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痴人论道道德真相(55)

2024-06-21文化

缘遇【道德经的生命真相】

众所周知,本文是读書心得与闻道感悟。

【道德经的生命真相】第五十五章:进入无我的赤子状态

自然而然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独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痴人论道释义:此章以婴儿为喻,要求世人恢复自己的本性,回到生命的起点。婴儿是老子心中的圣物。因为婴儿是生命的开始。天下的开始和生命的开始与道最为一致。婴儿的泰和之炁充盈,道性犹存。树要归根,人要复性。

顺其自然

第一段: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只有道的涵养深厚的人,才能像婴儿一样,纯真、朴实、无知无欲,不会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刚刚出生的婴儿,不仅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除了满足本能的需求之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他没有贪念,也没有任何欲望。【道德经】的第十章,专炁至柔,能如婴儿乎?第二十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四十九章,圣人皆孩子。可见,在老子的心中,人们因为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产生了私欲杂念,以至偏离了本来的纯真。修道之人需要做的就是,摒弃杂念,减少欲望,重新回归到婴儿的状态,恢复纯朴的本性。要想达到婴儿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来说,成人是很难达到这个状态的。真正的上德是遵循大道规律,符合于人的本性,就像婴儿一样。渴了就喝,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喜欢就高兴,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切都自自然然。而下德之人,让人们有了礼数廉耻等。看似高尚,却扰乱了人本性的东西。让人们學会狡诈,學会欺骗,學会伪装。告诫人们要保持心灵宁静和谐的状态。如果纵欲贪生,使炁逞强,就会早亡。

任其自然

第二段:独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是婴儿的外三德。含德之厚的人,就像个孩子一样,质朴、天真。无心之时,像毒蛇一样的七情六欲不能侵蚀到他;无意之时,像猛兽一样的邪魔不能干扰他;无情之时,像恶神一样飞来的横祸也不能伤到他。毒虫不螫,比喻无心。猛兽不据,比喻无意。攫鸟不搏,比喻无情。以此三物来比喻婴儿的三德。王弼注:「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螫之物不犯于人,含德之厚者,不犯于物,故无物以损其全」。婴儿无求无欲,不会侵犯他物。因此,作为回报,即使是毒蜂、蝎子、老鹰这类最有毒性、最猛兽的动物都不会伤害他。

自然风光

第三段: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虽然无欲无求,但他并不软弱,不会任人欺凌。他的筋骨虽然很软弱无力,小手看上去很柔软,但非常有劲,攥东西时,手握得十分牢固,很难将其掰开。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牝牡之合,指nannu交合。婴儿虽然不懂nannu交媾之事,但他的宗筋(小生zhi器)却常常搏起。这是精炁充沛,固守着道的缘故。不知道阴阳交合而自然元精充盈。人的元精生发之时,就像xing快感一样,不同的是更柔和、更温情,周身弥漫。人的xing能量生起是元精状态,与人的初始能量元精离的最近,也就是离道最近。xing能量的作用有三:「一是享乐;二是繁衍;三是借此成道」。世人只知用此享乐与繁衍,却不知道他最大的作用是助你成道的药物。只有固精、固炁,才不会损耗元精,损害性命。元精是元神的食粮。把电流送到头顶泥丸,就是给元神喂饭。元神吃饱喝足了,才会灵明通达,通有若无,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人的能量有限,泄了就没有了。还要攒多少天才会回来。来了又无知的白白泄掉了。不保持空静自然的状态,即使元精发动,产生了元炁,你也守不住。只有保持空静自然的状态,元精和元神就像人體里的一对夫妻结合在一起,产生的元炁可能守得住。只有元炁和元神合二为一,就是性光大道生发之时。后天心性是控制不住先天能量的,他们的属性不同,无法相合。人的xing欲是潜意识层面的东西。越是炁亏越有xing意识。当元精发动,真阳生发,没有空静自然的心性功夫,真阳能量在后天的状态下,就会转换成xing欲,如洪水猛兽般,一般人根本驾驭不住,能任其乱泄 。心性修持好的人,当真阳能量生发时,自然本心就会自动将真阳转化成真阴,人是没有性意识的,却有温温的快感,片刻不离其身。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婴儿即便是整天哭泣,高声长嚎,也不会口干舌燥、声音沙哑。成人若是高声长嚎,就会口干舌燥、声音沙哑。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婴儿身上的太和之炁处于饱满的状态。忽然嚎叫而真炁不散,无欲无差,所以嗓子怎么哭也没事。老子在提示中华大道养生的精妙,一是骨弱筋柔而握固,乃阴阳充和,以至柔和自弱;二是谓之牝牡之合而脧作,为赤子生命活力充沛的自然流露;三是终日嚎而不嗄,乃阴阳和谐之至,察其究竟,问其所以然,就有了下文的答案。

自然风景

第四段: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炁曰强:要修道,就要从「知」下手。关键是要知和,知常,使修道者的全部身心有个根底,有个中心。然后,无论思、默、言、行,都是孔德之容,为道是从。知道了太和之炁的好处,才会常守在一炁上。天机自动,听其自然。常合和于道,叫知和曰常。经常能守在一炁上,心一静下来,mei心前面的太虚之境就会显现出来,太虚里的性光常照常明,叫知常曰明。有一点后天意识心,快感的真阳之炁就减弱,就叫损,就叫不祥。什么杂念也没有,用虚用无,柔和之至,有益于生发一炁,叫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心者,人身之君(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意所到之处,炁益随之,血自从之,这是心、炁、血的三者关系。炁血流畅,无欲至,自可安心乐业,身體强健。尤为重要的是,心之使炁(第十章专炁至柔),这是修真的大法则,祛其急切暴躁之炁,令其柔弱和顺。于是,随着心之使炁,心正炁顺,心平炁柔,心慈炁和,这是心机、炁机与生机的关系。然后,作用于病机,这就是修道者的种种疑难病症,可以不药而愈的根本所在。点出知和曰常,唯有真正认识并把握了和,才是和于大道之常;点出知常曰明,唯有真正认识并把握了常、大道的根本规律,大道的常态,才是明白大道;点出益生曰祥,唯有善为道者有益于生命,才是得道之祥;点出心使炁曰强,唯有君主之官的心能够调动元炁,才是真正的强。

自然景色

第五段: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在此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善为道者,善摄生者及含德之厚者典范形像。接着,妙笔一转,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万物一到壮年,便即衰老,就叫不合道。不但不能尽享天年,不能我命由我不由天。反而,半百而衰,英年早逝,就是不道早已。老子警钟长鸣,当头棒喝,不知道惊醒几许梦中迷人。世人由幼而壮,由壮而老,最后由老而死。肉體已经显形,从柔弱的和炁,转化为刚强的血肉之躯,结束始然,长大是不可避免的。

【道德经】不是肉體之经,而是心灵之光不生不灭的经。肉體虽然会壮,壮则会老,老则会死,这是肉體的法则。但心灵没有显形,心灵不寤不寐,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因此,则心灵不会壮,不会老,不会死。含德厚重的人,他这一世成道的条件已经成熟。就像卤水点豆腐,一点就成。學習无为法,只是领悟生命本原。知其子,守其母,不是人守的,是悟了自然本心,本性之母的宇宙大元炁,就不会离开你了。自然而然,法身育成。能做一个自然纯真的人,这是多阶积累的福德。只有无为,生命之光才会自动成长,才会得长生之體。

【道德经的生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