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求人先求己,无我先识我

2024-06-18文化

人总有力不能及的地方,都有求人的时候。当你求人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是打电话求人,还是亲自登门并带着礼物过去呢?

求人并不丢人,它只是生活中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之所以你觉得难为情,那是因为你无法放下自我,其深层的逻辑则是心有恐惧,害怕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害怕别人拒绝,更甚之还会害怕以后怎么还人情。

很多事当过去的时候,回头看时也并没有如当时那般似要天塌的焦虑。求人只是一件事,求人先要反求自己内心的平静,能以一种平常的心对待,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当你坦诚你的困境,真诚求过后,成了自然好,不成也只是一次失败罢了。

求人之时也是洗炼自身之时。就当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及验证某些关系的契机。或者说不定,你的这次求人只是给被求的人一次机会呢。

不求别人的接纳,不避他人的排斥,当你心无羁绊的时候,你的求人才和求己融为一体。才是处世智慧的升华。

科学之所以被人推崇,那是因为科学总是以严谨深入的态度对待某些事,因此才能获得一次次的成功并达到人所不及的高度。同样,一件事若不剖析,不深入,只在表面下功夫,自然也不会取得成就。

许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手戴佛珠,做着标准的礼节,烧着昂贵的香,此时心里却骄傲地认为自己做的到位,应该能得到什么保佑了。但事实上,他没有把心带来,又怎么能得到保佑。

若你对自己足够敏感,你就会发现,当你有害怕求人,张不开口的情绪时,你也会害怕失去名声、金钱和权力;上台演讲就会有紧张的情绪;就会对做一件事害怕失败;也会对别人不尊重你而心生愤怒。

你就像一个套娃,一层一层地套着,缠绕在自我的负面力量里,不能自由。

一个人的心若无法打开,无法做到至诚至简,就会陷入自我的泥沼。

当你在大街上走路时,你会看到各种各样走路的人。很奇怪不是吗?不同的猫和不同的狗走路都一样,但同样两条腿的人走路却个个不同。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你熟悉的人来说,在看不清面容的昏暗的灯光下,你可以轻易地通过来人走路的样子判断出他是谁。但你不能判断出那是否是你家的猫。

人总带着自己的气息和标签,上位者总要彰显出自己的地位,有钱人总要显示他的富有,自恋的人总要拿捏着姿势,左摇右摆做着非人的动作,自卑的人总是闪躲在边上,浮夸的人迈着八字步。阴暗的人四下张望。心浮气躁的人急促的脚步。

相由心生。心之所往,身便从之。

若一个人的心不诚,则言行自然不诚,言语推诿、眼神躲闪,耳朵也会被细小的声音吸引。【孟子】中有一篇文章就是描写孟子对待心不诚的齐王。

孟子正要去见齐王,齐王却派人来,对孟子说:「我本该来请教你的,可是我着凉了,不能吹风,如果你能来朝见我,我就在朝堂上请教你,不知可否。」

孟子答道:「我也不幸得了病,不能前去朝见了。」

但次日,孟子却跑到东郭家吊丧,公孙丑于是说:「你昨天托病拒绝了齐王,今天又跑去吊丧,这样不好吧。」

孟子答道:「那怎么啦,我昨天病了,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

孟子后来说:「如果一个不能尊德乐道,心无仁义之心,是不足以和他一起谈论仁义,有所作为的。齐桓公不敢召唤管仲,管仲都如此,何况不屑于做管仲的人呢。」

孟子一眼看破玄机。我们说,求人就要有求样,那些只做表面功夫,虽说的好听,让人挑不出毛病,但身求而心不求,是无法达成所愿的。

一个人心不通,理则不透。心不诚无以感动人心,刘备非三顾无以捧出卧龙。人若不能从内到外一知的处世待人,那些埋藏在心里的自傲、自矜、自负便会分担了自身的力量和精神,就达不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程度。

李嘉诚总是秉承:「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一个人不能看到自我的斑斑点点,那就无法实现无我。当心中无我时才装的进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