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凳」是怎么来的?看看「接地气」的凳子

2024-04-05文化

如果说,椅是高雅的,凳便是低俗的;椅是仪式,高贵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凳是家常,无拘无束,接地气的代表。

那么,这么接地气的凳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凳」是怎么来的?

「凳」是怎么来的呢?一个字「蹬」,早期的凳还只是一种床前踏具,即「蹬具」,是放在床前方便登床的。

明清时代出现的凳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它外形的方圆细分为方凳、圆凳六角凳等。

根据造型的特点又可以分为有束腰、无束腰,细分的话则可以分为方凳、圆凳、条凳、马扎、脚蹬、坐墩等造型,无论是哪一种,相对于椅子「正襟危坐」的气场和「严肃」的姿势,凳子更加接地气。

中国古代起居方式,在南北朝前,仍是席地而坐。至南北朝,尤其是北魏佛教的兴起,西方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原,因此,愈来愈多的高坐具出现了。

至唐,绘画中的宫廷仕女们,便经常坐在精心雕刻和装饰的凳子上了。杌凳较之带靠背椅更为轻便,可见凳类坐具是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生活经验而设计改进的。

交杌

早期的凳子其实就是胡床,也就是开头所说的马扎,多是织物座面,这也就为后来坐具的藤编软屉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因为凳子用料简单,结构稳健,一经出现便风靡民间,有被当做上马上轿的辅助踏凳,可坐又方便携带,用途广泛,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出成熟的体系,有着各种器型的凳子。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局部

交杌可以说是与马扎的另一个名称,而此张交杌更是与一般织物座面的马扎不相似,在结构上也是大为不同,首先因为座面为硬屉,所以本件交杌以木框作椅面,折迭时须向上提折,设计颇为精巧,别具一格。

上折式交杌的结构复杂,交杌面以直棂组成木框,木框中缝下有支架,并用铜环与木框连接。木框放平可就坐,支架恰好落在椅腿相交处,使椅面得以保持平正并承荷重量。因结构如此,故交杌折迭时,椅面必须向上提折,和一般的交杌折迭时椅面软屉向下折夹在椅腿之间,方向恰好相反,可以说是一张十分经典的交杌。

方凳

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到早期一般多是长方凳,到了明清时期才逐渐流行其丰富的座面形状,有方形,圆形,梅花形,六角形等,可以说是十分丰富。

方凳,属于中国宋元以后家具椅凳类。方凳,在日常生活之中普遍使用,四条腿支撑起一个平面。简单轻便,用途广泛,坐着可从四方入位,坐姿多变,不必拘束。

条凳

大小长短不一致,最常见的日用品,尺寸较小,面板厚寸许,统称「条凳」,北宋时已定型。

常见的造法为加大条凳用材,腿足上端开口甚深,可以衔夹宽大的牙条和牙头,用加大衔夹接触面的办法取得牢稳的效果,牙头加大了,也为雕饰花纹增添了面积。

大条凳门凳是长凳中最笨重的一种,固定放在大门门道两旁,极少移动,它的面板极厚,有时甚至用方木造成。

有的牙条下还安长枨,加强联结,使四足更为稳固。

鼓凳

鼓凳可以说是古代女子的一类闺中坐具,腿足外鼓,通透空灵,外形看似无繁杂雕饰,当整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股浓郁的清式宫廷坐具,具有清新脱俗的典雅气质。

朱门绣户,鼓凳芳踪,其身形虽小,却是中式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足以显示出生活的修养、品位、雅趣,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脚凳

古代的「凳」字,最初并不指坐具,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是后来之事。

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说:「塌凳施于人床之前,小塌之上,所以登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又称脚凳。

脚凳常和宝座、大椅、床塌组合使用,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还有搭脚的作用。

一般宝座或大椅坐面较高,超过人的小腿高度,坐在椅上两脚必然悬空,如设置脚凳,将腿足置于脚凳之上,可使人更加舒适。

其形制是在平常脚踏的基础上将正中装隔档分为两格,每格各装木滚一枚,两头留轴转动。

人坐椅上,以脚踩滚,使脚底中涌泉穴得到摩擦,取得使身体各部筋骨舒展,气血流通的效果。

凳子说普通,

但其实并不普通,

这些凳子凝结这古代人的智慧,

更浓缩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精粹,

小小的凳子,

数千万种的形态,

当真可以算的上「绝」。

*文章来源紫翔龙,图片红桥红,侵权请告知!任何涉及版权权益问题请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红桥红第一时间说明或删除并赔付版权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