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用轻松的段子讲苦难的烙印

2024-05-22文化

余华

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个人觉得,他是用他段子手的气质在写这本书,轻松调侃的笔法,人物的对话既荒诞无稽,又重复啰嗦。这种写法,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学王小波。但,荒诞得没有小波的那么猛,张力也没有那么大。

好比古代要凌迟一个人,王小波是会先将人全麻醉,甚至再打一针兴奋剂,一刀一刀割肉,还讲着荤段子,让人非但不痛,反而有些享受,等麻醉药慢慢失效,就在最后几刀,让人在一半痛一半兴奋中死去,时间掌握得刚刚好;余华在这本书里呢,用的是半麻醉,段子不荤,是素的,所以被凌迟的人终究还是感觉到痛,听段子时会笑,痛的时候会哭。但,终究还是没有小波有趣。

王小波海报

当然,余华已经尽力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是王小波。

【许三观卖血记】写的是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小波的【黄金时代】的背景一样。许三观从无意中卖血,到为了生活和家庭,走上卖血的路。这就是底层老百姓生活的真相——面对贫困和饥饿,为何会有坚韧与顽强的抗争,其动力是家庭。

在被别人拆家时,许三观的老婆说:「别人都说国破家亡,天啊,我们是,国还在,家没了……」

所以,许三观卖了一次血。

书籍封面

荒年,许三观生日那天,睡在床上用嘴巴给全家每人做了一道菜,让他们用耳朵吃。看的时候,我忍不住大笑。我六岁多的儿子闹着要我读给他听,也是大笑不止,他是当笑话听的,虽然还不明白这笑话后的深意。在这一点上,余华比王小波好,王小波的段子,小孩子是不觉得好笑的,甚至有些大人也读不出「有趣」来。

生日第二天,许三观又去卖了一次血。之后的每次,事件都衔接得很紧,所以,忍不住让人一口气读完,享受这半麻醉的凌迟。

许三观最后一次卖血,是因为想吃猪肝和黄酒了,之前是每次卖血后,必须吃猪肝和黄酒。最后这次,他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想证明自己身体还好。

书籍封面

但当医院认为他太老,不接受他的血了,年轻的血头还讽刺他,把他的血与猪血相比,他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老了,于是在街上哭着来回的走来走去。

书中都是一些普通人,他们都在小事上计较,在关于「人命」的大事上开明,嘴上恶毒,内心柔软。除了医院的血头,看不到坏人。

结尾,许三观骂年轻血头的那句话,很经典,让人笑后,心想——这讽刺了多少人啊。莫言曾笑话余华,说死后可以当余华的墓志铭,我不知道是对他的挖苦还是赞美,但,至少与他段子手的气质很是契合。

是哪句呢,诸位自己去读吧。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