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欲望与人性

2023-12-31文化

【欲望与人性】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放下外物的渴求,一个人才能重获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欲望是人的本能,衣食住行,都受欲望驱动。

一个人若是没有欲望,就无法生存。

然而凡事有度,若是不加节制,欲望就是人生最大的祸根。

莎士比亚说:「欲望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灵烧焦。」

所有的东西都有代价,放纵欲望的结果,是人性的迷失与沉沦。

一、爱是灵与肉的奇妙结合。

我爱美丽的肉体。

然而,使肉体美丽的是灵魂。

如果没有灵魂,肉体只是一块物质,它也许匀称,丰满,白皙,但不可能美丽。

美从来不是一种纯粹的物理属性,人的美更是如此。

当我们看见一个美人时,最吸引我们的是光彩和神韵,而不是颜色和比例。

那种徒然长着一张漂亮脸蛋的女人尤其男人最让人受不了,由于他们心灵的贫乏,你会觉得他们的漂亮多么空洞,甚至多么愚蠢。

我爱自由的灵魂。

然而,灵魂要享受它的自由,必须依靠肉体。

如果没有肉体,灵魂只是一个幽灵,它不再能读书,听音乐,看风景,不再能与另一颗灵魂相爱,不再有生命的激情和欢乐,自由对它便毫无意义。

我们真正爱的不是分开的灵魂和肉体,而是灵与肉的奇妙结合。

正是在这结合中,灵魂和肉体实现了各自的价值。

人有两极,即生殖器和大脑,前者是盲目的欲望冲动,后者是纯粹的认识主体。

对应于太阳的两种功能,生殖器是热,使生命成为可能,大脑是光,使认识成为可能。

很巧妙的说法,但多少有些贬低了性的意义。

人有生殖器,使得人像动物一样,为了生命的延续,不得不受欲望的支配和折磨。

用自然的眼光看,人在发情、求偶、交配时的状态与动物并无本质的不同,一样缺乏理智,一样盲目冲动,甚至一样不堪入目。

在此意义上,性的确最充分地暴露了人的动物性一面,是人永远属于动物界的铁证。

但是,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人只有大脑,没有生殖器,会怎么样呢?

没有生殖器的希腊人还会为了绝世美女海伦打仗,还会诞生流传千古的荷马史诗吗?

没有旺盛的情欲,还会有拉斐尔的画和歌德的诗吗?

姑且假定人类能无性繁殖,倘若那样,人类还会有艺术乃至文化吗?

在人类的文化创造中,性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贡献决不亚于大脑。

所以,情欲既是卑贱的,把人按倒在兽性的尘土中,又是伟大的,把人提升到神性的天堂上。性是生命之门,老天用它向人喻示了生命的卑贱和伟大。

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把爱情作为婚姻选择上的唯一考虑。

一起过日子是非常实际的事情,除了爱情之外,不能不有一些实际的考虑,包括经济上的适当保障。

富婆找能干的穷雇员,大款找美貌的贫家女,这都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他们反正不愁吃穿,与金钱相比,别的东西显得更有价值。

可是,让一个尚在为生存奋斗的妙龄女子和一个她喜欢的穷困潦倒的书生结婚,她有所顾忌就是合乎情理的了。

没有人乐意陪一个倒霉蛋过一辈子。如果她终于下了决心,很可能是寄希望于书生日后的境遇会改善。或者,一种很小的可能是,她认定书生是一个天才,愿意终身贫贱相守。

利益的考虑在婚姻中占有一定地位,这是正常的。

只是万事都有一个度,如果利益成了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考虑,正常就变成庸俗了。

如果进而很有心计地把婚姻当作谋取利益的手段,庸俗就变成卑鄙了。

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中,后两种情形大为增加了。

如果你有一个相当美满的家庭,你是否就知足了呢?

以世俗的标准衡量,你是应该知足了。

然而,有时候,你仍会羡慕独身的生活,有充分的自由,那肯定动荡得多,但也似乎丰富得多。

你可以和许多不同的异性有亲密的接触,会有许多不同的体验,如此等等。

当然,在那种情形下,你会失去现在的平静生活,也不再能够享受家庭的温馨。

但是,和一份平静的生活相比,体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是人生更重要的价值吗?

可是,换一个角度看,专一而持久的婚爱,在此种婚爱呵护下的家庭乐趣和亲子之爱,难道不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体验之一吗?

我们根据什么来比较这两种不同体验的价值呢?

我相信,这类难题始终会在任何一个活跃的心智中潜伏着。

有没有两全之法呢?

