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晚唐诗人的一首热血边塞诗,此诗篇幅虽然短小,境界却是极为开阔

2024-08-07国风

在唐诗中,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屡见不鲜。

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此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

但是卢汝弼的这首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不落常套,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卢汝弼〔唐代〕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这首诗的大意是:

寒风吹来,夹杂着飘雪,凛冽如刀割一般;骑着战马在长城窟饮水,更加严寒。

半夜里烽火升起,将士们都知道有敌人来侵犯,立刻都冲锋上前线,决心要保卫贺兰山。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他的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

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为最善。

这首诗中写边庭生活,一片悲气弥漫之中又含着雄壮,十分动人心魄。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这两句描写北地严寒,多大风雪,这是许多边塞诗人都曾写过的情景,但总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而至于穿透刀瘢钻心般疼痛这种形容使人印象深刻。

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已经痛苦万状,现在风雪穿透战袍,再从刀瘢处钻透身心,加倍地写出了他们的这种痛苦。

「刀瘢」一词还说明这些战士,已经是久战沙场的老兵了。他们虽然负伤累累,却仍坚持守卫边疆、保卫祖国。

「饮马长城窟更寒」,此句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诗人稍加变化,添上一个「更」字,寒气骤增,境界全出。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这两句叙述烽火夜燃,传来敌人夜袭的警报,边塞将士紧急动员,齐心协力共保贺兰山地带祖国山河不失的情景。

」火,指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一时」侧重于时间一致,「齐」侧重于动作一致,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

这是一曲格调高亢的保卫边疆、反抗侵略的战歌,也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爱国诗篇。

从全诗看,前两句在于衬托铺垫,写天气严寒,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英勇顽强,不畏艰苦;

后两句写边庭夜警、虏骑窥边,一时万甲齐趋,共同保卫西陲险隘。军令之整迅,将士之争先,皆于末句七字见之,觉虎虎有生气也。

标题称怨,其实不怨,相反写得慷慨豪迈,不落俗套,诗中戍边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抗击敌军夜袭的英雄形象十分鲜明,还让读者有驰骋想象的余地。

无怪乎胡应麟要称赞卢汝弼的这首诗为「语意新奇、韵格超绝」了。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