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

2024-06-14文化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一本深奥且影响深远的哲学巨著,它尝试从全新的角度解答一个古老而又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存在?」全书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辞藻,却以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见,引领读者踏上一场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之旅。

海德格尔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此在」(Dasein),意指人的存在方式。不同于传统哲学中将存在物普遍化处理,他关注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如何存在于世界中,并且如何理解自身及周围环境。海德格尔强调,「此在」总是已经处于世界之中,我们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遭事物紧密相连,我们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

书中,海德格尔首先批判了传统哲学中对「存在」问题的忽视,他认为哲学长期以来都过于关注存在者(即具体事物是什么)而忽略了存在本身(即事物存在的意义)。他主张,要真正理解「存在」,必须从人的存在经验出发,因为只有人才能发问关于存在的问题,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就蕴含着对存在意义的追寻。

一个关键概念是「日常性」(Alltäglichkeit),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未经反思的行为模式和理解方式。海德格尔指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沉沦」(Verfallen)状态中生活,即被日常琐事和习惯所束缚,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本质。然而,正是这种日常生活的「遗忘性」,促使我们在某些时刻突然醒悟,开始对自我和世界产生根本性的疑问,这便是「畏」(Angst)与「死」的主题。

「畏」是一种面对无底深渊般的存在本身时产生的感受,它不同于恐惧特定对象,而是一种对存在本身的不确定性的直接体验。这种体验能让人从日常生活的麻木中惊醒,开始正视自己的有限性。而「死」作为「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是每个人独一无二且无法替代的终点,它提示我们,存在的意义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自行寻觅和赋予。

海德格尔还引入了「本真性」(Eigentlichkeit)与「非本真性」(Uneigentlichkeit)的概念来讨论人的存在方式。本真存在意味着个体主动承担起自己存在的责任,勇敢面对存在的真相,包括自己的终有一死。而非本真存在则是随波逐流,按照社会的普遍期待和规范行事,失去了自我决定的机会。海德格尔鼓励我们追求本真性,尽管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的真相。

【存在与时间】的阅读无疑是一项挑战,它要求读者跳出常规思维框架,深入到存在论的最前沿。海德格尔的语言晦涩难解,但这正是他试图突破传统语言界限,直接触及存在本质的努力。尽管这本书没有提供简单明了的答案,但它开启了一扇门,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总之,【存在与时间】不仅是一部哲学专著,更是一次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探索。它提醒我们,面对生命的短暂和世界的复杂,应当主动寻求理解,勇于承担自我存在的责任,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最真实、最有意义的自己。海德格尔的思想虽然深奥,但其核心讯息对于每一个寻求生命意义的人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