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钱宁:【新道德经】中的「新义」

2024-05-22文化

【新道德经】是重构的【道德经】,五千言一字不少,文本全新,而重构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性阐释,在新文本中,老子思想脉络变得清晰可见,一些深奥之处和难解之句,也有了更好的解读根据,「新义」自现。

[元]黄公望【水阁清幽图】

南京博物院藏

文 | 钱宁

道是存在之物,不是规律

道,是存在之物,不是物的规律,也就是说,道是宇宙本身,而不是宇宙运行的规律。老子一再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

这涉及到对「道法自然」一句的理解。「道」大于「自然」,因此,道不是效法自然,而是以自身为法。「自然」应是「自然而然」之意,而不应作名词「自然」理解。

作为存在之物,道有「无名」和「有名」两种状态。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1章)道始于「无名」之态,混沌无状,人类无法感知;成于「有名」之态,天地生成,人类可感可知。这是理解整部【道德经】的关键。

【道德经】中的「有」和「无」,常指「无名」和「有名」两种状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这是在描述道的运行——正反往返,显现着道之运动;形虚内盈,蕴藏着道之功用。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这里的「有」和「无」,即「有名」之态和「无名」之态。

「五色令人目盲」是指感官的局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2章),通常被解释为沉溺于感官享受而失去正常的感受能力,实际上,这段话是在讲人类感官对天下万物感受的不可靠性。

五色让人失去视觉,五音让人失去听觉,五味让人失去味觉。这是说,感官让我们直接感受一些事物,同时,也让我们感受不到另外一些事物。看到了「五色」,就看不到「视之不见」之形;听到了「五音」,就听不见「听之不闻」之音;尝到了「五味」,就尝不出「无味之味」。正如我们的感官能感受到「物质」,就无法感受到「暗物质」,所谓「所见即所蔽」。

因此,若真想神览「道」的初始状态,即「无名」之态,人就必须堵塞感官通道,关闭感觉之门,所谓「塞其兌,闭其门」(56章),再「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4章)——堵塞耳目口鼻通道,不让世间万物的形态、纷乱、光亮干扰于心,同尘如土,与道「同一」。这样,身心就有可能回到「道」的初始状态,那是一片似无还有的混沌状态。

老子讲帝王术,也讲民众的生存之道

老子讲了许多帝王应如何统治,也说了不少民众该怎样求存自保。「德」分上下,圣人、君王和民众,各有其德,并不相同。这里的「民众」,不仅指百姓,还包括士族,君王之下,皆为民。

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44章)

这里有「三问」:名声与人身,哪个更攸关?身心与财物,哪个更重要?得名利与失性命,哪个更危害?老子认为身心性命更重要,便有「三答」:「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过分求名会消耗身体,太爱积财会遭受重大损失。知足可以不受屈辱,知止可以不涉危险,这样才能长久平安。

那么,如何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呢?老子也给了几点建议:

一是「宠辱若惊」。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13章)——得宠和受辱,都要感到惊恐。得宠亦如受辱,得到时要惊恐,失去时也要惊恐。这是说,人要重视自己的人身与性命,不要轻易受宠辱荣患的诱惑。

二是「不入死地」。老子说:「出生入死。」(59章)意思是,有些地方,逃出来,就是「生」;陷进去,就是「死」。世上有些人之所以能保全性命,就是「以其无死地。」「死地」有哪些呢?野兽出没的荒野,互相杀戮的战场,还有—处,老子没有明言,是君王之侧。

三是「勇于不敢」。「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73章),意思是勇于敢者,会被杀死;勇于不敢者,会活下来。两者都是「勇」,结果却是或利或害。老子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上天不喜欢的是哪一种呢?有谁知道其中缘故吗?他没有明确回答,只说「圣人犹难之」。但是,从老子讲的「天之道」来推断,他是赞同「勇于不敢者」——活下去,最重要。有些事情,非人力可为,而上天自会完成,这就是「存身待天」的道家处世方式。

「刍狗」可能不是草扎的狗,而是草和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章)

这里,「不仁」,是麻木不仁的「不仁」,而非残暴不仁的「不仁」,意思是天道没有仁爱之心,对万物无动于衷;君王也应学天道,无需有仁爱之心,对百姓也应漠然待之。

其中「刍狗」一词,传统注家多释为用于祭祀的草扎之狗,语出庄子【天运篇】。这个比喻有点深曲,有用时贵之,用毕弃之的意思,但这有两个疑点:一是这是庄子嘲讽孔子之词,非注老之语;二是以用于祭祀的「草扎之狗」来解,则天地于万物有贵贱之分,还有利用之心,不符「不仁」之意。

「刍狗」或可不作一词解,而作两物分训,刍为牧草,狗为家犬。王弼注:「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河上公本亦将其释为两物:「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都是分训为两物的。

这样,此句文意也更简明通顺:天地不仁,对万物无动于衷,就像对待牧草和家犬一样。圣人不仁,对百姓无动于衷,也像对待牧草和家犬一样。

当然,细思之下,庄子「刍狗」之喻,还是自有深意的。

新道德经

老子 著 钱宁 重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5

ISBN:9787108077820 定价:56.00元

重编【道德经】的想法,始于重编者钱宁阅读时的发现:【道德经】具有双层表述的特点,而其间有不少「错层」现象,造成了阅读障碍。

这种双层表述是【道德经】的基本表达方式。先论述「道为何物?」再讨论「人应如何?」前段文字论述主题,后段文字加以引申和阐发,反之亦然。有些章节,论述可至多层。所谓「错层」,是指全书中,【道编】论德,【德编】论道;而一章内,分论两事,讨论的不是同一主题,或者,前段主题与后段引申,并不直接关联。这种「错层」现象,造成了今本【道德经】的艰涩难懂。

重编,是以老子对道的推演过程为主线,重构全书。重编后的【道德经】,将论道之章归【道编】,论德之章归【德编】。【道编】以「道分两态」(「无名」初始之态和「有名」成形之态)为框架,重点探讨人如何神览「无名」之妙,怎样在「有名」之态中观象悟道。【德编】以「德分上下」为引导,讨论上德和下德,以及「失德」之后的「仁义礼信」,重点是讲圣人、君王和民众应当如何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