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共和国同龄人口述史|梁广斌:坚守75年,只为一出好戏

2024-10-01文化

编者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群新中国同龄人,与国家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连。他们的经历,是新中国成立75年历史的生动写照;他们的故事,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为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发展历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推出「新中国同龄人口述史」系列报道。对话这些同龄人,聆听他们的经历,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触摸历史的脉搏。

在他们的口述中,我们能看到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艺术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会感受到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故事,平凡却真实,饱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王皮戏非遗传承人梁广斌

谈起王皮戏,75岁的梁广斌忍不住又唱了几句。

梁广斌出生于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郭柳沟村,这里也是王皮戏传唱300多年的地方。如何让这个地方稀有剧种唱得响,唱得远,唱得久,一直是梁广斌的执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75年来,也记录了梁广斌的唱戏之路和传承之路,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他只为这一出好戏。

王皮戏的种子

我是省级非遗项目王皮戏的第五代传承人,已经唱了一辈子。4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把我们兄弟俩拉扯长大。小时候,生活枯燥,总是盼着过年期间能听表舅刘德奎唱王皮戏。虽然听不懂,但觉得很好玩。这是王皮戏给我最初的启蒙。

王皮戏因代表剧目【十八大姐逗王皮】得名,讲的是主角王皮在元宵节与他的十八个老婆上街观灯斗嘴的故事。王皮戏在开唱之前,还有一段跑灯表演,共有伞灯8盏、「顽童一人」,「顽童」手执拂尘穿插其间,翻滚腾跃,把人气聚集起来。

表舅告诉我,王皮戏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是流行于平阴、东阿、冠县、茌平等地的民间小戏,在齐鲁民间艺苑中颇有影响。每当春节闹元宵时,除在本村表演,还在邻村巡回演出。村里长期流传着一句歌谣:「郭柳沟真热闹,大人孩子王皮调。」

梁广斌唱王皮戏

我与王皮戏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缘分。20岁时去当兵,25岁时从部队复员回家,在村委负责文化宣传工作。当时镇上开始重视文化工作,我就跟大伙儿商量,想要将王皮戏拾起来。

1976年,我27岁,正式开始学习王皮戏,师从王皮戏第四代传人、刘德奎的得意门生赵书凤,从跑灯开始学起,逐渐担演角色。

王皮戏又「活」了

王皮戏之所以难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文本载体。

刘德奎文化程度不高,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由于王皮戏过去没有文本记载,很多传统曲目都是通过刘德奎口述,再由村里的文化人记录在册。

后来,赵书凤按照手抄本来教我。当时,赵书凤已经70多岁,唱戏很吃力。但是他觉得我很有天分,所以倾囊相授。

牢记嘱托的梁广斌

我觉得最难的是如何拿捏腔调。由于台词中有很多方言,腔调中又有很多转音,一句词需要很长的气息。有时候一句词中要「哎嗨」好几遍,且在不同腔调上。

从学习到登台表演,我只用了一年多时间。那时没有麦克风,但是我的嗓音能传很远。老百姓感慨,王皮戏又「活」了。

两年后,赵书凤离世。我始终记得他的嘱托,老师说,我会的都教给你了,你得传下去。这些年,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唱戏的同时,我对王皮戏进行系统性整理。过去,王皮戏一直处于「板腔时代」,没有乐器伴奏。我就找到专业人士进行配乐,多了二胡、琵琶等乐器来伴奏。

2006年,王皮戏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我获评为省级非遗王皮戏代表性传承人。

老调新唱

但要让王皮戏传承下去,没那么容易。

为了让王皮戏经久不息,我开始寻找愿意学戏的传承人。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愿意学戏。后来,我就找到老伴,希望她能学戏,以带动周边的人学戏。最初老伴不同意,但是看到我对王皮戏如此执著,最终同意了。

我对艺术的要求很高,老伴有一个调唱得不对也要反复给她纠正。在老伴的带动下,有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跟着学戏。

梁广斌和老伴

2018年,我才正式开始收徒,到目前为止,共收了6个徒弟。

大徒弟杨广忠今年59岁。他最初学的是女角,腔调难,不好学。我现在年纪大了,已经无法再登台唱戏,主要精力放在剧本创作上。杨广忠每次出去表演的时候,我总要跟着去看看。

过去,老百姓很难接受这样的戏曲。现在,我们用旧曲唱新词,老百姓越来越认可。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非遗主管部门和非遗工作者,积极推动全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健全、非遗保护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非遗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非遗保护传承能力不断提升、非遗传播普及力度不断扩大。

对我来说,王皮戏意味着我的第二条生命。老师传给我了,我要是没传下去,我就对不起老师。我希望王皮戏后继有人,一直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