,他只是淡淡地说:「这么多年,我早已忘记帮过多少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出家人应该做的!出家人本就应该慈悲为怀,不求回报!」

释觉定的故事,并非武侠小说中飞檐走壁、神功盖世的传奇,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平凡而伟大的故事。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真正的「扫地僧」精神:深藏功与名,慈悲为怀,默默奉献。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如同尘埃里的佛光,照亮了人心。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释觉定的故事更显得弥足珍贵。他让我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 或许,真正的修行不在于遁入空门,而在于一颗慈悲之心,在于对生命的敬畏,在于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善行。

释觉定老和尚的故事,仍在继续,他的精神,也将继续感召着更多的人。 而我们,是否也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一些力量,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些慈悲,多一些奉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本文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不良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