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李嘉誠親自拍板,為香港慈山寺佛教博物館購藏了这些聖物

2024-06-17文化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聖物展品鑑賞

貴霜王朝‭ ‬釋迦牟尼佛立像‭ ‬片岩‭ ‬高‭ ‬175公分

‭ ‬

此尊釋迦牟尼佛臉型長圓,秀雅的髮絲呈波浪般蜷曲,肉髻高突圓隆,髻間以細繩束髮。面容刻劃極具希臘羅馬藝術色彩,五官立體分明,鼻樑長而高挺,眉骨突出,眉眼距離較近,眉心處有圓形白毫,一雙巨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微微俯視下方,唇上留有濃密的髭鬚,神態嚴肅而莊重。其身披通肩式袈裟,內穿長裙,袈裟質地厚重,衣褶突出而立體。工匠傳承希臘羅馬藝術中,對於人像雕塑的精心摹刻,配合人體肌理的起伏,細膩地形塑衣紋襞面的深淺轉折,整體衣褶布排疏密有致,流暢自然,忠實呈現衣下若隱若現的身軀。

佛陀的身形魁梧,胸肌挺實,右掌殘損,原來應作無畏印,左手下垂握持衣裾一端,赤足站立於方座上。其左腳微彎,右腳略向外擴,重心稍稍偏擺,姿態顯得輕鬆自在。此尊造像身形高度近似常人,身材勻稱協調,神采形貌兼備,是為貴霜王朝晚期造像的代表之作。

北齊‭ ‬佛半身像‭ ‬石灰岩‭ ‬高‭ ‬54.5公分

‭ ‬

這尊北齊佛像帶有鮮明的青州造像風格,頭頂飾有小螺髮,肉髻平緩,面部豐滿而圓潤,頭額寬平,五官秀雅,兩眼細長,唇部飽滿,嘴角因上揚而深陷,笑意盈然,神情恬靜親切。佛像穿著通肩式袈裟,輕薄貼體,表面不飾衣紋,是青州造像受印度風格影響下的特色。仔細觀察,面部與頸部尚可見金色彩料,袈裟部分還可發現黑、紅色的顏料殘痕,袈裟的界格也隱約可見,故知此像原施彩繪。此尊青州佛像,雖未能見其完整形貌,但風采與神韻俱足,盡顯北齊佛雕之美。

北齊‭ ‬禪定佛龕像‭ ‬白石彩繪‭ ‬高‭ ‬46公分

此件白石造像龕為尖拱形龕,龕楣頂端略殘,兩側有渦卷紋飾,是典型北齊‭ ‬(550-577)佛龕龕楣樣式。龕像裡外原先皆施色彩,現今雖僅存留部分顏料,仍彌足珍貴。定州白石造像施彩以紅黑二色為主,並搭配綠、褐、藍等色,顏色繽紛華美,此龕龕楣上猶有藍彩存留,龕內則塗繪赭褐色顏料,仍約略可見頭光與身光形貌。

造像龕內端坐一佛,佛像肉髻低緩,未刻劃髮紋,但有黑彩遺痕,耳朵寬大,臉型方圓,兩頰豐厚,五官集中,額寬眉細,雙眼平直,眼窩微鼓,以陰刻細線雕劃眼睛,鼻樑長,鼻翼窄,嘴唇小而豐滿,嘴角含笑,下巴微突,神態輕鬆靜謐,彷若進入甚深禪定之中。佛像身穿右袒式袈裟,雙手交疊於腹前,結禪定印,跏趺坐。

佛像身軀厚實,肩膀寬圓,腰腹微收,胸口健壯飽滿,雙臂粗圓,手掌豐滿多肉,指節柔軟長細,略帶弧度。袈裟布料輕盈貼體,肌理起伏清晰,衣紋以陰線刻劃,疏簡而規整,上身部分以平行的線條構成,腿部則以雙U型的陰刻弧線形塑腿部褶痕,呈現出河北定州北齊造像的典型風格特徵。

