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当艺术属于人民:故宫博物院的前身与大革命时期的卢浮宫

2024-04-03文化

无论中西,现代博物馆的诞生,都意味着一场庶民的胜利和持久的喧嚣。

在西方,这一过程昭示了此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发展的最终方向:打破权威、不信经典,反主流以及反统一的叙事方式。从大卫直到乔治.修拉、毕加索等等,从卢浮宫的藏品中饱汲养分的西方绘画大师,可以开出一长串名单;

在东方,民国初年于紫禁城外朝创建的「古物陈列所」,也在一定程度和一段时间内,扮演了中国首家国立美术馆的角色,深藏内府的中国古代绘画资源由此系统性地开放,这让中国绘画的面貌,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

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留给那一代具有慧眼和创新精神的中国画家,比如陈师曾、金城等人一段长时间的和平与富庶。

题图:【亲蚕图——采桑】局部 郎世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1 故宫博物院之前身:古物陈列所
  • 1420年,庚子。

    明永乐十八年。

    九月,皇帝朱棣下了道谕旨:「自明年正月初一日始,正北京为师,不称‘行在’。」

    半个多世纪前,他的父亲朱元璋驱逐胡虏攻占元大都,更名北平,意在北方平定。

    朱棣11岁(洪武三年 1370年)时被封为燕王,21岁赴封国北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即位后,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开始营建新都城。

    永乐十九年这次「正北京为师」,意味着北平的地位提升至帝国权力核心。

    与之配套的制度安排,包括:置东厂于北京,以宦官掌之。而在硬件方面则是当年九月新落成的紫禁城。

    若是从永乐十八年九月(1420年)算起,紫禁城迄今604岁。

    这座明、清两朝的中国皇家禁城——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始于1925年10月10日。

    迄今99年。

    但若是如此描述,这段历史并不完整。

    制作于1900年的木刻地图 【京师全图】

    1901年 日本文物摄影师镜头下的太和殿内景

    如上一篇文章所述,1912年2月清帝逊位后,依据「清室优待条件」,小朝廷依然在紫禁城里咕噜咕噜地运转着。

    第二年3月,在为隆裕皇太后治丧期间,民国政府实际接管了紫禁城外朝区域,直至1924年10月溥仪被逐出宫之前,这11年间,包括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内的外朝,实际由民国内务部管辖。

    1913年12月18日,民国政府内务部下令筹设「古物陈列所」,12月30日,筹备机构在武英殿西配殿北二间正式办公,其办公地点属于向清室内务府「借用」。

    1914年2月4日,「古物陈列所」正式公告成立。前期主要工作,是安置、存放由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原清室行宫)运抵北京的文物,先是存放于文华殿,因为不够用,又将昭德门和体仁阁两侧配房以及太和殿两腋间作为文物存放地。

    与此同时,在武英殿西、因大火焚毁的咸安宫旧址上,开始修建宝蕴楼,在1915年正式完工后,成为这批文物的主要存放库房;德国罗克格公司设计并施工完成了陈列场所:修建过廊连接武英殿、敬思殿,将两殿改造为工字形的展示空间。

    在初步完善了储藏和展示功能后,1914年10月11日,古物陈列所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直到1948年3月与故宫博物院合并之前,首开皇宫社会化之先河的「古物陈列所」,独立存在了34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国家博物馆诞生的曲折历程。

    普通民众只要买一张门票,就可以迈入金銮殿,有了机会一睹旧帝国的政治心脏,这颗心脏虽然不再跳动,但他们也不会失望,因为还有机会欣赏大量的顶级艺术作品。

    而在此前的传统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由皇室宗亲、宫廷画家、高级官员、社会名流所构成的艺术品鉴、创作圈子,为民众构筑了诸多藩篱。

    从王羲之的「兰亭」到苏轼的「西园」,从米芾的「米家书画船」到董其昌的「画禅室」,他们所组织的「雅集」,只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财富、有学识的人,方有资格参与。

    大多数人不仅被排除在主流审美活动和艺术评论的话语权之外,甚至连穿衣的颜色、住房的开间都必须符合严格的等级划分。

    另一方面,在照相术和印刷出版业尚不发达的时代,专业的艺术家们也需要借助上层社会的「雅集」,观摩、临摹经典作品。

    就在民国初年,脱胎于旧制度的顶级画家,包括齐白石和张大千等草根精英,如果要推销自己的作品,也不得不寻求迈入由官员、文人构成的顶层社交圈,利用对方的权力和学识为自己作品的艺术含量背书。

  • 2 卢浮宫与大革命
  • 在紫禁城的「古物陈列所」成立之前半个世纪,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和美术展逐渐由西方传入中国。

    19世纪中叶的西方世界,经历过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革命和复辟洗礼之后,由王室垄断的专制文化体制被逐一打破,现代博物馆和美术教育、展览机构开始涌现。

