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十首适合收藏的智慧诗词,我很喜欢读

2024-06-20文化
前路漫漫,诗词为伴,流年匆匆,且祝君安!你好,我是飞花君。分享十首智慧古诗词,适合收藏起来慢慢读,【绝句漫兴九首·其四】唐·杜甫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二月已破三月来」点明了时间的流转,二月的时光已经悄然逝去,三月已经到来。这里不仅是在说时间的流逝,也在暗示着生命也在不断地流逝。「渐老逢春能几回」更是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逢春都显得尤为珍贵,因为这样的机会不会太多。这里诗人用「渐老」和「逢春」相对照,表达了生命短暂,春光易逝的无奈。「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是诗人在感叹生命短暂之后,给出的生活建议。诗人劝诫读者不要过多地思考那些无穷无尽、与己无关的事情,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这里的「有限杯」可以理解为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可以尽情享受的时刻。现在,结合您给出的句子「断了线的风筝让它飞,它需要天空,你也需要自由」,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风筝断了线,虽然失去了控制,但它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可以尽情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同样,人也需要自由,需要摆脱那些无谓的束缚和牵挂,去尽情地享受生命,感受生活。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在感叹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更是在鼓励我们要有勇气去追求自由,去珍惜和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宋·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首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反映出词人的无奈与洒脱。「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开头两句词人以悲观的笔调点破人生的有限和离别的无奈。时光匆匆,人生易老,而离别却是时常发生的,每次离别都容易让人黯然神伤。这里,「一向」指「从前到现在」,「等闲」则意为「平常」,「销魂」即「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酒筵歌席莫辞频。」这是词人在面对人生无奈和离别之苦时给出的建议:在酒宴歌席之间不要频繁地拒绝。这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人生苦短的无奈接受。通过及时行乐,暂时忘却人生的苦楚。「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两句词又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感慨。望着眼前的山河,心中却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这种思念之情更加增添了离别的伤感。而落花和风雨则更加深了春天的伤感,使得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不如怜取眼前人。」最后一句是词人得出的结论,也是他对人生的态度。与其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或者为逝去的时光和春天而伤感,不如珍惜眼前的人,把握现在,享受当下的生活。这既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宋·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这首词通过描绘世事的短暂和人情的淡薄,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生活中片刻欢愉的珍惜。「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将世事比作短暂的春梦,将人情比作轻薄的秋云,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春梦虽然美好,但总是短暂易逝;秋云虽然飘逸,但总是轻薄易散。这两句词既是对世事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的一种隐喻。「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词人进一步强调,既然世事短暂,人情淡薄,那么人们就不必过于计较和劳心费神,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这里的「有命」可以理解为「有定数」、「有安排」,即很多事情都是按照某种规律或命运来发展的,人们无法完全掌控。「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这两句词则表达了词人在面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时的一种乐观态度。他庆幸自己能够遇到好酒和鲜花,这些美好的事物给他带来了片刻的欢愉和享受。在这里,「三杯酒」和「一朵花」都是词人用来象征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意象,它们虽然短暂,但能够给人带来片刻的宁静和快乐。「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最后两句词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词人认为,既然世事难料,人情淡薄,那么人们就应该珍惜眼前的欢愉和美好,不要过于担忧未来的变化。因为未来的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就像明天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所以,人们应该把握现在,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首诗展现了一幅鲜活的牧童骑牛吹笛图,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悠远的田园画卷。牧童骑着牛儿缓缓地经过前面的村庄,他手中的短笛横吹,那悠扬的笛声隔着田陇都能听到。这里,诗人用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氛围。「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两句则是对前面画面的对比和议论。诗人感叹,那些汲汲于名利、勾心斗角的官场之人,费尽心思、用尽计谋,却往往不如这个天真烂漫的牧童活得自在、快乐。这里的「长安」是借指当时的都城汴京,代表了官场名利场;而「机关用尽」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官场中人为了名利而费尽心机的样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云淡风轻近午天」,这句诗开篇即写景,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云卷云舒,风轻云淡,正是春日的典型天气。接近中午时分,阳光温暖而不炽热,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样的天气和景色,为诗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傍花随柳过前川」,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活动。他沿着河边漫步,身旁是盛开的花朵和摇曳的柳枝。这里的「傍花随柳」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他随着自然的节奏,欣赏着身边的美景,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时人不识余心乐」,这句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白,也是他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一顾。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忙于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却忽视了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而诗人则不同,他能够欣赏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但是,世俗的人们却无法理解他的这种心境,甚至可能认为他是在偷懒或者模仿年轻人的行为。「将谓偷闲学少年」,这句诗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自嘲。诗人用「偷闲」一词来形容自己的行为,其实是反衬出他内心的宁静和自在。他并不是在追求外在的享受或者模仿年轻人的行为,而是在享受内心的宁静和快乐。同时,他也用「学少年」一词来表达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表明自己愿意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去感受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五代·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这两句词以景开篇,用风雨交加、帘帏飒飒的秋夜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风雨声不仅为整个词定下了基调,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动荡不安。