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书写与传播——【何以中华】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4-05-21文化

5月16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书写与传播——【何以中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民族博物馆举行。研讨会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四川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博物馆承办,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协办。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共聚一堂,围绕阐释和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就本书在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的大众化历史叙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大众传播的作用等开展座谈讨论。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顾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等领导出席。王延中、史金波、降边嘉措、喜饶尼玛、班班多杰等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和交流。四川民族出版社社长泽仁扎西主持研讨会。

1

领导致辞

研讨会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认为,这是一本从政治、历史、文学、文化、科技等多角度论述中华民族的图书,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的基本要素,那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文献支撑。由此,本书的说服力、感染力也就不言而喻。这本书立意高远,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来论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内容精湛,精选了100件重要文物,都是在国内外各类文物中非常有说服力的;制作精良,整本书图文并茂,从用图的精美、文字的精练、选取的精当等各个角度来说,都是非常卓越的。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谈道,【何以中华】将考古资料和历史研究成果转换成了文学性表达、大众化表述,以物史互证的方式构建出「物」的谱系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和历史必然性,对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作者发言

【何以中华】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介绍了创作初衷和思路。中华民族是一个面对历史上各种曲折却最终凝聚不散、不断走向聚合的民族,需要以实物实证的形式还原其形成发展的历史。作为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依托长期开展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课题,围绕「物」「史」互证,编纂而成【何以中华】,以一百件文物,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完整历史图像,完成中华民族历史观理论的文物谱系和创新性表达,为加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而努力做出贡献。

3

学术讨论

在学术讨论环节,专家们畅所欲言,对【何以中华】的价值和意义给予高度肯定。

为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延中高度评价【何以中华】。他认为,该书用精美的考古实物,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连绵不断、传承赓续的历史基因,揭示了中华大地上的各族先民心系「中国」、内聚发展、自成「天下」的精神密码,完成基于「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解码共同体的历史基因,深化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尤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该书构筑了一套「物」「史」互证的话语体系,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角度,对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推动现代化的教育传播体系有效发挥教育引导作用,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夏学家、民族史学家史金波认为,【何以中华】的编纂科学严谨,架构脉络清晰,内容精粹纷呈,用一百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的历史内涵。同时,本书考镜源流,深入浅出,文史贯通,实现了「物」与「文」的有机串联,可读性较强,真正做到了使文物「活起来」,展现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壮丽图景,在新时代视域下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利于凝聚认同,开拓新视域,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降边嘉措认为,【何以中华】图文并茂,不仅仅是文物图书,更是理论著作,其以文物支撑理论,以理论统率文物,通过知识的叙述体系转化为物质文化和考古学叙述方式。本书立足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以极高的完成度呈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描摹出历史上各族群及文化之间往来互动、交流融合的轨迹样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系列论述具有创新意义、典型意义的优秀成果,无疑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普及、创新表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喜饶尼玛认为,【何以中华】非常吸引人的三个特点是:第一,与历史对话,出乎史,入乎道。通过细节、局部的珠联璧合,把一件件无声文物背后的历史事件、历史背景以及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贯通起来;第二,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读者看到、触摸到文物的温润,体会到其精妙精深的学术性,其文字通俗易懂且不失科学严谨,这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做了非常好的示范,值得称道,具有推广性;第三,编撰方式上,通过100件文物深入浅出地讲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书稿以其难能可贵的创新性和典型性,充分体现了编撰者和出版者「既在江边站,就有望海心」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学界和出版界做出了榜样。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班班多杰指出,【何以中华】书名本身就闪烁着哲学思辨的光辉。此大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传统和当代的统一、具象和抽象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此大作一以贯之的主题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它经历了自然孕育与起源、自在发展与升华、自觉凝聚与形成的历史过程,从而达到了「探本以求末,推末以至本」的目标。古人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此大作是一部优秀的理解、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通俗理论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推动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它既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也反映了出版人的慧眼识珠,是两家默契配合、通力合作的智慧结晶。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喻静认为,【何以中华】作为阐释和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通俗理论读物,立意高远,阐述精当,通俗易懂,该书通过文物揭示了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和自觉实体形成的完整历史过程,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无疑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她表示,这是她最想读的书,也是最需要的书,更是当下中国最需要的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维忠表示,用文物阐释历史是学界的热点,也有一些通过文物来介绍中国历史的出版物,但是用文物来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史,这本书还是首部,它实际上兼具了学术研究和大众普及的双重作用。选取100件文物来呈现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史,是需要丰厚的学术素养的。该书是特别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宣传和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配套教材。

【中华读书报】原总编辑王玮认为,【何以中华】堪称出版精品,不仅有重要的主题意义,还有很高的学术含量,文字很精彩,很传神,书中通过巧妙的组织、精当的文字介绍,把艰深理论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来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宏大主题,字字珠玑,读来赏心悦目,适合普及推广。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杜永彬认为,【何以中华】是难得的精品佳作,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其有三大亮点:第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支撑贯穿整部书,牢牢把握住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第二,使用了历史学、考古学和民族学/人类学的三重证据法,达到物史互证、有机结合的理想效果;第三,充分运用了传播学的理论,展览先行,图书升华,通过报纸、杂志、研讨会广泛扩大影响,并明确通俗理论读物的定位,突出可读性,面向大众来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史。该书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书写和传播的一个极好实践。

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研究员刘宝明认为,【何以中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精品之作,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精品之作,是宣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精品之作。该书以物史结合的形式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了深度解读;通过具有高度表征力和准确叙事力的物化见证,以物史互证的方式呈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壮阔历程。本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创造性书写,可以作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宣传教育的必备参考书,可以作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必备参考书。

【文物天地】主编朱威认为,该书是一部简明的中国历史。这些年让文物「活起来」、以物证史、以物补史的出版物很多,但大部分是历史和文物结合,从民族这个角度来阐述的则很少。只有从事民族文物工作的人,才有这个视角和视野。精心挑选的百件代表性文物,与大历史紧密嵌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物为骨、文献为血的阐述形式。文物的选择地域广泛,具有代表性。这是一部让文物「活起来」的非常好的佳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社会政法编研室副主任徐超认为,该书选题新颖,逻辑清晰,科学严谨,通俗易懂,有四大特点:第一,政治站位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和论述精神为基本遵循;第二,问题意识强,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以理论的阐释和文物的实证,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历史追寻;第三,在方法层面,该书融合了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客观系统呈现;第四,在内容方面,以100件文物为主轴,内容通俗易懂,让更多的受众群体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切身感受中华文明的根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李潘认为,作为一部通俗理论读物,【何以中华】做到了四个「精」:主题选择很精,用物史互证的方式,来阐述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源流,来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怎么形成、发展的。这个角度是非常新颖的,到目前为止是我们看到的第一本。文物选择很精,地域、民族覆盖面广。叙述非常精,简练独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么宏大的叙事,该书用小切口和生动细节来让读者感知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中华民族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在通俗表达上独具匠心,每一件文物开始前都提出了一个问题,直达读者的心里,用一种悬念式的内容设计,吸引读者去了解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印制非常精,读【何以中华】就如逛「纸上博物馆」,有阅读快感,是一部我们中国人共同的家史。

四川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余波,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董事罗军参加研讨会。

图书介绍

【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于2024年1月出版发行,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郑茜主编,是阐释和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的通俗理论读物。

该书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遴选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建构出「物」的谱系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有力地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该书入选2024年3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是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项目。

该书还被翻译成英文、藏文、彝文,出版了中英双语版、汉藏双语版、汉彝双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