遼代‭ ‬釋迦牟尼佛涅槃像‭ ‬白石貼金彩繪‭ ‬高‭ ‬30‭ ‬公分

‭ ‬

這尊釋迦牟尼佛涅槃像以白石刻成,佛像的肉髻間飾有髻珠,小螺髮,臉型圓潤,額間有白毫,五官集中,鼻樑細挺,櫻嘴紅唇,神態沈靜安詳。釋尊身穿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僧祇支,露出豐腴壯碩的胸部。頭靠圓枕,枕右手,右脇而臥,現涅槃之相,足底尚刻有法輪。佛像身形健美,胸口突鼓,肌肉緊實,寫實自然。佛像的全身塗以金彩,眼睛以黑色顏料填畫,髻珠、白毫與唇部皆以硃紅塗繪,螺髮上則施以靛藍與黑色的顏料。釋迦牟尼所躺臥的台座為四方形的束腰座床,座面下方與束腰座腳皆雕飾蓮瓣,台面上以紅、藍、綠、褐等色描繪交疊的圓圈和四瓣花朵紋樣,台座的側邊亦以彩繪裝飾,色彩繽紛而華美。

明代‭ ‬迦葉頭像‭ ‬石灰岩‭ ‬高‭ ‬42公分

此件迦葉頭像,眉毛緊蹙,眼窩與兩頰凹陷,兩眼凝視前方,雙唇緊閉,神情肅穆。匠師在頭額、眼睛四周與唇角兩側,運用長而深刻的陰線刻劃皺紋,並輔以短促的細線,鑿刻出尊者的鬚眉,凸顯其飽經風霜的面容。其肌理塑造精細,起伏轉折圓滑,並打磨光潔,形象逼真寫實,極富神韻。以其風格而言,應屬於明初的造像。

北齊‭ ‬天王立像‭ ‬砂岩彩繪‭ ‬高‭ ‬132公分

此尊北齊石雕天王像原出自天龍山第十窟,該窟由前廊與後室組成,此像的頭部與身軀分別來自窟前廊道西側的力士像與窟內前壁西側的天王像。此像不僅是難得一見的北朝天王遺珍,且經歷多方流寓,流傳有緒,是本館收藏中極為珍貴的一尊造像。

北齊‭ ‬半跏思惟菩薩坐像‭ ‬白石貼金彩繪‭ ‬高‭ ‬63公分

此龕像的主尊菩薩坐在鏤雕的雙樹之下,臉型方圓,頭戴寶冠,寶繒垂覆肩頭,五官集中,眼睛以墨線描繪,神情安詳靜謐。菩薩佩戴瓔珞、臂釧與手環,飾物表面塗繪金彩。菩薩上半身赤裸,右手上舉支頤,作思惟狀;右足平放在左膝上,左手垂置右腳踝上,半跏坐於束腰式桶形高座。下身穿紅色長裙,左腳垂放踏於蓮台,頭光正背兩面皆作蓮花紋。

主尊菩薩左右各有一比丘、一辟支佛與一菩薩作為脇侍,比丘所立蓮台下方各浮雕男、女供養人一軀。辟支佛與菩薩蓮台的下方則刻有回首而視的龍頭。主尊菩薩的頭側雕刻六尊飛天,身形呈U字型,手持瓔珞,凌空飛翔於樹端,頭頂則浮雕一尊結跏趺坐佛。下層方台中間浮雕兩名童子承托博山爐,兩側各雕獅子和天王一軀,天王手持金剛杵與寶珠,蹙眉而視。底座兩側亦有浮雕,刻劃佛教故事,背後則是在樹下遊戲而坐、兩手捧持寶珠的供養人,背屏雙樹樹幹後方有兩名侍者,拱手而立,佛座後方則為一名身穿紅袍的禪定僧人。

此一龕像背屏由兩株相互纏繞的巨樹構成,樹身前後雕有身形矯健、張牙舞爪的盤龍,這些特徵常見於鄴城地區出土的白石造像。此件鏤雕的白石龕像,組成人物眾多,構圖繁複,層次豐富,雕鑿精緻細膩,規模又高達六十公分,表面仍存留豐富而鮮豔的色彩,是極為珍貴的北齊(550-577)白石龕像珍品。

