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海博夜读丨晚清也有边塞诗

2023-12-11国风

画 张秋桔

品读郑孝胥【武建军资念塔歌】

作者/罗韬

朗读丨兰佳

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侯人。清末政治家、诗人、书法家,善诗书。 今天品读郑孝胥的【武建军资念塔歌】。



武建孤军戍南荒,

边乱虽平士多亡。

亡者入地塔出世,

含哀郁郁凌苍茫。

龙州西山日欲落,

双江奔流动城郭。

倚天神剑忽飞来,

雪脊霜锋见棱锷。

夹岸遥看人共指,

俯映浮桥断江水。

疮痍瘴疠意全消,

孤标只在斜阳里。

君不见男儿为国躯可捐,

伏波遗庙尚岿然。

铜柱沈埋无觅处,

州名犹自唤文渊。

——郑孝胥 【武建军资念塔歌】

罗韬先生在【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中是这样品读的。

这是一首晚清的边塞诗。高适是「汉家烟尘在东北」,自中法战争后,晚清「战尘」一度在西南,这一地区往往「内乱」、「外乱」交缠。这时郑孝胥出任广西边防大臣,镇守龙州,时称「诗人边帅」。

郑孝胥回翔文武,雄姿英发。他任边防大臣将中越交界的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为牺牲于戡乱的武建军战士建立纪念塔,并为塔题诗。写来满含悲慨而着语劲健。前四句讲塔的由来,悲慨中有一种崇高之感:塔自地涌出,英魂不死,高凌苍茫。再八句讲塔的环境,既是写景,又兼奇想,以飞来神剑的意象来形容塔有阻断江水、正气压邪的精神气格。结尾四句,身处南疆,想起汉伏波将军马援,鼓励战士以他为榜样,尽管他所铸的铜柱不在了,但越南的文渊州(属谅山省)仍让人铭记他的英名(马援字文渊)。

郑孝胥说他的诗一经写成即不改一字,「骨头有生所具,任其支离突兀」,可谓风骨棱棱。他自期是外可为马援,内可比诸葛,手眼非凡,英气勃勃,而最后误他的也正是「英气」二字。后来他出任伪满洲国的总理,当朝「诸葛」,他自诩「天回朔漠作神京」,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再次以东北为基地,规复大清江山。但可惜此时的满洲,既不是明末的满洲,更不是他当年治下的龙州,这回他失算了。伪满洲国覆亡,陈寅恪接过他的话头讽刺他:「漫夸朔漠作神京,七宝楼台一夕倾」。「郑诸葛」也由此身败名裂。读其诗,赏其书法,感受其人的心气,劲健之风背后,自有影响世运的力度。


主播丨兰佳

作品选自

罗韬著

【移花就镜—— 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

南方出版传媒 广东人民出版社

「海博夜读」期待您的作品,如果您有想要分享的文章或图片,欢迎投稿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在这里等您。

来源:海博TV

编辑:刘琰、王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