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戏乡黄梅丨袅袅乡音黄梅调

2024-04-30文化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部戏曲电影【天仙配】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黄梅调从此唱遍大江南北甚至港台地区,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也让我的家乡——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声名鹊起。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我家乡依然保留着黄梅戏发展早期的黄梅调(也叫采子),人们生活中处处有它存在,男女老少都会唱几段,日常娱乐主要形式多是唱黄梅调,连母亲哄孩子睡觉哼唱的也是它,甚至出殡时亲人的哭声都是婉转的黄梅调,它深深融进了黄梅人的骨子里。

听母亲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在生产队里劳动,田间休息时经常用黄梅调对唱,唱词都是现场编的,风趣幽默非常应景,有点像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场景,既消除了劳作的疲劳又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小时候,农闲时节常常看见婆婆媳妇们坐在一起纳鞋底、做布鞋、织毛衣,嘴里不时哼唱黄梅调。如果细听就会发现不是随便哼一两句,至少是【打猪草】【夫妻观灯】这样的小戏,有的大段大段地唱【天仙配】【於老四过界岭】中的选段,偶尔觉得不顺畅,停下来问旁边的人是否唱错了。也有性急的,发现别人唱得不对,直接打断别人的哼唱,指出唱腔唱词的错误,激动时当场示范。

多年以前,县城东头古塔边的黄梅戏剧院是城关镇最热闹的地方,每逢有新排的剧目或者外地名剧团来演出,大家必定奔走相告,在没有电子广告的年代,演出的信息就凭着口口相传的方式,会在一两天内传遍全县的城镇乡村。经济条件稍好的人便相邀去看戏,于是剧情和主演便成为一段时间内劳动之余热议的话题。

黄梅县古塔边的戏迷

如今,黄梅戏剧院已经搬离古塔异地新建,但古塔边依然是戏迷的重要集聚点。一个人找个场子,几个人搭个班子,着便装也行,着戏装更好,开启音响或操起乐器,立马自娱自乐唱起来。有无观众也不介意,只要尽兴就好。

到县城戏院看戏是难得一遇的奢侈享受,机会不多。在乡村看土剧团演出就很多,在本村看过,在邻村看过,到十几里外亲戚家也看过。每逢隆重的庆典或重要的年节,经济实力强的村子就会组织起来唱戏。看过的曲目忘了,戏的内容忘了,戏中的人物忘了,也模糊了唱念作打的细节,但黄梅调的旋律却深深刻进我的脑海。

黄梅戏剧团下乡演出

大学毕业后离开了家乡,在家乡听地道黄梅调的机会越来越少。听说近几年春节后唱戏之风日渐盛行,有土剧团自己搭台唱,有县剧团下乡唱,也有搭好台子邀请外省的剧团来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戏的环境也很好,主办方不收钱不拉赞助,将凳子摆得整整齐齐,演出时间和剧目提前公告,十里八乡的乡亲只需安心看戏,乘兴喝彩。

母亲说年后已经和父亲一起到四五个乡镇看了戏,算下来看了十几部戏。母亲话里话外都是满足,还将她自己唱黄梅调的视频发给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黄梅人,那熟悉的带有泥土气息的黄梅调是我乡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