    当上帝和国王都死了之后,作为取代罗马的西方文化、艺术之都的巴黎,充分见证了这一过程。

    在史学家托克维尔(1805—1859年)的眼中,自中世纪起巴黎似乎已经是法国最大、手艺最巧的城市。到了近代社会,「随着行政事务全部集中到巴黎,工业也集中到这里。巴黎越来越成为时尚的典范和仲裁者,成为权力和艺术的唯一中心。」

    这一「中心」在波旁王朝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政时期(1661—1715年)夯实了基础。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弗朗索瓦一世留下的传统,大力资助艺术和科学来宣扬自己、塑造王权荣耀,发展出一整套专制文化系统,将艺术和政治空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一系统囊括了艺术教育和艺术组织、评判机制:

    1648年成立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Academie Royal de Peinture et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 以下称美术学院),就是其核心部件。

    到了1663年,美术学院开始正式取代旧有的行会制度,被正式纳入国家体制,所有宫廷特许画家都必须加入该学院。同年,路易十四还创立了罗马大奖(Prix de Rome),每年颁布四个名额授予绘画、雕塑、建筑和艺术章牌设计中的杰出者,由政府资助前往罗马,在美第其家族的别墅中留学三年。

    有了罗马大奖这一根胡萝卜,让日后很多大画家跟在后边疯跑。比如日后的新古典主义旗手——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年),因为连续两次都没有得到这根胡罗卜,差点绝食自杀。

    官办宫廷画院,这个在咱们大宋朝、大明朝和大清朝都不稀奇。

    法国人不同之处在于,与国家美术教育机构相配套的,是1663年同时诞生的艺术「组织制度」——「沙龙展」。规定美术学院的学员,每年提交一次作品,选择其中最新代表作在每年8月25日(到1751年后改为两年一届),向公众进行展示,因为展览地点位于卢浮宫的方形沙龙大厅,故名「沙龙展」。

    【查理十世向卢浮宫1824年沙龙参展艺术家颁奖】 弗朗索瓦·约瑟夫·海姆 1827年

    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了一群「国王的数学家」到达北京,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正式开启了中法间的政治文化交往。当法国的国王数学家往返巴黎和北京之际,「沙龙文化」却并没有传入中国。

    这些国家文化制度,在路易十四的继任者、他的孙子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时期继续被优化、完善。1745年,美术学院设立沙龙评委会这一常设机构,由学院里最权威的专家组成阵容,由他们来判定作品是否有资格参展。

    每届有关沙龙展有关的话题,都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人们争相议论作品的优劣和最新的创作趋势。由此,一项全新的写作文类——「艺术评论」,开始出现。

    随着艺术世俗化和艺术家本人的自律自治,民众和启蒙思想家们,也不断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继1759年英国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后,法国的狄德罗在1765年前后,就提出将卢浮宫变成向公众展示王室艺术藏品的场所。

    这一想法直到三十年后的法国大革命,变成了现实。

    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强烈反对贵族和王室的特权,这也包括了封闭和僵化的文化体制,而卢浮宫作为法国王室的宫殿和收藏艺术品的地方,正是旧体制的典型符号,而路易十五的孙子、他的继任者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则是这个体制的典型代表。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带着一身旧时代的尊严,在断头台上被处决。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以罗伯斯庇尔(1758—1794年)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作为他的朋友、罗伯斯庇尔的宣传部长,大卫的角色是「革命政府的官方艺术家」,也是一位新型号的「艺术独裁者」。

    他试图在这个高位上,践行复兴古代文化的理想。他利用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来塑造新时期革命时代的英雄(他的【马拉之死】就完成于这段时间),也设计了各类庆典和服饰。同时,大卫也对卢浮宫大力保护和建设,成为法国现代博物馆制度的奠基者之一。

    【马拉之死】 1793年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大卫在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押往断头台的路上,所留下的草图 1793年10月16日

    法国大革命政府宣布卢浮宫的王室艺术品全部收归国有,将卢浮宫改造为公共艺术博物馆,在当年8月10日正式向所有民众开放,当时博物馆展示了537幅画作和184件艺术品,其中四分之三来自皇室收藏,其余的则是从教堂、贵族和旧政府机构没收而来。

    自此,文化和艺术不再属于少数特权阶层,而是属于全体人民。

    但,若是如此描述,这段历史也并不完整。

    艺术属于人民,这个美好的愿望并非一蹴而就。

    正如托克维尔所总结的,法国革命既呈现出决裂性,又呈现出连续性和反复性。

    大革命之后的法国,又经历了拿破仑家族的两次专制统治以及波旁王朝的两次复辟。

    直到1870年波拿巴家族被废后,成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中,卢浮宫才彻底摆脱了对王室年俸的依赖,成为一座真正的、公众的国立博物馆。

    卢浮宫成为公众博物馆的过程,正是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古老中国大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从未间断。

    西方的宗教、学术机构也陆续在华开设了具有博物馆性质的机构,并举办了现代艺术展。

    有关这一过程以及「古物陈列所」诞生的背景和经过,且待下回再为您介绍。

    本文为【有过多少往事:台北故宫典藏文物详解】系列文章第三篇,文中部分素材取自相关网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勿随意转载并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