明代‭ ‬四大天王坐像‭ ‬木雕彩繪‭ ‬

高‭ ‬105公分、98公分、114.5公分、107公分

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重要護法神,依據經典記載,在須彌山腰有四大部洲,是為四大天王和其眷屬所居之處。四天王分別名為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與西方廣目天王,祂們的職責是各領一方,每月伺察帝王、臣民、龍鬼等言行舉止,並守護四方佛土。四尊天王皆身穿盔甲、護膝、護腕,並披天衣,巍然坐於山岩之上。驅體厚實,四肢粗壯,極具體量感。天王所著服飾的布帛翻動流順,衣褶襞面立體,線條靈活。雖為端坐的造像,但手臂或揚或止,靜中有動,頗具威猛凌厲之氣。

唐代‭ ‬觀音菩薩立像‭ ‬石灰岩‭ ‬高‭ ‬160公分

此件初唐觀音菩薩立像源自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洛陽伊水東西兩崖的峭壁之間,約開創於北魏(386-534)晚期,現存約兩千餘窟,以北魏晚期和唐代貞觀六年(632)至天寶十四年(755)是石窟雕鑿最為興盛的兩個時期。此作無論是在神情的塑造,或是身軀比例、服飾的雕鑿上,都相當出色,亦可看到工匠熟練的使用不同的線性弧脊來呈現布料翻動的感覺,堪稱是初唐時期的精品傑作。

唐代‭ ‬菩薩立像‭ ‬石灰岩‭ ‬高‭ ‬100公分

此尊菩薩像髮梳高髻,戴花冠,雙頰豐腴,神情略顯嚴肅。胸前披掛簡單的瓔珞,穿著天衣、絡腋與長裙,右手上舉持物,左手下垂握住天衣飄帶,赤足站立於束腰式仰覆蓮座之上。菩薩的身姿向側邊輕擺,腹腰線條柔雅,左膝微屈,造型優雅自然,衣帛自然貼身垂墜,符合盛唐造像的特色。這尊造像達一百公分,略具規模,表面原有彩繪,迄今仍依稀可見,實為難得。

明代‭ ‬書卷觀音菩薩坐像‭ ‬木雕彩繪‭ ‬

主像高28公分,背龕像約高‭ ‬10公分

書卷觀音是三十三應化觀音中的一尊,是依照【法華經】〈普門品〉所述,「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的觀音化現形貌。圖像上通常描繪觀音手持經卷,坐於岩座上,用以表現觀音持經為聲聞說法的情景。

此尊書卷觀音頭髮高盤,束成雲髻,髮紋絲絲刻劃,精細入微,五官娟秀,彎眉細眼,秀鼻小嘴,狀似婦人。這尊菩薩未佩瓔珞,內穿僧祇支,外著大衣,頭略向右轉,雙手展讀經卷,神情專注地坐於台座之上。衣紋部份流暢自然,優美的弧線時而平行,時而交疊,塑造出衣料的翻摺。台座有四足,座面雕刻回字形圖案,周沿尚刻以短的豎線,代表台座上鋪放的氈墊。

這尊觀音像的背後開有一長方形小龕,龕內漆有紅彩,安置一尊唐代‭ ‬(618-907)銅鎏金觀音菩薩立像。這尊菩薩上身袒露,身披天衣和瓔珞,站立於束腰仰覆蓮座之上,腰枝輕扭,臀部略移,具有動勢。這種在佛、菩薩造像的內部安置舍利、經咒、草藥等,用以莊嚴佛像,並賦予尊像生命力的方式,稱之為「裝臟」。此像裝臟的唐代觀音,或許也帶有書卷觀音的本尊意涵。如此特殊的裝臟形式和豐富的宗教涵意,更使得這尊書卷觀音益加珍稀罕見。

