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传统节日—元宵节

2024-02-25文化

正月十五元宵节,境内俗称「过十五」「灯节」。清康熙【威海卫志】载,自正月十三起,卫城市民即「树松柏竹枝于门,或结成楼阁,设帘幕、灯联、灯匾、灯笼其上,名曰试灯」「以趋人游赏」,「过十七则花灯俱罢」。张灯期间,人们还以每日天气阴晴,预卜全年各种农作物丰歉,「十四曰二麦灯(小麦、大麦),十五曰上春灯,十六曰豆灯,十七曰白菜灯」。倘「失误张灯者,官吏查究」。清乾隆【威海卫志】又记,其时城乡居民家家「以面作盏,蒸作灯,边捏月份,按干湿卜旱涝,即灯花占五谷丰歉」。

清中期后,境内开始大量种植地瓜、玉米,人们普遍用玉米面、大豆面加上烀熟的地瓜混合发酵后蒸灯,俗称「蒸面灯」「捏灯儿」。主要有「十二月灯」「生肖灯」「六畜灯」,还要蒸金鱼、蟾蜍(俗称「财主」)、元宝等吉祥灯。元宵节晚饭后,在灯碗里添上豆油或花生油,插上捻上棉花的贝草棍做灯芯,集中一起点燃,谓之「添灯」。再由家中孩童端着月灯、吉祥灯把家里家外各个角落都照一照,再分放于窗台、炕上、门砧、锅台、灶膛、粮食囤子、水缸等处,谓之「散灯儿」。旧时,境内有些地方还有傍晚到祖茔、农田送灯的习俗,以祈祖先保佑、五谷丰登。此夜,各村耍会敲锣打鼓沿街表演各种歌舞杂耍,清乾隆【威海卫志】中称之为「妆演杂剧」。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蒸面灯习俗依旧。20世纪70 年代以后,蒸灯渐以小麦面为主。传统文艺表演活动至 20世纪60年代后期几乎绝迹,80年代起逐渐恢复,且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届时城区近郊乡镇农民秧歌队进城表演传统文艺节目。各县(市)举办元宵灯展,除传统彩灯外,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借助电气化、自动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各种大型彩灯,更加绚丽多彩。

清乾隆【威海卫志】卷一【疆域志·风俗】记载,旧时威海卫等地还有元宵节次日「走百病」习俗。早饭后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谒庙过桥」,经过桥面时要「来往数过」,以「走掉」百病,保全年无恙。此俗20世纪初期尚存。民国以后,出嫁闺女此日走娘家渐成新俗,谓之「走十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