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儒释道都说「体用」,且看个故事,「体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2023-12-22文化

师摘茶次,谓仰山曰:「终日摘茶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师曰:「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曰:「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曰:「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师曰:「放子三十棒。」

——【五灯会元 】第九卷 沩山灵佑禅师

白话直译:

众人一起摘茶,沩山灵佑对仰山慧寂说:「摘了一天的茶了,只听到你的声音,却未见到你本人,请以真身相见吧。」

仰山慧寂于是摇动身旁的一棵茶树,仿佛在说:「你看,这就是我的真身,我在这里呢!」

灵佑说:「你这是佛性的妙用,并不是佛性本体。」

慧寂说:「那依你看,怎么才算佛性的本体?」

灵佑沉默良久。

慧寂说:「和尚,你这样,只显示佛性的本体,而不得其妙用。」

灵佑说:「你错了,该打三十大棒。」

鉴赏评说:

沩山灵佑禅师,唐代高僧,禅宗沩仰宗初祖。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共同开创的沩仰宗,成为禅宗一花五叶中最 早伸展出的一个叶片。此公案记录了师徒二人对「体用」关系的相关讨论。

本体与妙用,简称:体用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探讨的基础。【易经】中的阴阳,【道德经】中的有无,【传习录】中的知行,都是对「体用」的不同表示。可以这么说,儒、释、道的哲学系统都是从「体用」关系构建起来的。

关于「体用」的关系,儒释道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只是各自的称谓不同而已。在佛家,心为体,相为用;在道家,无为体,有为用;在儒家,知为体,行为用。

虽然叫法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体用」是任何事物之中的对立统一,两者同根共生、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比如:人,人体就是「体」,思考、行为、说话就是「用」。

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因为所谓的「体」并不是指的身体、手脚、大脑等等某一部分,而是人的整个「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理系统、知识系统、道德系统等等。这个系统在「心」的支配下运行,就生出了所有行为、念想、语言等「万有」。

所以,佛家把「心」称为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相皆有心造,「相由心生」。心是本体,一切身、口、意就是心的妙用。

体是不可见的,内在的;用是可见的,外在的。最 重要的是,二者同根(聚集于这个人)、不可分割(没有「体」,当然「用」不会存在;同样,只要有「用」,必然存在「体」),二者不可独立存在。

这其实就是「阴阳」的关系、「有无」的关系、「知行」的关系,关于「知行」的关系也许不太好理解。因为容易把「知」看成知识或认知,其实「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识或认知。

对于「知」与「行」,在【传习录】中是这么记载王阳明自己的解释: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如果说「知」是认知、知识,那么就是可以独立于行之外的学问、道理,不再是王阳明一再强调的这个与「行」并进的「知」了。

这不得不谈谈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时代背景:

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病症,在于人们缺少道德实践的勇气,能知而不能行。儒家的伦理已经在圣贤留下的经典中说得真切明白,所以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去书册上体认儒家的伦理,而在于把儒家的伦理用之于道德践履。

心学家们认为朱子学派把知与行割裂开了,只「知」不「行」(缺乏道德实践)。陆象山的心学则强调了道德践履的一面,但「发明本心」又让行没有参照物。

「知行合一」,强调知行的辩证关系,即:人性的一体两面。就可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道德实践和实践标准。「行」既是道德实践,又是实践标准的来源和检验。

与行为实践对应的「知」,并不是对于外在事物之理的认识,而是对于引起或指导道德实践的主观意念的反省。

这里的「知」不是知识,也不是「行」的方法,而是在「行」的时候心中对「行」的真实想法与反思。把它叫做「觉知」更为恰当一些。

实际上,这么一分析,心学中的知与行,与禅宗的心与相非常相似了。

总之,知与行不是割裂开来的,有什么样的「行」就暗含了什么样的「知」。不可能有「知」而做不到,或者做到了而不「知」。所以,做到才是知道,没有做到就不是真的知道。

脱离行为的夸夸其谈都不是真知,都是知识或学问,这不是儒学倡导的。同样,佛学自始至终都没有谈知识和学问,而是讲的「修行」。

为什么要修「行」?因为在行为中,你的本心已经表露无疑了!就像禅门公案【木樨花香】中描述的那样:

「桂花的本心是什么?

「你闻到花香了吗?」

「闻到了!」

「那就是。」

花是体,香是用。本心虽然不可知,但都在当下的秘密作用中体现无疑。

人也一样啊,人与佛性就是「空有不二」的,你还要在哪里去找「佛性」呢,人的本体在哪里?不就在人身上吗!

正如「桂花从来都不会隐藏香味」,人也如此。你以为你可以隐藏,其实你从来无法隐藏自己,因为你的所有行为中就体现了你的本性,隐藏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只是「掩耳盗铃」、「一叶障目」。

所以,「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体与用不可分割,当下即是!这与佛学的观点完全吻合,正是佛学中说的:

「性相如一、空有不二」

如果把知与行分成「二」,就会出现「眼高手低」或「手高眼低」的情况。

第 一种人,常常是「说得比唱得好听」,但就是不会做。方案写得好、PPT做得漂亮,真要实施起来,结果惨不忍睹。

第二种人,「不会走就想跑」,急功近利,只会蛮干,一旦碰到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不论哪种,都是把「知」与「行」割裂开来了。其实「知行合一」、「性相如一」接地气的另一个说法就是:从实际出发。佛学上叫做:当下即是!离开此刻此处谈「思维」、「想法」,都是不务实的表现。

话说回来,修行之人急功近利的也不少,同样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体用」的关系。以为真有一个「道」可以修,「心」可以悟,其实离开一切日常行为,没有什么是你需要修的。

「道」也好、「心」也罢都是本体,既然不可得,你怎么修啊?但「性相如一」、「知行合一」,本体虽然不可得,但与他互存同根的那个东西可见啊,所以只有从「有」出发,去间接的修那个「无」。

儒家看似「教条」的行为规则,实则很接地气的,只不过应该与时俱进的适时修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日常行为做起,不要去管那些「虚」的,从实际出发才是硬道理。修身养性,直接修的是身,间接养的是性,哪里有一个「性」给你来养呢?

做人,世人热衷于谈什么格局、层次、价值,其实最 重要就是提升自己为人办事的能力。

办企业,世人热衷于谈什么使命、愿景、核心竞争力,其实人才、技术、管理体系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离开这些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而谈其他,都不是正道。

修佛,千万不要去修「心」,去找那个「大道」,而是在日常的言行中去间接的感受那个存在,所以傅大士说: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回头再来看看这则公案,就不难理解其中的禅机了。

慧寂摇茶树,这是相,但「性相如一」,这虽然是相,但相不可离开体而独自存在,因此在「摇茶树」中就有灵佑想看的「本体」显现。

同理,灵佑「沉默」的过程,同样是他本体的功用,一体两面,但慧寂的话语中就着相了。

慧寂的错误就在于「和尚,你这样,只显示佛性的本体,而不得其妙用」的回答中,言之凿凿的说「只显示佛性的本体」。可以说「本体」不是什么,但不能说「本体」是什么,本体岂是可以言中的,当然要被「放子三十棒」了。

不过,摘了一天的茶,肯定很累了,这也只是师徒二人在劳作间的打趣休息罢了!劳作都这么快乐,也可以间接的看出他们都是内心自在的人,这不正是「本体」在「妙用」中的显现吗?

所言如有不当请各位海涵,欢迎指正及讨论,并对您的阅读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