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张继海:郭锡良先生论古汉语今译

2024-01-23文化

郭锡良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史研究专家,也是中华书局的重要作者。我第一次开始和郭先生接触,还是在我当了总编辑助理之后,从2017年初开始,每个春节前,我都和秦淑华老师去蓝旗营,代表书局给北大中文系的几位老先生拜年,其中就有郭先生。每次在郭先生家停留的时间都比较长,主要是秦淑华和郭先生谈专业和书稿方面的事,我则因为不懂他们谈的内容,只是在旁边默默陪着。有一次去郭先生家拜年,还巧遇了邵永海老师。中间只有一两年因为郭先生在海南,后来则是因为疫情,才有所中断。最后一次给郭先生拜年是2020年1月,留有照片为证。

本文作者和秦淑华在郭锡良先生家


2020年9月20日,庆祝郭先生九十华诞学术座谈会在湖北大厦举行,我和秦淑华参加,我们给郭先生送上的寿联是: 「囊周汉严考始中终汉语稿留七星柄 字万千精分声韵调古音功拟八阵图」

其实在和郭先生正式接触之前,我早就听闻郭先生的大名,特别是因为王力【古代汉语】和【王力古汉语字典】在书局出版,常能听顾青总编辑和秦淑华提到郭先生的名字。过去给郭先生等北大中文系几位语言学老前辈拜年,一般都是顾总去,后来我当了总编辑助理,顾总就安排我去,可以说在拜年这件事上,我确实干起了助理的角色。

【王力古汉语字典】


郭先生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除了集体项目外,主要是两部书:【汉语研究存稿】和【汉字古音表稿】。前者2017年1月出版,后者先是作为【文献语言学】第8辑专刊,于2018年出版,2020年又以单行本出版,都很快售罄。这次依据郭先生生前在【汉字古音表稿】单行本上所作的手校,订正错误,复校文字,并增加部首索引,又推出了一个最新的版本。

【汉语研究存稿】

【文献语言学】第8辑专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对于郭先生的学问完全是门外汉。【汉字古音表稿】我是不敢碰、不敢谈的。这次为了参会,我特意把郭先生的【汉语研究存稿】找来学习,但是其中讲湘方言、古音、汉语史的很多文章,我也只能跳过。比较起来,该书中收入的【古汉语今译问题】一文比较合我的专业,对我的胃口,因为 古汉语今译既是汉语研究者关心的问题,也属于古籍整理的一种方式,是古籍出版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下面是我对此文的一点读后感。

文章开始就指出了古汉语今译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普通读者读懂古代作品,弘扬传统文化,而且也利于今译者本人吃透原书内容,加深对书的理解,因为今译本身是对古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接着指出,严复针对外文翻译提出的「信、达、雅」三点要求,对于古文今译也是完全适用的。

文章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也可以称为四节),其小标题分别是:

一、准确地理解原文,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二、为了忠实于原文,能对译时应尽可能对译

三、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四、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这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是阐释严复所谓的「信」,第四个部分是阐释严复所谓的「达」,至于「雅」,文章没有展开讲,郭先生在文末说:「古文今译,要达到准确、通畅,已不容易,要达到典雅优美,自然更难」,只能是尽力追求的目标。

以上是文章的基本框架。下面我们把镜头推近,对四个部分各作一些提炼和分析。

第一小节,讲的是古文今译的总原则,就是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译出来。 这里面又包括两部分,即首先做到准确地理解,其次是正确和规范的翻译。前一步是基础,是做好今译的前提;但是做到了前一步,还有一个准确表达的问题,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有时需要灵活处理和意译,因此并不必然地导致后一步。

第二小节,讲的是古今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翻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句法结构,能对译的时候尽量对译,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高水平的今译,可以做到一句对一句,甚至一个词对一个词。而作的不好的今译,虽然也能大致译出原文的意思,但是或者相比于原文内容有较大的增删,或者更换主谓语,或者颠倒因果,或者造成句子层次混淆,都不能令人满意。为了说明问题,文中特别举例,列了一些不好的今译,以及可供比较的更好的译法。

【古代汉语】


第三小节,讲古今汉语毕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特别是词语的含义不同、词语的搭配不同、句子结构不同、表达方法不同这四个方面,今译时就要妥善处理。 针对古今词语的不同,既包括实词,也包括表示语气的虚词,也包括古汉语中一些表示自谦或避忌的词汇(说法),如果今译,均需要仔细思量,文章还提醒不要把古代的一些名词概念随意改为很现代的名称。关于句子结构,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古汉语中的某种句子结构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的,另一种是古汉语中的某种句子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虽还存在,但通常是用另一种句式来表达的。凡此,都需要改变原来的句式,改用现代汉语的句式,力求通顺。

