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程晓平:用绘画与陶艺,诉说中华的山水与人文

2024-05-07文化

我试图通过画笔的流转与釉彩的窑变,相互交织绘画与陶艺,探寻山河大地的魅力,也揭示华夏的人文情怀。在泼墨与丙烯的技法中,我试图展现中华大地的神韵;而在陶器的形态与釉色中,我尝试着再现古老文化的魅力与情感。这两种艺术形式,虽各具特色,但都源于同样的灵感与追求,共同诉说中华的山水与人文。

陶瓷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对于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陶瓷的造型、韵味到釉料的运用,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都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与借鉴。

首先,陶瓷的造型不仅关乎器物的功能效用,更涉及审美特征的塑造。 中国传统陶瓷的造型经历了演变和转化,从初级的模拟仿效到高级的象形取意阶段,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表达。与此相对比,西方陶瓷则较早地进入了抽象或半抽象状态。这种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与中国象形汉字的发展息息相关,既反映客观对象的特征,又以简洁的笔画表现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一种意向性的表现方式。 将陶瓷艺术中的「象形取意」传统审美融入油画创作,是对具象形态的概括和抽象,为绘画带来了全新的认知。

其次,陶瓷的韵味、 釉彩 以及丰富的技艺内涵为绘画提供了灵感。 不同时期的陶瓷风格特征,创意和形式感的韵律,整体的和谐以及细部的处理,都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完整求全意识」。与西方科学所研究的色彩不同,中国传统色彩的概念源自自然,体现了对道法自然的认知。 陶瓷艺术中的釉彩运用,则是将传统韵味以色彩为载体,为绘画提供了养分和灵感。

此外,陶瓷釉料的干湿层次、与密度融合后产生的色彩效果与绘画中的调色、覆盖、渲染、重叠等技法相似。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技法与步骤相似,如窑变规律与颜料的调配规律等,使得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呈现出异曲同工之妙。

再者,陶瓷艺术和绘画艺术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借鉴、交流的现象。陶瓷艺术中的纹样、图案常常成为绘画创作的灵感源泉,而绘画中的色彩运用、构图技巧也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这种跨界的交流与互相启发,不仅丰富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内涵,也促进了它们的创新与发展。

工匠精神也是陶瓷艺术对绘画的影响之一。 耐心、细致等精神特质为绘画提供了精神性的支撑。 此外, 陶瓷艺术中的窑变过程与绘画中的想象力有着相似之处,都需要工匠们拥有超凡的想象力,以及对结果的预见性。

最后,实用与致用观念的融合使得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在当代得以共融。陶瓷艺术的实用性大于装饰性,这一观念也适用于当代绘画,使其成为家居艺术品,而非仅仅是博物馆的展品。这种「致用与实用」的观念也成为绘画的一大特点。

综上所述,陶瓷艺术通过其造型、韵味、技艺、釉彩运用、工匠精神、实用性观念以及与绘画艺术的相互借鉴和交流,为绘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创新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