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欣赏杜牧【早雁】

2024-05-26文化
#三分钟讲知识#

早雁】唐代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这是一首借雁抒怀诗,采用了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四散惊飞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百姓,讽刺了朝廷的昏庸腐败和守边无力。

唐武宗会昌二年农历八月,北方回鹘hú人南侵,唐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听闻此事忧虑万分,作此诗抒写心情。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首联说,农历八月中秋前后,回鹘士兵在北方边地拉弓射箭,袭击了正在云中翱翔的雁群,雁群惊飞四散,发出阵阵哀鸣。

「金河」在今内蒙,这里泛指北方边地。「秋半」即农历八月,秋季过半,中秋。「虏弦开」既指挽弓射猎,又指回鹘对边关的军事骚扰活动,一语双关。

这两句实际上讲述了回鹘士兵侵扰袭击北方边境,致使边境百姓纷纷逃亡无家可归之事。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颔联说,一只孤雁在清冷的月色中从金铜仙人的头顶飞过,灯光昏暗的长门宫那边传来几声凄厉的雁鸣。

「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的金铜仙人,由汉武帝所制。该铜人举掌托着承露盘。「长门」是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幽居长门宫。

这两句实际写的是那些在逃亡中与家人失散,形单影只、孤独无助的可怜边民。

「孤雁」出现在长安,出现在宫阙的上空,隐寓着对朝廷的讽慨,昏庸腐败的朝廷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那些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颈联说,大雁啊你们须得知道,北方回鹘的侵扰是接连不断的,袭击就没有息止过,以后你们如何追逐着春风回归北方故园呢?

「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这一联更像是诗人对边地流民的深情嘱咐。诗人看到今日边民的艰难处境,想到他们来日依然会是无家可归的可怜境况,不禁生出深深的同情。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尾联说,大雁啊,请不要介意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和莓苔正可以帮助你们免受饥饿。

「潇湘」泛指今湖南省。「菰米」和「莓苔」皆为植物,都是大雁的食物。

古代有「雁飞不过衡阳」的说法,即每年秋天大雁飞到湖南衡阳的回雁峰后就不再南飞,待来年春天即北归。

所以,诗人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实际上是劝慰逃亡的边民们,不妨暂时安居在潇湘一带。

诗人由边民的南逃而想到他们来日的北返;由北返却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是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表现了诗人对流亡者的体贴与系念。

这首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句句写大雁,实际上句句写时事,写人。全诗无一批评朝廷之语,但朝廷无力安边之意已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