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再读经典小说【廊桥遗梦】:一段隐忍克制,至死方休的隐秘爱情

2023-12-06文化

有人说,【廊桥遗梦】不过是一个关于婚外情的故事,这说法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感到理智却反感。因为这段爱情,远比「婚外情」复杂,又比它单纯。以至于超越了世俗对爱情的定义,也超出了世俗道德能够对它的非议。

在小说【廊桥遗梦】中,女主角的出轨,是对平淡乏味人生的一次反抗。她反抗过,却没有因为真爱而失去理智。而是在爱的昏天暗地之时,选择了家庭责任,将对方的美好永存心底,至死方休。

时间回到1965年的八月,在那个干燥而炎热的傍晚,当罗伯特·金凯德驾车驶近弗朗西丝卡居住的农家院落时,他本以为那只是摄影途中,一次微不足道的停靠。当弗朗西丝卡赤脚穿过前廊和草地,走向这个异乡人时,长期含蓄克制的她,展现出连她自己也惊讶的前所未有的热情。罗伯特途经此地向弗朗西丝卡问路,在一番含混不清的表达后,弗朗西斯卡觉得,她应该亲自引路,带这个男人去廊桥。谁也没有想过,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不期而遇。

故事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来自意大利,她浪漫感性,热爱诗歌、喜欢艺术、喜欢谈论梦想、喜欢生活中的仪式感。她不仅拥有一张漂亮的皮囊,还拥有有趣的灵魂。而丈夫理查德务实保守,理性,单调,在结婚后,弗朗西斯卡不得不压抑住内心深处的浪漫情怀,将追寻快乐的自我,封锁进自己的潜意识,生活也成为周而复始的消耗。

婚后,弗朗西斯卡跟随丈夫,来到美国的麦迪逊县。这里的世界单调无趣,人们从不讲梦想,不谈艺术,生活充斥的只有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每天的晚餐过后,丈夫和孩子看电视,弗朗西斯卡更喜欢独自在厨房或前廊看书,沉浸在历史,诗歌和小说的世界。有时丈夫会喊她过去看电视,她坐在旁边,听他抱怨几句电视里讨厌的乐队和装扮。生活波澜不惊,不好不坏。更没有任何浪漫的仪式感,两个月一次任务式的性生活,每餐都是她不喜欢的肉食。她看起来早已融入村庄的生活,却又处处显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她保持着喝冰茶的优雅举止,和听收音机播放音乐的习惯。日子如此周而复始,填满了她庸碌单调,又有些压抑的20年。

如果不是罗伯特的出现,弗朗西斯卡对于丈夫的不解风情,以及他们之间无法言说的性爱,是可以视而不见一辈子的。然而罗伯特为她带来一道光,使她的生活焕然新生。

在弗朗西斯卡为罗伯特引路去廊桥的漫长路途中,两个人用言语来缓解独处的尴尬。罗伯特告诉自己的名字,职业,弗朗西斯卡也放开心扉攀谈起来。不知不觉中,两人话题越聊越多,他们从自己的故乡,聊到了各自对于生活的期待。他们发现,彼此的爱好、饮食习惯、喜欢的诗人都惊人的相同。他们虽然相识不久,却一见如故,而且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对方敞开心扉。罗伯特送她一小束野花致谢向导,看着罗伯特温柔的笑,有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在她体内藤蔓般滋长。花,从没有人给她献过花。温柔的触动,如甘凉的水滴落入干涸已久的心房。他同她谈摄影,他们探讨叶芝,不约而同地说出那些动人心魄的诗行。

在丈夫与孩子出行的四天里,弗朗西丝卡撕去她妻子与母亲的身份标签,单纯作为一个女性去感知生活。而在罗伯特眼里,她也不是一个村妇、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而是一个活生生有思想且充满女性魅力的女人。他们情不自禁地相爱了。

小说的男主角罗伯特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穿着简单利落,一副牛仔的风格,他称自己是「最后一个牛仔」。他的思想和语言如同诗人一样,十分简洁凝练。罗伯特从小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摄影是他唯一追求的理想,为了摄影,他牺牲了婚姻,牺牲了稳定的生活,他全世界的跑,为【国家地理】供稿和照片,但他喜欢反抗编辑们的意见,是个不听话的摄影师,他的作品风格很「野」。总之,简单,我行我素和近乎顽固的执着,构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在罗伯特身上,弗朗西丝卡看到了自己追寻不到的自我和浪漫,他们相见恨晚。