基本上没有。

所以,这归根到底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你更看重哪一种价值,你就只好在很大程度上舍弃另一种价值。

二、欲望是人性中的基本因素,是人生的动力。

欲望是生命的运动,欲望得到满足,生命的运动得到加强,这时的情绪叫作快乐。欲望满足不了,生命的运动受到阻碍,这时的情绪叫作痛苦。

人所欲求的东西也就是所爱的东西,因此爱与欲望是一回事,区别在于欲望是指对象不在场时的情形,而爱是指对象在场时的情形。

爱的反面是恨,恨的对象不在场时的情绪叫作嫌恶,在场时的情绪就叫作恨。

专一地爱一个人并且要这个人也专一地爱自己,叫作爱恋。

因爱恋得不到回应而产生的恨,叫作怨恨。

对他人的普遍的爱,叫作仁慈。

相信欲望能够实现,这时的欲望叫作希望。

认为欲望不可能实现,这时的欲望叫作失望。

希望常存叫作自信,失望常存叫作自卑。

感到对象会造成伤害而不敢抵抗,这样的情绪叫作畏惧。

相信通过抵抗能够免除伤害,这样的情绪叫作勇气。

突然涌上来的勇气叫作愤怒,看到他人遭受不义行为而产生的愤怒叫作义愤。

对小利的欲望和对小害的畏惧叫作怯懦。

对利和害的蔑视叫作豪迈。

面对死亡或巨大苦难表现的豪迈叫作坚强。

在财富的使用上表现的豪迈叫作慷慨。

因为不明原因造成的畏惧叫作恐慌,这种情绪很容易传染,往往存在于一群乌合之众中。

权势指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取具体利益的手段,分两类:

一类是自然的、原始的权势,即身心官能上的优越性,例如仪容、体力、智力、出身等;

另一类是获得的权势,是凭借自然的权势、后天的运气和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优势手段,主要有四项,即权位、财富、名誉、知识。

对权位的欲望叫作野心,对财富的欲望叫作贪婪,这两个都是贬义词。

公正的评价应该看获取的手段和使用的方式是否正当。

对名誉的欲望,如果名实相符,叫作自尊;如果名不副实,叫作虚荣。

虚荣是年轻人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而且常受到英雄人物故事的助长,不过往往会由于年龄和工作而得到纠正。

对知识的欲望叫作好奇心,它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的激情。知识只是一种微小的权势,因为学问的本质决定了懂得它的益处的人实在太少。

还有一些情绪是与权势有关的。

因为知道自己拥有权势而产生的快乐,叫作自豪。

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权势而产生的痛苦,叫作沮丧。

如果知道这是自己能力上的某种缺陷造成的,沮丧中就有羞愧。

看到别人在权位、财富、名誉、知识上的成功,想要努力超过别人,这叫作好胜。

在这样做的时候,如果力图排挤和妨碍对方,这叫作妒恨。

欲望是生命的运动,没有欲望就是死亡。

欲望终止的人,就和感觉、知觉停止的人一样,是无法生活下去的。

欲望产生激情,以各种激情的形态存在,激情淡薄就是愚钝,生活会十分无趣。

什么是幸福?

幸福就是欲望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前进,达到前一个目标不过是为后一个目标铺平道路。

人类欲望的目的不是在当下享受一次就完了,而是要永远确保达到未来欲望的道路。

人生不存在一个终极目的,似乎达到了那个目的便是幸福。

一个人对于所欲求的事物能够不断地取得成功,经常处于蓬勃向上的状态,这就是今生的幸福。

幸福不在于心满意足、不求上进,所谓心灵的永恒宁静在今世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不可能没有欲望,也不可能没有各种激情。

在生活中,我们的每一种行为都是一长列后果之链的开端。

在这个链中,苦与乐是连接在一起的,放纵欲望必将遭受与之相连的痛苦。

比如说,放荡会招致疾病,轻率会招致灾祸,不义会招致复仇,骄傲会招致失败,懦弱会招致压迫,等等。

这些痛苦都是对相应的行为的自然惩罚,因此我们要尽量看得远一些,理智地追求快乐,避免让那个带来巨大痛苦的后果之链获得一个开端。

从道德的角度说,人的欲望和激情如果不受某种力量的限制,人们就会永远互相攻战,不得安宁。

因为气质、习惯和观念的不同,人们的欲望也不同,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欲望当作判断善恶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战争状况将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就必须有共同的道德法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公平、正义、仁慈之所以是善,是美德,就因为它们是达成人类和平与幸福的手段。

道德法则本身不具有使人们服从的力量,必须依靠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之产生和必须存在,归根到底是为了把人们欲望之满足纳入一条和平的轨道。