遼代‭ ‬觀音菩薩坐像‭ ‬木雕彩繪‭ ‬高‭ ‬66公分

此尊觀音面呈橢圓,下頷較方,頭梳高髻,戴雲紋冠,冠飾中央稍有殘損,化佛僅存半身,菩薩五官集中,眉骨與眼窩轉折淺緩,兩眼上挑微睜,眼神直視前方,唇部紅潤飽滿,秀口小嘴,下巴方突,眉毛與髭鬚皆以青色細線描繪。觀音菩薩右腿支起,左腿平放,右肘平放於膝上,左手撐地,上身袒裸,胸佩瓔珞,天衣覆蓋雙肩後順手臂而下,絡腋自左肩斜至右腹,手臂穿戴臂釧和手環。菩薩頭部比例略大,兩肩較窄,胸部挺實,腹部肌肉隆起且厚實鬆軟,身姿稍向一側偏移,體態自然。

明代‭ ‬羅漢坐像‭ ‬泥塑彩繪‭ ‬高‭ ‬102‭ ‬公分

這尊明代彩塑羅漢像,形態完整,色彩保存亦佳,頗為難得。羅漢為中年男子樣貌,眉頭緊蹙,兩眼圓睜,神情肅穆微慍。羅漢採遊戲坐,右臂向前伸出,右掌食指與中指併攏伸張,餘指向掌心折屈,左手則置於腹前,握住右手衣袖,似在與人辯經論道。羅漢身穿內衣和綠色長衫,外搭暗褐色的袈裟,袈裟布帛包覆左肩,繞於右腹,再與左肩下的勾環相繫,並垂蓋在左臂之上。

此作極佳的發揮了泥料的可塑性,對於肌膚的細微起伏和衣紋都展現出精準的形塑能力,像是頭額青筋的浮突,表現出聚精會神的神態;衣紋部分,則善用波浪狀的起伏和不同彎曲程度的弧脊,處理布料在不同力度下的起皺,為作品更添自然生趣。

明代‭ ‬阿難立像‭ ‬木雕彩繪‭ ‬高‭ ‬138公分

這尊阿難立像面容沉靜端嚴,相貌清秀,兩頰豐圓,嘴唇飽滿,身軀厚實挺拔,赤足而立,雙手合十置於胸前。推測原來應屬組像之一,所以在姿態上,身體重心略微向左,頭部則向右偏傾。

仔細觀察,造像的局部表層仍可見到暗褐色的漆料殘留,原先應髹罩漆料,因此雖然雕刻的刀法圓熟,轉折處理細膩,但在如手部或左胸鉤環的細部雕琢上,仍顯得較為粗略。另外,工匠刻意地表現兩袖偏擺角度的差異,來呈現微風輕拂的氣息,企圖為造像帶來更為生動和寫實的意象。

明代‭ ‬寶冠佛頭像‭ ‬泥塑彩繪‭ ‬高‭ ‬86.5公分

這尊明代(1368-1644)寶冠佛的神情塑造傳神,結構準確,尤以五官塑造最為精緻。佛像臉型方圓,耳朵長而圓潤,兩頰豐腴,頭額略寬,額中有白毫,雙眼向下俯視。眼窩的轉折銳利,眼瞼飽滿豐厚,邊緣略微隆起,並輔以陰線刻劃,藉以形塑眼皮的層次感和表皮層的鬆垂,眼內瞳仁以玻璃質的材料製成,雙眼炯炯有神,更添神韻。鼻樑寬挺,兩翼略寬,鼻頭圓潤,鼻尖稍向下鉤,嘴唇部分厚實柔軟,又以陽刻細線鉤勒唇部輪廓,嘴角略微上揚,形貌端嚴。並在唇邊與下巴處繪有鬍鬚,唇邊髭鬚呈八字形,形似翻捲的火焰,下巴的鬍鬚則是以漩渦形的線條描繪而成。佛像頭戴鏤空高冠,由連珠、花卉、珠花等組成,樣式繁複而精緻。

此佛頭的面相、五官特徵以及寶冠樣式,都與山西洪洞縣廣勝上寺大雄寶殿內景泰年間(1450-1456)所雕的諸尊坐佛近似,推測很可能是明代中期山西地區的作品。

明代‭ ‬觀音菩薩立像一對‭ ‬泥塑彩繪‭ ‬高‭ ‬216、216公分

這對觀音菩薩彼此間的樣式與姿勢十分相近,且高達兩百餘公分,原先應供奉在一定規模的寺院之中,可能作為一組大型造像裡的脇侍菩薩。作品保存情況頗佳,色澤豔麗,圖樣清晰,整體風格與山西平遙雙林寺明代彩塑菩薩相似,可能原出於15世紀的山西巧匠之手。

