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每日一字——步

2024-04-23文化

—bù—

步【bù】,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是正在行走的一前一后两只脚。篆文则写成上下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的两个「止」字。

01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步部】步: 行也。从止相背。 段玉裁注 :「行部」曰:人之步趨也。步徐,趨疾。

【釋名】曰:徐行曰步。止相竝者,上登之象;止相隨者,行步之象。相背猶相隨也。 许慎说,「步」就是一正一反的两个相背的「止」字, 本意即行走的意思。 段玉裁引用【说文解字】中「行」的注释说:「步」是徐徐地行走,而「趋」是疾速地快走。

02文献选读

【釋名·釋姿容】: 徐行曰步。

【爾雅·釋宮】: 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 「步」,是缓缓地行走。厅堂上叫做「行」,厅堂下叫做「步」,中庭内叫做「走」,大门外叫做「趋」,大路上叫做「奔」。

【詩經·小雅·白華】: 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天步,指命运。

说自己的命运还不如天上的白云,也不如有雨露沾湿的菅茅。

【詩經·大雅·桑柔】: 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国步,指国家的命运。

呜呼长叹!心中悲哀。国家的命运已十分危急。

【荀子·勸學】: 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蹞步 ,古人认为人有两只脚,所以走一步其实是只有「半步」,要走两步才是完整的「一步」。 所以叫「半步为跬[kuǐ]」。

千里之行,要一步一步地积累;大江大海,都是由无数的小溪流汇聚而成的。学习也同样是需要逐步地积累。

【慎子·逸文】: 離朱之明,察秋毫之末于百步之外,下於水尺,而不能見淺深。非目不明也,其勢難睹也。 离朱,是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在百步之外就能看清鸟兽秋天初生的细小绒毛。可是入于水中,却不能分辨水势的深浅。不是它眼睛的视力不够好,而是它不能分清水中的「势」。

03成 语 典 故

邯郸学步

战国时期,燕国的寿陵有个年轻人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看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结果不但没有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结果只能是爬着回去。

比喻仿效他人没有学成,反而失却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莊子·秋水】: 且子獨不聞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五十步笑百步

两军兵刃刚一相接,就丢盔弃甲,拖着兵器往后跑。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了。那跑了五十步的讥笑跑了那一百步的。你觉得他们有区别吗?

【孟子·梁惠王上】: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亦步亦趋

颜渊问孔子:先生您缓缓的慢走,我也缓缓的慢走;您急速地快走,我也急速地快走;您奔跑,我也奔跑。可是先生奔跑的极快,转眼之间就无踪无迹了。我只能落在后面干瞪眼。孔子告诉颜渊:你不必跟着我学那些表面的东西,要学会掌握事物本质的自然规律。

【莊子·田子方】: 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04以「步」作偏旁的字

从「步」的会意字: 跋涉的「涉」,登高的「陟」,频繁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