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年味变淡!失去「腊月」的新时代主妇们,成了过年恐慌一族

2024-02-13文化

1

在过去的年代,过年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这些年味大都来自过年前的一个「忙」字,这便是「忙年」。

「忙年」,忙着过年,为过年而忙。

有首民俗歌谣就唱出了这个「忙年」的气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有人说「过年」其实真正过的是年前,这个年前指的就是为过大年而忙碌的时刻。

「忙年」中含有「中国年」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个「忙碌与否」直接影响到年味的寡淡。

「过年」是一年之中最期盼的日子。

仿佛一整年的忙碌、打拼、辛苦和背井离乡都是为了能过个好年,能在过年的时候与家人团圆。

谁能不盼望过年呢?

可是,新时代的主妇们却患上了「过年恐惧症」。有人恐高,有人恐婚,她们「恐年」,她们一进入过年倒计时就各种慌乱焦虑。

2

老同学T每年一到要过年就策划「离家出走」,央求我带她出去旅行,只要能出去,去哪都行,我知道她是真情实意,但她却一直放我鸽子。

她策划了好几年都没能迈出那一步,最终还是无奈地随着夫君携着孩子,从市中心的钢筋混凝土里回到满满乡土气息的砖瓦水泥里。

头一天还在办公桌前埋头苦干,第二天就转换到菜园灶台前团团转,无缝衔接,连睡个懒觉都插不上。

她是这个家庭的主妇,这个家她得撑着。

她说自从结婚生子后,就不知道过年的意义是什么?

忙完工作忙吃喝,她自己都不想吃了,可是,还是要忙给别人吃喝。

单位还不错,每年都提前一两天放假,一放假,她就得马不停蹄奔回老家,从打扫卫生开始,然后收拾房间,再到洗刷锅具,准备饭菜。

忙到「年」都过完了还没忙完,时常不知道「年」是怎么过完的。

以前,这些都是由她的婆婆和妈妈、家里的长辈主妇们来完成的,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婆婆妈妈都已经老去,无法再能行事,再说,她自己也不忍心让老人们操劳这些。

上一辈的家庭主妇们已经老去,接班的新时代主妇们却失去了「腊月」。

同时,她们还失去了老一辈们「忙年」的技能。

想想也是,小时候,长辈们忙年,那都是从腊月、过年前一个月就开始忙起,可以慢慢「忙」,可以不慌不忙地「忙」,蒸米粑,摊米面,装香肠,炸圆子......样样都来。

现在呢,国家只给那么多天假、单位只能从除夕开始放,这意思很明显——放假回家吃年饭。

国家很贴心,不会耽误大家吃年饭的时间,但是却从来不考虑做年饭的时间。

我们老去的父母,已经从「忙年」的阵地上退了下来,我们却被工作所困,无法抽身。

蒸米粑,摊米面,装香肠,炸圆子......除了买,没一样可以能来的。

3

我的另一位老同学阿菲是一名护士,为了能在春节期间多几天假,连续上了三个夜班。

本来准备春节期间和老公带着娃出去游玩,计划最后一天夜班下班就出发,老公开车,她也可以刚好在车上补个觉。

可是,临出行前却收到婆婆从老家发出的热情邀请,希望他们带着娃一起回家过年,婆婆还「晒出」老家各种年货,有满满一大盆红彤彤的牛羊肉,有老家的扬米面、炸圆子,还有咸鸡咸鸭等等。

那几天刚好又赶上暴风雪,很多人被堵在路上,阿菲和老公就改变了主意,还是带着娃回老家过年吧。

于是,阿菲一下了夜班就提着大包小包给家里长辈准备的礼物,钻进老公等候在单位门口的车里,往家奔去。

几个小时的路途奔波回到了老家,吃好午饭后,阿菲就得开始收拾自己一家三口晚上睡觉的地方,整理床铺,打扫房间。因为婆婆年事已高,很多东西还得自己动手。

由于昨晚上的夜班又加上旅途颠簸,刚把房间收拾好,阿菲就浑身疲惫,晚饭都不想吃了恨不得一头扎进被窝里。

可是,更烦躁的是第二天一早就被来拜年的亲戚吵醒,虽然没人叫你起床,但是一屋子的亲戚你总不能还赖在床上吧?

硬着头皮爬起来,自己收拾完了还得给娃洗漱。

直到早饭后,阿菲终于明白了婆婆邀请他们回家过年的原因——干活。

来了一大家客人,你得要忙饭。家族亲戚都来了,总得有一桌像样一点的饭菜吧,这桌饭菜怎么来?谁动手?还不能转移去大饭店,必须在家里摆上。

完了还得要洗刷,那是一大堆忙不完的活。

我们想象的过年,是回到老家、回到亲人身边,和家人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年饭,可谁都忽略了这顿丰盛的年饭背后的烦躁不堪: 年饭怎么来?谁来做年饭?

阿菲一下子就觉得有满肚子的委屈,自己一年到头工作上班,照顾孩子,忙得就跟陀螺一样,就连想要多几天的假也是熬了几个夜班换来的。

本指望过年了,终于可以不用上班了,自己可以好好歇歇了,吃吃喝喝,哪怕睡个懒觉,不被闹钟吵醒。

可是,谁想到这边刚丢下手里的工作,那边回到老家就得忙这忙那,过年居然比平时更辛苦,你说这过年到底有什么意思?

再想下去就要崩溃了,阿菲干脆一甩手,带着娃出去看电影了。

后来,是婆婆请来的邻居大婶忙的饭。

阿菲知道,婆婆心里一定不开心,但就算骂她,她也不干。她也知道她在邻里乡亲、亲朋好友那里失了口碑。

她更知道,此时饭桌上,她们正在比拼谁家的儿媳妇如何如何的能干,谁家的儿媳妇给长辈长了脸。

作为长辈也同样有自己的苦恼,忙忙碌碌一年,洗洗刷刷、扫扫拖拖,家里大大小小的卫生、家务哪样不是自己干的?现在过年了,也该让年轻人伸伸手吧?

一年到头都是自己做给他们吃,现在也该轮到他们做一顿给自己吃吧?

可结果,小年轻却只顾自己享受,碗一丢,就带着娃去逛街去电影院。

过年,咋就这么烦躁呢?老人家想不通,小年轻也想不通。

过年,到底是谁才真正过到了年?

4

我们都觉得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也似乎越来越没劲,还是小时候过年有意思。

这其中有个原因就是忙年的人越来越少了,忙年的人变了。

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忙年了,也没有那么多人觉得某些(忙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自己太累,太忙,那扇窗户也可以不擦了,香肠也可以不装了,甚至门上的对联也可以不换了,去年的看着还挺新的,贴新对联门又得要擦洗一遍......

就比如,当一顿丰盛的家宴和忙得头昏脑胀必须搭配时,说不定干脆就选择了第三个选项,出去逛街和看电影。

以前「忙年」的人是父母,现在要「忙年」的人是自己。

小时候,我们是那个享受年味的人,现在,我们成了营造年味的人。

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年味变淡,没有了年味。

而新时代的主妇们,在失去了「腊月」和老一辈主妇们「忙年」的技能后,成了「中国年」的恐慌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