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中的「桑榆」到底何意?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2024-06-02文化

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总是喜欢读一读刘禹锡的诗歌,收获一点小小的振奋。

刘禹锡被后人称为「诗豪」,他的诗有哲人的意志和诗人的热情,极具艺术张力,如: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等,具有傲视忧患、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

在刘禹锡的诗中,还有一句我非常喜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被引用的频率非常高。那么,诗中的「桑榆」该如何理解呢?

还是先说说刘禹锡这句诗的由来和出处吧。

政治见解和诗歌风格相似,并称「刘白」的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彼此难得的知音。但二人经历坎坷,天各一方。

公元826年,二人在扬州第一次见面。公元83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都居住在洛阳,两个人一唱一和,相得益彰。遗憾的是,此时的他们都已经白发苍苍。

白居易写【咏老赠梦得】,向刘禹锡吐槽年老的不便: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这首诗大意是说老年生活比较可怜,身体不好,也没有人怜惜。

刘禹锡收到后,马上写诗一首安慰白居易: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接着白居易的话题,开篇则说:「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对白居易的观点表示认同,并进一步赞同说,人老了,身体消瘦了,衣带常常紧缩了,头发稀疏了,帽子便自动偏斜了,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是为了延年益寿。

这些话,与白居易诗中的叹老伤老并无二致。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刘禹锡并没有停留在伤老叹老的俗见上,而是提升一步说,人老并不是坏事,老有所长,阅历增多、经验丰富、为人沉稳……的的确确,老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更令人极其振奋的是,刘禹锡又写出了一句千古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提出了对人老的全新的看法:

第一,不要看夕照短暂,它形成的晚霞还能映满天空。

第二,虽然老年时光被「安排」在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但它却能展现出人生其他阶段所没有的光彩。

第三,既然黄昏的微霞尚能满天,老年人也能让幸福的光彩照亮了老年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中透露出的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人生观,千百年来,不知激励过多少读者。

当然,在这句诗中还有一个难点:「桑榆」该如何来解释呢?

有人说,就是桑树和榆树啊!

这话只对了一半。

古人植桑树和榆树,是借以谋生、养老、传子孙。因此家宅周围必有桑榆。

古人的房屋比较矮小,太阳落山时映衬在天空的唯有桑榆,而有太阳落在桑榆树下的说法。后人以桑榆比喻人生事业、家乡、故里。

另外,据朱熹【诗集传】在【桑柔】篇中注释:「桑之为物,其叶最盛,然及其采之也,一朝而尽,无黄落之渐。」

也就是说,尽管桑叶繁茂,但是为养蚕所用,一朝就采光了,桑树没有像其他树木一样慢慢地掉光树叶。

古代文人见此情此景,感时伤怀,联系到人生的倏忽而逝,便容易滋生出感伤之心。后来,多用「桑榆」来比喻「人之暮秋、人生暮年」。

刘禹锡在诗中正是用到的,正是这个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