明代‭ ‬羅漢坐像‭ ‬銅鎏金‭ ‬高‭ ‬80公分

這尊羅漢坐像頭部略呈橢圓形,面如童子,神色俊朗。鼻樑挺拔,眼神下視,唇角略揚,面帶笑意。羅漢穿著右袒式袈裟,結跏趺坐,雙手掌心向上置於胸前,原先應捧有器物,今已佚失。造像身軀略呈寬肩細腰,肩部圓潤,胸膛健壯而飽滿。

大理國‭ ‬易長觀音菩薩立像‭ 銅鎏金‭ ‬高‭ ‬34公分

此尊觀音頭戴五佛寶冠,耳璫垂肩,面頰豐腴,雙眼細長,鼻唇飽滿,嘴角含笑,神態親切。菩薩左手持水瓶,水瓶中生出含苞蓮花,右手上舉於肩,原來手中執持的楊柳,今已佚失。此尊觀音的圖像特徵與台北故宮藏【張勝溫畫梵像卷】之易長觀音形象相合,故知其為一尊易長觀音。易長觀音是雲南地區特殊的觀音信仰,他處不見。目前已知的傳世易長觀音像僅有數件,而此件觀音造像形態完整,保存良好,堪稱是大理國佛教藝術的代表之作。

明永樂時期‭ ‬文殊菩薩坐像 銅鎏金‭ ‬高‭ ‬18.5公分

此尊文殊菩薩髮梳高髻,髻頂裝飾珠寶,頭戴五葉冠與圓形耳璫,臉型方圓,兩頰豐滿圓潤,額頭正中處有水滴型的白毫,眼睛形狀細長波折,眼神下視,嘴部含帶笑意,神態優雅。菩薩雙手作轉法輪印,並各執蓮枝,蓮花於兩肩處盛開,左側蓮花上置智慧劍,右側蓮花托承般若經,象徵破除煩惱執念,達到智慧圓滿的境地。

菩薩上身袒裸,穿戴瓔珞與天衣,下著長裙,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台。菩薩身軀重心稍向一側偏移,塑造出一種閒適的動態美感。下裙質地較厚,衣褶襞面隆起,衣紋交疊,具層次感,巧妙將漢地特色融入藏式造像之中。永樂造像不但是明初漢藏交流之下的見證,而且製作工藝技巧純熟、造型細緻精美,是明代宮廷佛教造像的巔峰之作。

明代 騎犼觀音菩薩坐像 銅鎏金 高 67公分

騎犼觀音又名獅吼觀音、獅子吼觀音,乃因觀音坐騎犼而得名,「犼」是一種異獸,據說是龍王之子。騎犼觀音是一尊能降伏一切龍魔(Naga)所生的病苦,救度三界眾生脫離苦海的觀音,具有極為威猛的力量。騎犼觀音在明代頗為流行,除了單獨出現外,有時與騎獅的文殊菩薩和乘象的普賢菩薩成為一組造像,合稱為「三大士」。

此尊騎犼觀音面相長圓,眉彎眼長,雙頰豐腴,嘴角含笑,形貌親和。頭戴化佛冠,梳三環高髻,肩披天衣,身飾繁複華麗的瓔珞,衣帛翻轉流暢,線條靈動,衣緣皆刻鏨花草紋樣,製作精美細緻。右手置於右膝,左手持蓮,憑幾遊戲坐於金毛犼上,自在閒適。金毛犼狀如小獅,頭上有角,頸部長滿波浪般的長鬃,身軀圓長,四肢稍短,臥於山巖。回首嚮上仰望觀音,張嘴怒吼,姿態生動活潑。

這尊菩薩像法相端麗,做工細膩,在明代 (1368-1644)早期宮廷造像傳統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漢地的元素特徵,是為15世紀晚期的精彩之作。

来源:【CANS藝術新聞】+【當代藝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