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唐代煮茶水有啥讲究?【安志强趣讲陆羽.茶经18】【第3轮学习】

2024-06-19文化

第五章茶之煮.第2段 唐代煮茶水有啥讲究?

【原文】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 ,挹 (yì) 彼清流 。」)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其瀑涌湍 (tuān) (lài) 勿食之 ,久食令人有颈疾。

【注释】

①岷:指四川岷江。方;指地区、地点。注:指灌入的江水。

②挹(yì):舀取。

③乳泉:流动缓慢的水。漫流:流动舒缓。

④瀑涌湍(tuān)濑(lài):奔涌湍急。

【大白话】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江河水次之,井水最差。(【荈赋】中说:取水就取岷江中的清水。)所以,山水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奔涌湍急的水不要饮用,常喝这种水会使人颈部生病。

【趣讲一下】

按现在的科学知识来讲,有饮用水标准,不能低于标准,标准其实保证的是下限。长沙有一口某老井,牌子上写了说饮用不达标,但还是有很多人专门打水饮用,可见传统文化的惯性力量。

【原文】

~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 ,自火天至霜郊以前 ,或潜龙蓄毒于其间 。饮者可决之 ,以流其恶 (è) ,使新泉涓涓然 ,酌 (zhuó)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 ;井水,取汲多者

【注释】

①澄:澄清。浸:泡,浸透。不泄:不流动,意思是死水。

②火天:炎热夏天。霜郊: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③潜龙:潜伏的虫子。蓄毒:意思是产生毒素。

④决:挖开缺口。

⑤恶(è):坏,这里是指污秽的水。

⑥涓涓:形容细水缓流的样子。

⑦酌(zhuó):饮用。

⑧去:距离。

⑨汲多:经常汲取。

【大白话】

还有许多溪流汇积在山谷的水,澄清浸透但不流动。从炎热夏天到霜降前,可能有虫子潜伏其中产生毒素。要喝这种水应先挖开缺口,把污秽的水放走,使新泉水涓涓流入,然后饮用。江河的水,应到离人远的地方去取,井水要从经常汲水的井中汲取。

【原文】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 ,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 ,谓弃其啜 (chuò) 。(啜,尝也,市税反 ,又市悦反。)

【注释】

①已上:意思是「三沸」之后还煮水。

②合量:按照水量。

③谓:作者理解,这个词没实际含义。弃:丢弃,倒掉。啜(chuò):尝。余:剩下的水。

④市税反:反切法是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啜的读音是「市悦」的反切;不过读音跟现在有差异。

【大白话】

水煮沸了,冒出像鱼眼睛的小气泡,有轻微的响声,称作「一沸」;锅的边缘有连珠般的泡往上冒,称作「二沸」;水波翻腾,称作「三沸」。再继续煮水就老了,不宜饮用了。开始沸腾时,按照水量放适当的盐调味,倒掉尝过之后剩下的水。(啜,尝的意思,市税反,又市悦反)

【趣讲一下】

反切(qiè)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注音方法,虽然现代人知道它的比较少,可是流行使用了大约1700多年。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后文中的反切注音不再另外说明。

比如,条的注音,是徒聊反。古人书写排版都是从上而下,所以第一个字称作「反切上字」,第二个字称作「反切下字」,写作「某某切」,比如「条,徒聊切」。

反切法已将汉字音节分为了声母、韵母两部分,声母就用反切上字的声母表示,韵母和声调就用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表示。

【原文】

~无乃「[卤+舀] gǎn 」「[卤+监] d ǎn 」而钟其一味乎 ([卤+舀],古暂反;[卤+监],吐滥反。无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夹环激汤心 ,则量末当中心而下 。有顷 ,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 ,而育其华也

【注释】

①无乃:不要。[卤+舀],打不出来的古代字,读音gǎn。[卤+监],打不出来的古代字,读音dǎn。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是没有味道。钟:钟爱,喜欢。

②环激汤心:在沸水中转圈搅动。

③则:茶则,看前文茶之器。量末:量好茶末。

④有顷:过一会。

⑤所出水:刚才舀出的水。止:使水不沸腾。以所出水止之: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使水不再沸腾。

⑥育:保养。华:汤花,古代煮茶特别看汤花。

【大白话】

不要因为没有味道而喜欢带盐的味道啊!( [卤+舀],古暂反;[卤+监],吐滥反;没有味道的意思。)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转圈搅动,用「则」量好茶末沿旋涡中心倒下。过一会,待水大开,波涛翻滚,水沫飞溅,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使水不再沸腾,以保养茶汤表面生成的「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