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漫谈——佛家的「苦行」

2024-04-19文化

苦行僧图片

苦行,最初出现在【梨俱吠陀】中,是指苦修和冥想。【薄伽梵歌】中将苦行分为三个方面即行为、语言和思想。佛教的【法句经】中把苦行等同于遵循一系列戒律。

苦行源自于古印度远古时期的沙门传统,是早期婆罗门教、印度教、裸形外道等的修行方式,在古印度的「耆那教」中体现得较为典型。耆那教认为人们所作的各种「业」,即是粘附在灵魂上的一种尘埃物质,而这个「业」正是束缚人的灵魂无法解脱的根本原因。所以,只要坚持苦行,用各种方式折磨自己,让自己肉体受苦(比如节食乃至绝食),就可以消灭「业」的束缚,灵魂就不会再入轮回,就能解脱成为「阿罗汉」。

苦行方式依北本【涅槃经】卷十六等所载,主要有如下六种:(1)自饿外道,不羡饮食,长忍饥虚。(2)投渊外道,入寒渊,忍受冻苦。(3)赴火外道,身常炙热,及熏鼻等,受热恼苦。(4)自坐外道,常自裸形,不拘寒暑,坐于露地。(5)寂默外道,住尸林冢间,寂默不语。(6)牛狗外道,认为前世从牛狗中来,故持牛狗戒,龁草啖污。

苦行僧图片

「释迦牟尼」初出家时,四处寻访名师。他先向「跋伽婆」学习苦修,以种种苦痛,折磨自己的身心,以希求得到升天的果报。后认为非正道,又向「阿罗逻-迦罗摩」学习严格的梵行生活,断除淫欲,修习「无所有处定」,因此证得堪深的禅定。他又向「郁陀迦-罗摩子」学习,并证得「非想非非想定」。

随后他来到摩揭陀国伽耶城南方的「苦行林」,按照当时通行的严格苦修方法,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或七天一食,结果残身伤智,徒劳无益,觉悟苦行不是正道,是执著,且不符合因果律。因为吃苦种下的只是「吃苦因」,没有「苦有乐报」或「苦有消业报」的可能。认为束缚人不能解脱的不是「业」,而是「无明」(「贪嗔痴」障蔽),消除「无明」依靠的是般若智慧,故断然终止无谓的苦行苦修。

苦行时期的释迦牟尼佛雕塑图片

他走出苦行林,在泥连禅河洗净了污垢,接受牧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了身体。便在伽耶山旁的一棵「荜钵罗树」下,结跏趺坐,经过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悟道,悟出了四个真谛[一种说法是「缘(事物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内在联系)、起(事物之所以存在的一种初始的因)、性(事物本来存在的本性特征)、空(事物是心生的妄有或者妄相)」;另外一种说法是「苦(即世间的一切苦果即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集(即召集苦的世间原因)、灭(苦熄灭的出世间的果)、道(涅槃解脱的中庸正道)」],终悟道成佛。

佛陀根据自身修行经历实际验证得出结论,首先,反对通过对肉体的惨痛折磨等形式的极端苦修;因其并不能使人获得心灵的升华,更不能得到来世的福报,反而平添了无谓的身心苦痛,是自讨苦吃;认为只有回归自性,达到「无我」,找到真正的「自我」存在;通过内心的历炼证悟,才能证得解脱、涅槃重生。

苦行僧形象图片

其次,他根据当时宗教修行的传统习俗风气,并未提出反对一切形式的苦行。而是根据世人根机差别,参考一些有利于修行的方法,加以吸收和改造,自己创制定了诸如「头陀行」等苦修方法,以对治诸烦恼门。这表明佛陀推崇的是中道的修行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苦修,也不是完全否定所有苦修方式。

所谓头陀,是指修治身心,去除烦恼尘垢的修行方法。它不是为了锻炼人的心志,而是以头陀梵行为手段去除佛家弟子心中贪、嗔、痴、慢、疑等一切杂念。

反对苦行的石碑图片

影响较大的当推十二种梵行,又称「十二头陀行」。分别为:(1)常行乞食,可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又可利他,予众生种福机会。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载,入城行乞时,道侧而行,左手持钵,次第乞食;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托钵时当心念威仪,专注于道,若无道心而仅存形式,则与一般乞者无异。(2)次第乞食,即入城邑聚落时,住于正念,具足威仪,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舍贫穷家而入富贵家。

苦行僧

(3)受一食法,即日仅受一食,盖数食有妨一心修道。

(4)节量食,受食唯为活命,不使身体羸弱,亦不令其过量;若极虚弱则影响修持,若极重则增长睡眠。

(5)中后不得饮浆,盖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

(6)着弊纳衣,谓拾得陈旧废弃之物,浣濯而作衲衣,以御寒露。盖贪新好之衣,则多欲求而损道行。

(7)但三衣,三衣,指印度僧团所准许个人拥有之三种衣服,即:(一)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为正装衣,上街托钵时,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二)郁多罗僧,即上衣、中价衣,又称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用,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三)安陀会,即中衣、中宿衣、内衣、五条衣。为日常工作时或就寝时所穿着之贴身衣。以上皆规定以坏色制成,故又称为袈裟。

印度苦行僧

(8)在阿兰若处,指在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修行。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

(9)冢间住,谓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或火烧鸟啄作无常苦空观,以厌离三界。

(10)树下止,谓若于冢间不得道,则如佛之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

(11)露地坐,谓坐露地令心明利,以入空定。谓于露地坐禅修行。

(12)但坐不卧,谓常坐不安卧。盖安卧则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谓于无人处即坐,不必只寻冢边、树下或露地而坐。

依此磨炼心性、洗涤烦恼,进行心灵苦行,是业障渐渐消除的过程;扫除尘累澄净身心,就是「制心一处(一句佛号),无事不办(万缘放下)」。

尼泊尔苦行僧

汉传佛教本土化以后,基本上将苦行分为三个阶段:1、身苦行,释迦牟尼六年苦行就属于身体方面的苦行。他最后认为修身苦行不仅不能获得涅槃解脱,反而会因为身体的痛苦阻碍修行,自身、他身,俱无利益。由此反证色身虽是「臭皮囊」,却也是我们在世俗间修行的依托和载体;2、心苦行,即对治内心的欲望妄念;3、无苦行,即对治对苦行本身存在的错误认知,生起「苦」的认知本身就是一种虚妄的错误,是一种转念。

在当今的科技时代,佛教事业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交织,使得僧侣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职业,与其他行业并无太大差异,只是为了谋生,成为了一种生计手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奉行信仰自由原则,认可合法的宗教机构,并成立了佛教协会对寺庙进行组织和监管。协会相继制定了相关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僧人在出家后与亲属结束经济上的关系,而与所在寺院形成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一关系建立在共有的经济基础上。

许多寺庙每天迎接海内外的大批游客,成为旅游胜地。寺院的主要收入来自门票、香火钱,僧人有时也会参与法事以增加收入。这时的佛教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便再用苦行这些传统佛教戒律清规进行评价了!

释迦牟尼佛唐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