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茅盾文学奖得主杨志军的约稿函,现在还有这样手写的编辑信函么?

2023-12-09文化

2023年,茅盾文学奖结果公布,排在第一的是杨志军。

杨志军的名字,笔者一直很熟悉,他当编辑的时候,我还与他有过通信。

这几天,有暇的时候,到旧房子里找资料,翻出了过去的旧信函,找到了杨志军当时的一封约稿信。

当时他在【青海日报】文艺部当编辑,我当时应该是投了稿,然后他就回了一封信。

信的全文如下:

某某某先生:

好。大作「走出园囿」已发表。谢谢支持。

我们报纸副刊以发表纯文学为主,若有精短的随笔、杂文、散文等还可赐来。稿费从优。

盼复。

杨志军

又,来稿可直接寄我。

短短的信函里,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介绍了本报的特点。

二是介绍了有利可图。

三是张开欢迎的胸怀。

一个写作者,能够获得的最大的从报刊杂志上那儿回馈来的期待,这封约稿函里都有了。

现在想想,他当时作为一个编辑,还从事文学创作,竟然能对一个远在沿海的投稿者,写出如此的诚心相邀,实在有一点匪夷所思。

我一直在想,如果是现在的编辑,会不会写这样的一封手写的信函?

过去笔者也是一个信函投稿「狂魔」,抄了许多报刊地址,然后,广为投稿,一时也能做到文章遍地开花。

后来,随着报刊的萎缩,投稿的命中率越来越低,尤其是像杨志军这样的能够予以热心回应的编辑,更是成了珍稀,所以投稿的热情,也就顿然减退。

作为一个写作者,最觉得不舒服的是,编辑要对你耳提面命,叫你这样改,那样改,最后文章还要经编辑砍一刀,发出来的文章,已经面目全非。

旧书网竟然炒起了作家的书信

本来写的时候,就要考虑编辑的口味,写成之后,还要被编辑凌迟一回,那么发出来的文章还有自己想表达的多少呢?

所以,当日后网络写作成为一种风潮的时候,笔者也就懒得投稿了。

杨志军的信函成交价达到了2000元

杨志军后来调到了青岛,大概在「青岛日报」这样的单位,他还给笔者写过约稿函,一时间没有找出来。不过那时候,他的回信只是匆匆地写上一句「已刊」,并没有多少的内容,更像是一个公函,但他每次寄样报的时候,都不忘写上一句带着「已刊」的信函,足见他在编辑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负责的精神在内。

那时候,我就买了他的许多作品。

记得当时书店的折价书柜的最低一层,排着一溜长篇小说,标着「荒原系列」的总标题,记得里面有【环湖崩溃】等。

每次看到这一摞书就感到奇怪,这世上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作家,能够写出这样的大概有七本的系列长篇小说。

每次到书店,都觉得这系列长篇小说硌眼,让你动了恻隐之心,不把它们买下来,似乎对不起它们在折价书店里纹丝不动的搁浅尴尬。

后来,笔者在发了工资之后,终于从旧书店里以半价的价格把它们抱回家了,我记得当时买了六本,还差一本。

买回来之后,想从第一卷认真地读起,但是这本书的出版社是一个边远的小出版社,印刷的纸张很差,太薄,拿在手里没有质感,读起来很不爽心悦目,所以,每一次拿出来,总读不了几页,便又放到一边去了。

后来习惯了在网上购书的时候,总觉得完璧缺一本,浑身不舒服,虽然前六本,一本没有读下来,但还是从网上把那缺的一本给购全了。

这样,这七卷本小说虽然搁置在家里,却一直没有读过。

后来看到有资料说这七本书里有一本,获得过当代文学奖,说明这些书的发表的地方还是一流的报刊杂志,证明了它还是有品位的。

不过,这也可以变相地说明了,杨志军称不上当时的一个主流的作家。论现实的剖析功力,他比不上柯云路,他文字的精辟,他比不上梁晓声,说他语言的穿透力,他更不能与莫言相比,所以一直没有认真地读过他的作品。

直到他的【藏獒】问世,才觉得他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地标性的文学方向,当时还买了这本书,看了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动画片,但对他的小说也没有细心地阅读过。

这一次,他以【雪山大地】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是对他的多年笔耕不辍的一次最好的回应与报答。

想想他写出那么多的文学作品,确实很不容易。而他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能与投稿者进行密切的书信交流,现在想来,笔者也觉得有一点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编辑,很多人不愿意与投稿者发生联系,懒得与投稿者产生互动,因为编辑显然居于高维度,他没有必要向低维度的投稿者输送他的热情,他只要高高在上,低维度的存在,便会向他汹涌澎湃地投怀送抱。

而杨志军竟然还能在编辑之暇,向一个投稿者陈述身为低维度的投稿者最需要的「三个稿诱理由」,在笔者的投稿经历上,似乎并没有第二个。

面对杨志军的这封旧函,笔者更深切的问号是:现在还有一个编辑,愿意写出这样的书面信函吗?

即使用电子回函,又有几个编辑能像杨志军那样,开出一个投稿者最需要的「三个劝写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