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符合人性的,才是好的|书评·科普

2024-03-29文化

2021年,【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出版。心理学作家潘楷文用扎实的学术背景和讲悬疑故事的方式,剖析了20个经典的「疯狂实验」及其背后的人性机制。

该书所讲述的实验内容全网超千万人播放量,书一面世就火爆全网。2024年,潘楷文出版了新作【不要挑战人性2:重塑天性的12个经典实验】,该书延续前作的风格,继续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揭示大脑的秘密,认识他人,认识自我。

看过小说或电影【飞越疯人院】的读者观众,一定记得里面的男主角麦克·墨菲吧?他是为自由而不屈抗争的象征,可是,这位勇士后来被一桩手术毁掉了,变得迟钝麻木。书中描写的这个手术叫作「脑前额叶切除术」,20世纪中叶非常流行,获得过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因为该手术把人脑中控制情绪的前额叶通过物理手段切除,用来疗愈和纾缓精神病症,后来还有医生将之用于癫痫,也反响不错。

书中记录了一位「职业病人H.M.」,原名亨利·莫莱森。他也是被这个手术毁掉的人,医生草率地切除了他的海马体,从此以后,他的记忆只能停留在手术之前,而手术之后的新的记忆只能维持几十秒到几分钟。H.M.的遭遇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他成为医学界的「天选实验人」,科学界通过H.M.取得了很多突破,将人类对记忆的认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臭名昭著的 「脑前额叶切除术」终于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病人的遭遇和科技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强行抽离人类正常的情感反应,是反人性的,而所有反人性的措施都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书中的其他实验也提供了证据。

全书12个实验,大致分作三类:记忆研究;学习的本质;亲密情感的建构。

从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到巴特利特的「幽灵之战」实验;从拉什利的「逃脱迷箱」实验到彭菲尔德的「人脑清醒手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奈瑟尔的「黑猩猩传球」实验,休伯尔和威泽尔的「小猫视觉剥夺」实验,安斯沃思的「陌生人情景」实验……

这些实验反复证明:不要挑战人性,顺势而为方可事半功倍。而人的天性培养,主要是在婴幼儿时期,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不同的教育手段塑造了不同的儿童人格。所以,这部心理学书籍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家教宝典,很多论述都与教育息息相关。

比如,书中提到了斯金纳行为主义教育方式。它依据的是大脑中多巴胺的条件反射机制。斯金纳认为,只要不断地奖励或惩罚,就可以塑造出全新的行为模式,他发明了一套「程序教学」模式,让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模式高度规范化,变成高效的可量化操作。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呢?这套方法出现在大半个世纪之前,现在仍然还有很多斯金纳行为主义教育方式的忠诚践行者,而实验早就证明,这套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失去灵性,对新事物不再好奇,更愿意服从,而不是独立做决定,或者是激烈地反抗,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对抗教育者的惩罚。

作者告诉我们,好的教育,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遵循记忆的原则,促成神经元的自主强连接。理解孩子和成年人之间的注意力差距,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情感联结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前提,早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提供一生的安全岛。作者提醒父母:只有符合孩子的天性,才是好的教育。否则,我们就只能得到书中的反面例证,父母和孩子都痛苦终身。

很多实验是残酷的,在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的年代里,动物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连婴幼儿也能作为实验品,这些孩子往往结局凄惨,要么早夭,要么终生「发疯」。有了这些「牺牲」,科学的认知才能不断前进。所以,在科学的进步中,我们也要记住实验中这些生灵的痛苦付出。

编辑:徐征 作者:林颐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