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炳灵寺石窟:中西方艺术的交汇点

2024-06-19文化

炳灵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崖壁上,为世界文化遗产,属敦煌研究院管理。炳灵寺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约3世纪),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最早称为唐述窟。唐朝称龙兴寺,宋朝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炳灵寺石窟有上下四层,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71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

历史沿革

名称演变

西汉前此地域为羌人聚居地,北魏前此窟称「唐述窟」。「唐述」为羌语「鬼窟」的音译。唐代改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开凿保护

据释道世【法苑珠林】文献记载,炳灵寺石窟的开凿历史可上溯到「晋泰始年」,即公元265年。此后,炳灵寺石窟不断开凿、营建、修葺、扩建,其间包括吐蕃王朝时期、确斯罗藏族政权时期及其后藏传佛教的长期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仅次于敦煌石窟寺的具有藏汉两种风格的著名石窟寺。

11世纪时,西夏与宋交战,西夏下令毁桥,丝绸之路改道,显赫一时的炳灵寺从此冷落了下来。15世纪,藏传佛教进入炳灵寺,到了清代的康乾时期,藏传佛教达到鼎盛,炳灵寺的佛教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期。此时香火鼎盛,僧众多达3000人。

晚清开始,炳灵寺石窟所在的河州地区民族矛盾日趋加剧,先后发生了乾隆四十六年、同治七年和十三年、光绪二十一年、民国十七年的社会动乱,给炳灵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第128,第147等大型洞窟被人为炸毁,大佛前的九层楼阁,木结构窟檐等寺院建筑被付之一炬,一些精美的佛教石雕造像成了断头残臂、身首异处。此后,寺院僧人纷纷逃离,佛事活动被迫停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组织中央美术学院、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三个单位抽调13名专家、学者、技工,组成「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对炳灵寺石窟作了为期一周的细致全面的勘察和了解:摄影、临摹、测绘、洞窟内容调查等,并首次对石窟下寺区洞窟初步编号,共编124个窟龛。

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甘肃省炳灵寺石窟图片展览」,展出了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在考察中临摹的绘画和拍摄的照片共173件,时任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亲自为展览撰写了【炳灵寺石窟概述】。

1955年5月,永靖县炳灵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对有价值的洞窟一一进行编号,结束了炳灵寺石窟长期无人管理的年代。至此,使这千年石窟和胜境,重照寰宇。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炳灵寺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4月至5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与炳灵寺文物保管所对炳灵寺石窟进行第二次勘察,第一次登上了最高的169窟,发现了窟内保存众多的西秦时期的造像和壁画,并在第6龛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书造像题记。

1967年修筑石堤护卫窟群。1982年架起了沟通大寺沟两岸的拱形水泥大桥。1999年国家又花巨资进行了石窟维修加固和渗水治理工程。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重点石窟

第169窟

第169窟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它坐落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原为一个天然石洞。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窟内现存佛龛2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佛龛为第6、第7龛。第6龛位于窟内北壁,是一个平面半圆形的三瓣莲式的背屏龛。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像,佛像造型生动,表情丰富。前额宽而圆,双眉细而弯,两眼大而长,鼻梁高嘴唇薄,神情庄重,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跌坐于莲花台上。衣纹线条自然流畅,富于动感。菩萨高发髻,而部表情,与佛像基本相同,披肩长发,佩有铃形耳饰;上身袒露,戴项圈、臂形耳饰;上身袒露,戴项圈、臂钏和手环,下面穿一大裙,左手下垂握巾带,右手亦握巾带于胸前,站在半圆形覆莲台上。佛、菩萨的面部、胸部及四肢部分,涂以白色,眉、眼、耳以墨线勾勒,衣裙施以彩绘。佛与菩萨背、项光也施彩绘。佛的圆形背、项光外围均绘有火焰纹。背光内绘伎乐,左、右各五个,均高髻,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双足裸露,分别持箜篌,击腰鼓,奏排箫,姿态各异。佛像左上方墨书题有「无量寿佛」四个字,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观世音菩萨」,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得大势至菩萨」。龛内北壁大势至菩萨上方彩绘十方佛,上、下两排,均高肉髻、圆脸,着通肩大衣、禅定印、结跏趺坐。佛的面部涂白色,眉、眼、鼻、嘴均以墨线勾勒。

第126窟

第126窟开凿于北魏,平面方形、低坛基、穹窿顶窟。高3米、深2.9米。龛内正壁雕并坐二佛及二菩萨。佛均半结跏跌坐于方座上,通高2.04米。佛像丰颐大耳,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横置膝上。菩萨分列两侧。北壁雕交脚菩萨及二菩萨。交脚菩萨头戴三花冠,发髻高耸,面型清癯,身材修长。右手上扬,手心向前,施无畏印。左手横于腰前,手心向上,结与愿印,脚置方座上。全窟共有雕像112尊。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风格,极其珍贵,并有延昌二年(公元513年)造窟题记。

第6窟

第6窟始建于北周,平面长方形、低坛基、平顶窟,高2米,深1.9米。南北两壁雕菩萨立像各一尊,戴三花冠,面型清秀,发髻高耸,袒上身,穿长裙。头顶两侧,各雕一身高肉髻、宽脸、丰腴、着宽大袈裟的立佛。龛顶前侧雕摩尼宝珠,菩萨两侧壁上雕一供养天。窟内南壁还刻有一线刻象雄舞图。壁画完整而珍贵。

第3窟

第3窟创建于唐代,明代重绘。平面方形、平顶窟,高3.5米、深3.1米。窟内正中凿一四坡顶方塔,塔高2.23米,塔身仿木构建筑,四壁彩绘西方净土变,内容为阿弥陀佛讲经和大势至、观音二菩萨迎接信众往生的情景。其上角绘宝树,树上有飞鸟、孔雀等。塔正面开门,门额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塔外壁彩绘佛、菩萨、供养人等像。

建筑历史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为「炳灵寺」。炳灵寺分为上寺、下寺、洞沟三部分,有窟龛212个、石雕像694座、壁画1500平方米,石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

保护状况

炳灵寺以石雕著名,但因地质结构易风化和潮湿,许多窟龛造像褪色风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炳灵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了防洪大堤和水泥雕栏桥。然而,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浩劫和历史上的战乱对其造成了严重破坏。刘家峡水库的修建使部分石窟长埋水下,保护工作一直在进行。

主要景点

炳灵寺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其中以下寺最为壮观。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和艺术的重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