罗伯特说,「我在此时来到这个星球上,不是为旅行摄影,而是为了爱你。」他们的相爱绝非一时兴起,短短四天的相处足以让他们刻骨铭心。

倘若故事就势而下,不过就是一场媚俗而不容于道德的恋情。两颗火热的心,在遇见对方的一瞬间沉沦。热烈缠绵的四天,随着丈夫和孩子的归来,弗朗西丝卡面临家庭和爱情的抉择。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无法自私的抽身离去。罗伯特挽留她说「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弗朗西斯卡很认同他的话。当她与大雨中的罗伯特四目相对时,弗朗西斯卡多想跳下车,什么也不管不顾,跟他去浪迹天涯。但理智和道德终究牵绊住了她,浇灭她内心燃烧起来的火焰。而罗伯特虽然内心煎熬,不舍,但他理解她所有的为难,明了她所背负的一切责任和担当。他的爱是无条件的尊重和妥协,是巨大的克制与隐忍。他努力保持着微笑,说出那句「我该走了」。

回到家庭的弗朗西斯卡,对这段遭遇闭口不提,她默默洗手做羹汤,询问孩子们在博览会玩的是否开心。

弗朗西丝卡的「出轨」之所以不那么令人反感,反而成了真爱的坚守者,就是因为,虽然这场爱情已经占据了她心底的每一个角落,但为了减少对家人的伤害,她在自由与责任的抉择中,牺牲了爱情,回归家庭。

罗伯特和弗朗西丝卡选择了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他们此后的人生,是无限漫长的思念和等待,以及从不言说,也从未重温的旧梦。弗朗西丝卡订阅了罗伯特服务的【国家地理】杂志。她剪下他拍摄的所有照片,文章,年复一年的追随着他的脚步,眼看他渐渐变老。而罗伯特步履不停,他不停的奔走在路上,以消解他噬骨的思念,克制他去见爱人的冲动。多年以后,弗朗西丝卡无意中在剪下的照片中,通过放大镜发现,罗伯特一直佩带的项链上刻着她的名字。那是罗伯特用他唯一的方式做出的无声告白:你在我心里从未离去。

在1982年,弗朗西丝卡收到一个邮包,在看到「去世的罗伯特.金凯德先生」这几个字样时,她低下头,用了一个小时才能继续读下去。罗伯特在65岁去世,邮包中是他所有的遗物,他饱经风霜的相机,刻着弗朗西丝卡名字的项链,写给她的信件,还有一张磨损的看不清的纸条,那是唯一一件他拥有的她的东西。他的骨灰已经撒到廊桥,那个魂牵梦萦的归处。

四天不顾一切的相爱,只为22年后的再一次相逢。重逢却是把骨灰同撒廊桥。就如弗朗西斯卡在信中所写:「把活的生命给了我的家庭,把剩下的遗体给罗伯特.金凯德。」

为什么罗伯特和弗朗西丝卡虽是婚外出轨,却仍然感人至深。原因在于,他们遇到点燃灵魂的爱情,这种爱太过于强烈,以至于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曾体会过。但弗朗西丝卡为了家庭和责任,将爱人永埋心底,罗伯特尊重爱人,为了不给她的生活造成麻烦,选择了一辈子的孤独和漂泊。他们用超乎常人的忍耐和克制,在日夜思念中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爱情最可贵的是自知和忘我。他们都清楚,假如弗朗西斯卡抛家舍业地跟随罗伯特远去,每天的生活落定到几十年的柴米油盐中去,罗伯特会受到约束,弗朗西丝卡也会终身背负道德谴责,那么,他们的爱还会这样纯粹真挚吗?我们无法确定答案。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遗憾放大了美感,短暂成就了永恒。

弗朗西斯卡在遗嘱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知道孩子们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的父母看成无性别的,希望以下叙述不至于对你们打击太大……」在子女的心中,父母是一体的也是中性的,他们不作为有七情六欲的男女。每个婚内的中年人,都被切割为一块块的社会责任,作为父母,子女,别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来生活,独独不能身为自己。他们可以有亲情,有友情,但不能有爱情的向往。多少人处在干巴巴的生活里甚至不敢一声叹息,只是努力过一个看起来正确的人生。

有人曾以伦理道德来批判这段「婚外情」,其实大可不必。即便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也都有它的秘密。如果深挖下去,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人性的复杂都在于此。从这个层面来讲,【廊桥遗梦】不是流于表面的婚外情,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对错,这段灵魂契合,至死方休的爱情,让每个读它的人动容。我们从中看到了现实,体会到责任和自由的冲突,也照见了生活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