「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这里,「烛残漏断」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煎熬。「频欹枕」和「起坐不能平」则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烦乱和不安。「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这两句词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词人感叹世事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无法挽留,而人生也不过是短暂的一梦。这种深深的无奈和感慨,透露出词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深理解。「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这两句词是词人的自我安慰,也是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他认为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找到稳定和平静,才能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和痛苦。然而,这种逃避也反映出了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绝望。【乌夜啼·昨夜风兼雨】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景象和词人内心的孤独、烦乱、无奈和绝望,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醉乡的向往。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杜少府的深厚友情和对离别的豁达态度。「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篇两句写景,首先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地区,因项羽将此地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而得名。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这里代指蜀州。诗人站在长安的城楼上,望着友人即将前往的蜀州方向,风烟迷蒙,视野中似乎可以看到五津的轮廓。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也为全诗奠定了高远的基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转入抒情,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离别的不舍。诗人和杜少府都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重。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离别的伤感之中,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来面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豁达态度。诗人认为,只要彼此心中有着真挚的友情,即使分隔再远,也好像就在身边一样。这种情感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契合,使得离别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人生的常态和必然。「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劝慰之辞,也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告诉友人,在分别的路口,不要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因为离别是人生的常态,而友情却是永恒的。这种豁达的态度和深情的劝慰,使得全诗在离别的伤感中透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种桃杏】唐·白居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内心安宁,就能把那里当作家的思想。这是白居易的一种生活哲学,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内心保持平静和满足,就能找到家的感觉。这种思想也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尽管路途遥远,诗人仍然会思念家乡的曲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京城的繁华也逐渐淡忘。这里的「京华」指的是京城,也就是白居易曾经生活过的长安城。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不恋繁华的情怀。「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在忠州(今重庆市忠县)的生活规划。他打算在这里住上三年,种植桃树和杏树,等待它们开花结果。这里的「种杏栽桃」不仅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也是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祖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此诗写于鲁郡的石门山东,李白为友人杜甫送行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两人饮酒话别和登山临水的情景,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联「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写两人分别前的活动,醉别后几日,诗人和杜甫又一同游览了鲁郡的名胜古迹。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也透露出对分别的不舍。颔联「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期待有一天能再次与杜甫相聚,共同举杯畅饮。这种期待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他对未来重逢的渴望。颈联「秋波落泗水,海色明祖徕」则是描写两人送别时的景色。秋天的水波荡漾在泗水上,远处的海色映照着祖徕山。这里,诗人以景抒情,借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尾联「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则是诗人对分别的感慨和劝慰。飞蓬象征着漂泊无定的游子,诗人和杜甫都像是飞蓬一样,各自要远去他乡。面对这样的离别,诗人没有过多的悲伤和哀叹,而是劝慰友人,让我们把杯中的酒喝完,珍惜这最后的相聚时光。这种豁达乐观的态度,体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诗人描述了自己中年以后对道家思想的喜爱,以及晚年选择居住在终南山脚下的事实。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道家哲学,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晚年选择隐居终南山,正是为了实践这种哲学思想,享受自然与人生的美好。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兴致来时便独自出游,欣赏山中的美景,体验自然的乐趣。这种快乐和美好,只有他自己能深切体会,无人可以共享。这种独享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足,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的深厚感情。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诗中的名句,也是全诗的精髓所在。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漫步的情景。他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云起云落的景象。这里的「水穷处」和「云起时」都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但同时也富含哲理。它们象征着人生的一种状态:当你走到路的尽头,看似无处可去时,其实新的机遇和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只要你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能欣赏到这种变化带来的美好。这种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则表现了诗人与山林中老人的偶然相遇和愉快的交谈。他偶然间遇到了一位山林中的老人,两人便愉快地交谈起来,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偶然的相遇和愉快的交谈,让诗人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温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于人性深刻的理解。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隐居终南山的闲适生活和超脱心境,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终南山的山水之间,感受到那种宁静、自由、美好的氛围。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你能喜欢。岁月静好,愿你历经沧桑,千帆过尽,心里依然住着那个少年,青春不老,诗心依旧!#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