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白居易为一棵树写下一首千古绝唱,讲清了做人的道理,少有人读过

2023-12-09文化

说起白居易,人们都会想到他的名作【琵琶行】。

然而,对于白居易在此期间,于永修(山西九江)所作的【云居寺孤桐】等诗篇,或许知之者甚少。

其实,从这些诗篇中,人们不难看出,白居易与云居山及真如禅院有着浓厚的情缘。

据【云居山志】记载,白氏贬江州司马期间,大部分时间居于庐山草堂,常与东林寺名僧交游青山绿水、寺庵道场,曾多次登上云居山,作诗多首留念。

相传,白居易公每次到云居山,都要与真如禅院的住持高僧促膝长谈,习经研法,并且与僧众一道疏迁水池,种植树木,搬运砖石,建造殿宇,深受僧众的爱戴。这对于他晚年清心寡欲,崇向佛义有着很深影响。

在永修,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不久,就从庐山东林寺步行至云居山。

这时正是炎热夏季,白居易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沿着崎岖山路攀登而上,一路上唇干舌燥,大汗淋漓。

当行至真如禅院东侧时,忽见一株梧桐独立山巅,布下一片绿云,犹如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挡住炎炎烈日。白居易顿觉浑身凉爽,便走到树下悠闲徘徊。

正在他对梧桐树久久观望时,有一僧人好奇地走到他身边,向他讲述开山祖师道客当年由白鹤领路、登山选址的故事。

白居易听后若有所思地绕着梧桐转了三圈,然后从布袋里取出笔墨纸张,写下了【云居寺孤桐】一诗,咏物言志。

云居寺孤桐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怨。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梧桐,自古以来便是诗人心中君子形象的象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梧桐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君子高洁、美好的道德情操。

它的表现有两个方面:

其一,高孤疏秀、青翠苍碧的外表。

白居易诗中说:「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

意思是,一株青玉似的孤桐高高挺立,树顶上的绿叶高达云端,干高五丈余,还在长高,永不停息。

第二,易种易活、虚中实外的品性。

梧桐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在我国南北各省都有分布。

这种树木易种易活,正如白居易诗中说:「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诗人对梧桐的这种品性就怀有敬仰之情。

梧桐的材质具有枝干虚中、末梢坚实的特点,而虚中实外正是古代仁人君子的可贵品质。

诗中说:「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诗人对梧桐的别无旁附、孤直中通表示了敬意,并直言一个人立身于世当学习梧桐的这种品格。

经过上面的铺垫之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白居易的这首诗了。

云居寺中老僧亲手种的一株梧桐树,令白居易感动不已。

只见这株树虽然是一株独立而生的孤树,但它的树干挺拔直立而上,虽已五丈多高,仍然还在往上长,绝不歪斜,而且也没有错杂旁枝,所有的树枝都集中在树的顶部,形成一个巨大的树冠,高擎如绿云。

由此,他想到这树与做人有相通之处。

主要是说,做人要立志向上,有了内心向上的志气,还要有主心骨,坚持正确的方向,不依不俯,自立于天地之间。

其实,他自己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朝廷他不断地向皇帝进谏,请求革除弊端,终于触怒了宪宗皇帝,又受到权臣们的排挤,曾多次被贬,他都能泰然处之,并且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

在牛李党争炽盛的时候,他像诗中的青桐那样,不攀不附,不生旁枝,不卷入昏乱的官场中去,并且贯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座右铭,他也是这样做的。

诗以言志,白居易这首【云居寺孤桐】通俗易懂却蕴含哲理,对于没有读过这首诗的朋友来说,或许是一种惊喜和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