第四小节,是对今译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是不仅意思要准确,而且要尽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简单的说就是要「传神」。 具体来说,要尽力保持原文的语气、修辞手段和排比句法等。这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忠实于原文,即不仅忠实于它的内容,而且也忠实于它的语言形式,不随便发挥,不添加不必要的字句,也不漏译必须译出的语言成分。今译达到这个水平,既是精益求精,也需要传神妙笔,文中甚至举例说明如何在今译中保持原文那些或表示推测、或表示含蓄、或带感情色彩的语气和言外之意,令人击节赞叹。

总结一下,郭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他对于古汉语今译——也可以说是古籍今译的一些基本主张,比如今译要尽可能准确,重视直译甚至对译,实在不能直译了才意译,并且要忠实于原文的语言风格,比如句式、修辞、语气等,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传神。

郭锡良先生在课堂


为节省篇幅,在前面介绍郭先生这篇文章时,我没有举任何例子。临近文末,我只举一个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例子。

诸葛亮的【出师表】,原文有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这是古汉语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前面两个官职,后面跟着三个人名,郭先生指出这是所谓并提,即「郭攸之、费祎」承「侍中」而言,「董允」承「侍郎」而言,要翻译成「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这样才不至于引起误解。看似在讲解古汉语的表达法,信手拈来,但是要准确地指出谁是什么官职,如果不下一番考究的功夫,或者对史实非常熟悉,是难以做到的,这是郭先生驾轻就熟、举重若轻,令人佩服的地方。

在学习郭先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对于其中一处古文的翻译,和郭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供大家批评。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这样的话: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对于后两句,郭先生认为比较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默默无闻一辈子,因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于后世。」我则认为后两句应该是化用的孔子的话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见【论语·卫灵公】) ,「没世」后不应加逗号,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为一句,意为「死了而文采不能称扬于后世是一件耻辱的事」。这是我的第一感觉。这涉及到断句,理解就会不一样。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又在数据库里查了一下,发现两种标点方法都有。凡是【文选】系统的,多在「没世」后逗开,【文选】系统以外的,则「鄙陋没世」下多连为一句。清胡绍煐【文选笺证】引王氏念孙曰:「本作‘鄙没世’。鄙,耻也。【楚辞·九章】:君子所鄙。王注:鄙,耻也。【广雅】同。此言耻没世而名不著也。司马迁无‘陋’字,五臣本作‘鄙陋没世’,向注连上‘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为句,谬矣。」我觉得王念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汉书·司马迁传】收有此文,无「陋」字。其实无论有无「陋」字,都应该连着读,意思都是「以……为耻」。我怀疑郭先生编【古代汉语】所选【报任安书】是出自【文选】,受了【文选】系统的断句和旧注的影响。当然,这也不能说是郭先生错了,因为那种解释也是来源有自,可以成为一说,只不过可能未必是司马迁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有理由相信,司马迁的话是暗袭自【论语】中那句话的。

【论语译注】


总之,【古汉语今译问题】一文体大思精,本末兼该,既有理论思考,又有例句例证,指向明确,对症下药,对于古汉语研习者和古籍整理实践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与借鉴意义。这篇文章原载郭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该书发行量达百万册级,相信很多读者都从此文中获益。在古籍整理界和出版界,讨论古籍校勘和标点的文章比较多,关注古籍影印、注释甚至索引编制的也有不少,近年来则是讨论古籍数字化的文章最热,相比较而言,讨论古籍今译的文章并不多,条理化和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文章更少。这也难怪,因为 要想在古籍今译(也就是古汉语今译)这个问题上说出个所以然来,想有一点深度和理论高度,那么作者本人的古文修养必须达到相当的段位才行,所以才出现言者寥寥的局面。正因如此,郭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显得尤为珍贵,值得我们反复学习。

(本文是为郭锡良先生追思会暨汉语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而作)

【汉语研究存稿】

郭锡良 著

978-7-101-12356-2

78.00元


【存稿】收集郭锡良先生长短不一的文稿56篇,据内容大致分成五类。第一类是有关古代汉语教材、教学的文章12篇;第二类是有关湘方言的文章5篇;第三类是【汉语史论集】(增补本) 出版后所写的汉语史方面的文章15篇;第四类有5篇是论述王力先生的学术道路和学术贡献,另外6篇是纪念、学习其他师辈的治学和为人;第五类主要是应朋友之约,为他们的学术论著所写的序,也包括为个人主编的一部教材、两部论文集所写的自序,共计13篇。


【汉字古音表稿】(增订本)

郭锡良 编著 雷瑭洵 参订

978-7-101-16454-1

98.00元


本书将东汉以前文献中出现的全部汉字提取出来,标注上古音,是郭锡良先生上古音研究成果集大成的反映。书稿分四部分:字表、谐声表、韵表、说明。字表部分按开合四等详列每部所有字,注以国际音标、中古音和现代汉语拼音,部分字有简单训释;谐声表给出声符和代表字,以及单字;韵表部分则穷尽性展示【诗经】【楚辞】的韵谱和合韵谱;说明部分则对一些学界有争议字的归属及一些例外字进行说解,并对各字在【诗经】【楚辞】中的出现频次予以说明。后附音序、笔画、部首三种索引,方便读者检索。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