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古代银子到底长啥样?遍布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都没人捡

2024-05-09文化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这银子怎么黑不溜秋的,掉在地上都没人捡。」这让人们不禁好奇,古代的银钱真的是这样的吗?难道古人对银钱真的如此不屑一顾?还是说这背后另有原因?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探索古代银钱的真实面貌。

一、银子作为货币的肇始

在古代,人们最初使用贝壳、玉石等物品作为货币。这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原始农耕,出现了定居聚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物物交换的方式渐显低效,于是人们开始使用等价物作为交换媒介。珍贵的玉石、贝壳等自然物便成为最初的「货币」。进入铜器时代后,铜质的钱币也开始出现。到了周朝春秋时期,已经有专门的钱币铸造作坊。战国时期,银子也开始在富裕阶层中流通。

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银子正式成为官方货币,这是中国历史上银子首次被国家承认和推广使用。然而,广大农民依然无力使用银钱,其日常交易仍以麻布、铜铸等为主。据史料记载,汉时期一枚银元就足以买牛2头。现金奇缺的社会底层,怎能负担得起昂贵的银钱呢?从此,银子与黄金、铜钱一同成为古代重要的货币形式。

二、银子形状的演变

银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其形制亦随朝代更迭而变迁。从汉代首现银质货币,到元明时期的大规模铸造流通,银子在外形上可谓是百家争鸣、样式纷呈。

汉代的银子最初仅作为工艺品在贵族阶层流通。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银器有勺、杯、盘、壶等形制,富有装饰性,明显不是作为通用货币而制。直至东汉末年,曹魏出现了类似现代钱币形态的圆形象钱,才真正开启了银钱在平民阶层的流通。

唐宋时期,银钱作为官方货币得到大范围推广,其形制也日趋多元。唐初有银铤、船型银铤、银饼等,后期则统一为「开元通宝」银铤。到了宋代,银元的形状愈加丰富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扁平球形等,连同重量、纹饰、钱文都参差不齐。这一时期的造币技术日益精进,出现了先进的造币作坊,但同时也衍生了私自铸钞的假钞活动。

元朝时期,政府着力整顿货币秩序,铸造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银锭——「元宝」。元宝视重量标准严格,形状规整中间凸起、两侧向内弯曲,重量为50两,便于流通和识别。此后几百年,各地银钱雷同元宝形制,成为古代最具影响力的银质货币。

三、银子流通中的趣事轶闻

在古代社会,银子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普通民众很少有机会接触银钱,即使有,也会因为身世背景而心怀矜持,不愿将其暴露于人前。例如,盛唐时期有一户人家祖上曾是达官显贵,家道中落后私藏了一些祖传的银子。每逢重大节日,家人便会暗地拿出这些银元供奉,结果被邻人瞧见后惹来一阵哄笑。

另外,为了辨别银钱的真伪,古人也会用牙咬银钱一口。银钱呈现出的不同痕迹,往往能够判断其成色的纯浊。据【武林旧事】一书记载,明嘉靖年间曾有一对走投无路的富家子弟铸造假银元狸猾市民,结果被一位老者通过轻轻一咬便辨别出真伪。

四、碎银子的生存哲学

在古代,银钱单位较大,一锭银子往往相当于几十两甚至上百两的重量。为了方便使用,人们发明了一种专门剪裁银子的工具——戥子。戥子形状类似剪刀,由两片弯曲的锐利金属片组成。使用时,将银锭夹于中间,用力一剪,便可将之切割成若干小块。剪下的银子便是俗称「碎银子」。戥子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银钱使用的便利性。

碎银子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常交易中对零散钱币的需求越来越大;二是贫富悬殊是造成碎银子出现的重要原因。上层贵族常常一次性购买昂贵的物品,若非整锭银子便无法支付;而下层平民往往只购买一些日用品杂物,用整锭银子未免有些大材小用。有了碎银子的出现,两者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五、银子黯淡无光的内在原因

那么为什么古代银子会变得黯淡无光、布满牙印,甚至掉在地上无人问津呢?其实这都与银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内在原因分不开关系。首先,银子的材质并非纯银制成,而是会掺入一些其他贱金属以增加硬度。其次,银子在长期使用流通中难免会出现磨损。再次,外在环境如空气、湿度、温度的变化都会使银子表面氧化出现斑驳的痕迹。最后,一些民间习俗如将银钱佩戴身上亦加速了银钱氧化的过程。因此,银子外表的黯淡无光并非时人对之漠视或蓄意亵渎,而是长期使用以及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必然结果。

通过以上对古代银钱的演变与真实面貌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银钱的发展历程、外形变迁、流通趣事以及民众对之的态度转变。尽管古代银钱在使用过程中会变得黯淡无光,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