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3月24日,一群身着汉、唐、宋、明制汉服的爱好者,走进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棉纺织技艺传承基地黄道婆纪念公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棉花·花朝」游园会。
花朝节,是自唐代就盛行的古老节日,亦称「百花生日」「花神节」。在中国的广褒区域,花朝节期有的是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是二月十五。
「中华民族古称‘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古金文中的‘华’字,字形状似花朵,为‘花’之通假字,后来引申为‘美丽、光彩’与‘繁华’。因此,身着传统汉服来庆祝花朝,是对华夏礼仪之邦风尚的最佳诠释方式。」谈及活动举办的初衷,上海工艺美术职业非遗理论与应用创新基地研究员方云说。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最大的棉业中心上海,曾有着无数的「花布码头」与「花米行」,其中的「花」指的就是棉花。徐汇区华泾镇的「华」,也取「棉花」绽放之意。沪谚有云「花朝月明,棉花白银」。在花朝日,棉农要前往当地的花神庙祭拜先棉以祈求棉业丰产,棉农还以花朝日是否下雨来占卜棉花丰歉。江南市镇「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终得富庶,黄道婆也被奉为棉业之神。在黄道婆纪念公园举办花朝节活动,在复兴这个节日的同时,也为花朝节赋予了独特的上海传统风俗意义。
旧时花朝节,沪上人家或相邀出城踏青,或给花木挂红。清人钱大昕在【练川竹枝词】中述:「花朝二月雨初晴,笑语相将北郭行。折得缃桃刚一朵,小鬟偷插鬓云轻。」汉服爱好者们向先棉黄道婆雕像敬献棉花花束,之后在江南古典园林内进行挂红、赏红、扑蝶、插簪、游园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复现了古时仕人佳丽庆贺花朝的欢乐场景。
喝花茶、吃百花糕也是花朝节的传统习俗。活动当天也复原了这个环节,大家聚在一起品评花茶与花朵糕点,行「飞花令」。此次飞花令第一轮以「花」为主题行令,第二轮以「朝」为主题行令,大小选手都参与其中,大家积极作答,场面热闹而又风雅。
在之后举行的莳花活动中,汉服爱好者们以玉兰与棉花作为主花材插花制作吉贝玉兰瓶花。玉兰是当代上海市花,棉花曾是上海市花,二者相配,代表了中华传统莳花的审美,更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寄托与象征。
方云为此次活动做了【当代花朝节的重构与花神文化传承】的文化讲座。她认为,「先棉花朝节」在上海的重构与打造具有特殊的文化意涵,「当下国潮汉服受到青年群体的热捧,此次花朝节通过特有的汉服形制、棉花符号、传统花朝仪式以及时尚多元的表现形式,旨在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棉纺织非遗技艺的粉丝群体,可进一步促进黄道婆文化的传播、传承以及上海城市文化节日品牌的建构。」
方云还表示,先棉黄道婆曾在黎族学艺,后返乡授艺,被誉为民族文化交融的使者。除了汉族花朝,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诸多花朝节俗的留存,如彝族祭花神、壮族花朝节、傣族采花节、怒族仙女节等,形式内容多姿多彩。民族花朝节的并存、互动与发展,可在促进民族和谐、增强文化认同以及构建民族文化共同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先棉花朝节」由徐汇区华泾镇人民政府主办,黄道婆纪念公园承办。据悉,此后黄道婆纪念公园还将持续深入上海棉纺织文化与花朝节俗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