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道德经 第04章 不要显露自己的锋芒,虚无之中藏着宇宙无尽的奥秘

2024-07-17国风

题 解

本章老子想把「道」阐述得再明确一些,但「道」是难以名状的,所以老子还是用比喻来说明。怎样能更清楚传「道」,老子先从道的作用来讲。我们在给他人讲述一个陌生的东西的时候,如果我们从这种东西是做什么用的讲起,比如苹果是甜的可吃,汽车能跑可乘,棉衣保暖可穿,他人就容易明白。老子也是这样来讲玄妙深奥的「道」的。

原文

「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 ,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①道冲: 冲、古字为「盅」,这里引申为虚。道冲,指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

②用之或不盈 :用之,指宇宙万物都在使用「道」。或,语气词,用于否定句中加否定意义。盈,读为「逞」,穷尽的意思。用之或不盈,指「道」的作用是不可穷尽的。

③兮: 湛、深、沉,形容「道」无形无象、深邃难测的状态。

④象帝之先: 象,好像、好似。帝,天帝。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出现了。

译文

「道」是虚幻的,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永远没有竭尽。它是那么渊深,好像是万物的宗主。它能挫去锋芒,解决世俗的纠纷,调和光明黑暗,容纳尘埃。它又是那样的幽隐,好像没有又仿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读解心得

老子说「道」就像无底的深渊一样永远也注不满,庄子说过「道」用之而不竭,天地间似乎只有大海和无尽的虚空才能做到这样,因为大海永不自满,所以水才能不断汇聚,用之不竭。道的虚无正是道的源泉所在,它的深度能够包容世间万物,是万物之源。

理解「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句话,「冲」字如何理解是关键,我们平时经会说冲茶、冲入,冲,有一种带着一定气势和力量融入的意思,也就是冲和有气量。「冲」字是偏旁水加中间的「中」字,所以冲是要居中守中,也可以说是中庸之道吧,「冲」字的象形里有在水中间之意。水是最善于融合的。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枯干,所以对冲字完整的理解就是「中和」的意思。道的本体是虚空,道的功用中和。道的冲和,在于避免过和不及,「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东方式的中庸,不锋芒毕露,不怨天尤人,如同尘埃一样谦卑。做事做人总要留些残缺余地,不可执着求全,所谓有容乃大。

道这种形态、这种物质是在不断变化和平衡的。虚而不实,而实而不虚,永远不满,永远不空,永远保持不空不满的动态平衡状态。天地万物皆是「道」这种物质的衍生,道的境界是心灵的世界,它的空虚,是相对于自我世界而言,是不为人之外观所感觉到的。道的境界是虚幻的,但它虚而有物,它的无穷奥妙对于得道之士来说,是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心灵在道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是快乐的,也最能满足人的天性。在浩瀚无际的道境之中,蕴藏着天地万物的本原。

经典事例

●汉文帝求道

汉文帝对老子的【道德经】推崇备至,不仅自己熟读它,还要求王公大臣们都得诵读。尽管汉文帝在【道德经】上下了不少功夫,可还是有些地方难以弄明白,也没有高人能够给予指点。他常常四处寻访,希望遇到指点迷津的人。

后来,文帝听人们都说河上公精通【道德经】的精髓,就派人前去拜访请教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河上公对文帝派的使者说:「道尊德贵,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通过别人来代问呢?」于是文帝驾临河上公的河边小茅屋,亲自向河上公请教。尽管如此,文帝仍心有不甘,就对河上公说:「【诗经】上讲过,普天之下哪一片土地不是我君王的,四海之内谁人不是我的臣民。老子也说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君王属于这'四大’之一。

你即使有道行,可还不是我的子民吗?为何这么自高自大,将君王不放在眼里呢?」河上公听完文帝的质问,突然间一下子腾空而起,稳稳地悬在空中,离地有几丈之高。河上公俯身向仰视他的汉文帝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不为人所累,怎么能算是你的臣民呢?」听罢河上公的话,文帝心知已遇到高人,马上下车向河上公跪拜说:「我实在是无德无才,承蒙祖上福荫,才继承了帝业,我才疏学浅,深忧难堪重任。虽然我忙于治理世事,可我一心向道,由于我的愚钝无知,难以明了经书的真义,祈望您能给予我教诲。」

河上公见文帝一片诚心,就将两卷经书授予文帝,并对文帝说:「回去后,好好研读这两卷经书,你所有的疑问都会迎刃而解。这两卷注解道经的著作,只传了三个人,你现在是第四个,切记,万不可显示与他人。」说罢,河上公就在原地消失了。须臾之间,云雾迷茫,天地一片昏暗。文帝心晓今日遇见了神人,异常珍惜这两卷经书,从此更是手不释卷,精心钻研【道德经】。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道」是纯自然的,它不屈服于任何统治者,是天地万物发展的唯一规律。「吾不知谁知子,象帝之先」这说明了「道」是世界的本原,世间的君主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遵从「道」的原则行事。

●东郭子问道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大道无处不在。"可是东郭子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希望庄子能够具体地指出「道」在何处。于是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不解地问:「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紧接着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听了这话,更加糊涂了,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不紧不慢地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这下不高兴了,以为庄子是在有意戏弄他,于是闷闷不乐地坐在一旁,再也不吭声。

庄子看到东郭子心生误会,就耐心地向他解释:「您再三问我'道’存在于何处,但这并不是'道’的本质。我们不可能到某个具体的事物中去寻找'道’,因为大道无所不在,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蕴涵着'道’,并没有贵贱之别。」

庄子的这一理论说明,世间万事万物在生存的意义上都要遵循生存的规律,彼此之间并没有高下尊卑的分别。而有些人往往要刻意地去分辨事物的高低贵贱并分别待之,这只能暴露出他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老庄哲学神秘而又简单。神秘的是「道」中的玄机使事物变幻莫测,人们始终难以预料事物将朝什么方向发展,结果又会如何。简单的是,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们不必为其费心,一切应当顺其自然。人们不能用外在的规则去试图改变它们的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