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传奇式的人物杨小楼——记名伶杨小楼、王又宸的两棚大丧事(2)

2024-06-27文化

传奇式的人物--杨小楼 ——记名伶杨小楼、王又宸的两棚大丧事(2)

杨小楼祖籍安徽潜县人,祖上十世「为士大夫身,未尝酷吏虐民」,后因时事变迁,弃士务农。祖父杨二喜,早年从军未成,遂改学戏,成为有名的武丑,同行都称之为「大刀杨二喜」。当时的名伶朱小元(朱素云的父亲)、俞润仙(俞振庭的父亲)都是他的门生。其父杨月楼,名久昌,初在徽班学习武生,后改学老生,与俞润仙合演【泗洲城】,以饰猴子出名,有「杨猴子」的绰号。其拿手戏如【五雷阵】、【牧羊圈】、【探母回令】、【长坂坡】【挑滑车】等,极受欢迎。因之有「文武全才」之誉。

杨小楼本人系清光绪四年(1878年)生于北京,乳名「三元」,人岁时,入小荣椿班一科学武生,取名春甫。因拜伶界大王谭鑫培为义父,随谭氏子辈排名嘉训,字嘉年。出科后,为借其父之名望,取艺名「小楼」。

当年,杨小楼的父亲杨月楼是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供奉」。而小楼从长相到表演技巧、嗓音都酷似其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故被慈禧太后所看中,于光绪三十二年,也成了「内廷供奉」,每逢朔望,进宫演戏,曾得到厚赏。不料,受到一些王公大臣的嫉妒。

有些王爷的心腹人不明真相,只凭猜测,胡乱议论,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歪曲事实,四处传谣,似乎杨小楼与慈禧太后有不可告人的勾当。结果闹得满城风雨。

杨小楼为了躲避风头,便到西便门外白云观挂单,当了一名火居道士,道号超范子。这样,脱离了艺海,潜居庙里,既隐其名,又掩其身,似乎稳妥。讵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光绪帝先后去世。在这种形势下,若有王公大臣追究前嫌,便有口难辩。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只好装起疯来,于是经常蓬头垢面,穿一件破道袍,在前门外一带游荡,以制造假相。后来由于时局不稳,众王公大臣都忙于政务,又听说杨小楼疯了,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辛亥革命胜利之后,杨小楼在梨园界同人和众亲友的劝说下,才撤单还俗,重新挑班唱戏。

民国元年(1912年),杨小楼应吕月樵,白文金之约,离京南下,到上海三马路大舞台演戏,此为杨氏离京赴沪献艺之始。次年,乃载誉而归。

民国3年(1914年),杨氏嫌北京戏园过于陈旧,主张建新式舞台,于是集股鸠资,在西柳树井建筑了第一舞台,一仿上海新式舞台之样式。以为北京舞台史上创一新纪元。杨氏从此组班在第一舞台演唱,共达三年之久。此后杨氏先后献艺于京、津、汉、沪,以及全国各大都市,声誉遍于南北。

至本世纪30年代末,杨氏之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其唱腔朴直爽朗,饶有韵味;念白字音准确,节奏分明;武技动作灵活,似慢而实快,注意姿势优美,兼有钱金福、王长林等为之配合,更见精采。表演上主张「武戏文唱」,将武技之运用与剧情、人物刻画相结合。

其代表作有【长坂坡】、【铁笼山】、【挑滑车】、【安天会】、【连环套】、【麒麟阁】、【状元印】、【江都县】、【落马湖】,【战宛城】、【宁武关】、【金钱豹】、【晋阳宫】、【林冲夜奔】、【蜈蚣岭】等诸戏。其晚年,又上演【康郎山】、【野猪林】、三四本【连环套】、【取桂阳】、【父子降汉】、【霸王遇虞姬】等戏,尤倾动全国。杨氏与王瑶卿合演之【长坂坡】、与梅兰芳合演之【霸王别姬】配合尤为严密。所演剧目大多自行加工,突破前人规范,形成独特风格,世称「杨派」,为后来武生所宗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