三、人类的不幸大部分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人的自然本性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先于理性而存在的。

一个方面是自爱心,即关心自己的保存和幸福。

另一个方面是同情心,即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尤其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痛苦之时,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它实际上是设身处地与受苦者发生共情的一种情感。

同情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在人类能运用任何思考以前就存在,在某些动物身上也会显露出一些迹象。

同情心是一切社会美德的根源。

一个人即使不知道任何道德格言,只要同情心尚未泯灭,在作恶时就会感到内疚。

因为有同情心,每个人不但关心保存自己,也关心互相保存。

在自然状态中,人只有这两种天性。进入社会之后,人获得了一些不属于天性的坏的性质,因此变坏了。

主要有两种坏的性质。

第一种是贪图享受。

自然状态中的人只求自我保存,超出自我保存之上的欲望是社会的产物。

在人类早期发展中,由于技术的发明,人们有了较多的闲暇,来为自己安排各种舒适的享受活动。

这是人们于无意中给自己戴上的第一个枷锁,同时也给后代准备下了最初的痛苦根源。

因为舒适的享受活动不但会使身体和精神衰弱,而且一旦成为习惯,会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

于是,人在无法享受时的痛苦比享受时的快乐要大得多,享受不见得幸福,无法享受却会真正感到痛苦。

野蛮人与文明人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野蛮人只喜爱安宁和自由,只想自由自在地过闲散的生活,而文明人因为贪图享受,反而终日勤劳,乃至劳苦到死。

由于安乐而萎靡的生活方式,文明人的体质和心灵都退化,力量和勇气同时被消磨殆尽,变得容易生病、胆小、卑躬屈节。

野蛮人和文明人之间的差异,比野兽和家畜之间的差异还大得多,因为虽然自然对人和兽一视同仁,但人给自己比给所驯养的动物安排的享受活动要多得多,使得人的退化比家畜的退化更为显著。

第二种是自尊心。

不可把自尊心和自爱心混为一谈,它们的性质和效果都是迥然不同的。

自爱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而自尊心是一种在社会中产生的感情。

自尊心指一个人重视自己甚于重视任何别人,并且在乎别人是否重视自己。

这个含义的自尊心,立足于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看谁更受公众关注,其实很大成分是虚荣心。

某些天然的差别,例如外貌的美丑、力气的大小、身体的灵巧与否,从前无人攀比,现在成了骄傲或自卑、受羡慕或受轻蔑的原因。

这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走向邪恶的第一步,这些新因素所引起的紊乱,终于破坏了人类天真的幸福生活。

在自然状态中,由人与人的比较产生的自尊心是不存在的。

文明人关心自己在众人之中是否受到尊重,而一个野蛮人却快乐地在森林中过着孤独的生活。

野蛮人会为了争夺食物发生暴力行为,但不会因为受到轻蔑而怨恨,受到凌辱而复仇,因为对于不知道评价对方对自己的看法的人来说,轻蔑和凌辱是不存在的。

野蛮人没有权势和名望的概念,只是悠闲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而文明人则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之中,关心世界上所有其余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终日惶恐不安。

这一切足以证明,人类的不幸大部分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而如果我们能够始终保持自然给我们安排的简朴、单纯、孤独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乎能够完全免去这些不幸。

野蛮人所处的自然状态是人类的真正青春,后来的一切进步只是在个人完美化方向上的表面的进步,实际上则将人类引向整体的没落。

四、幸福在于控制欲念和减少痛苦。

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里呢?

正确说来,它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少于我们的能力,则我们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闲着不能运用,我们就不能完全享受我们的存在;

它也不在于扩大我们的能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也同样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话,那我们只会更加痛苦;

因此,问题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

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我们大家共有的。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的幸福只能消极地看待,衡量的标准是:痛苦少的人就应当算是幸福的人了。

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

只有在他似乎是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痛苦才最为轻微,因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

除了体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是随着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

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责备以外,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想象的。

有多少君王由于失去了他们从未见过的土地而感到悲伤;有多少商人只因想插足印度而在巴黎叫喊。

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

紧紧地占据着大自然在万物的秩序中给你安排的位置,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你脱离那个位置。

自然人的幸福是同他的生活一样简单的: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就是说,它是由健康、自由和生活的必需条件组成的。

我们的自然的欲念是很有限的,它们是我们达到自由的工具,它们使我们能够达到保持生存的目的。

所有那些奴役我们和毁灭我们的欲念,都是从别处得来的;

大自然并没有赋予我们这样的欲念,我们擅自把它们作为我们的欲念,是违反它的本意的。

始终是偏见在我们的心中使欲念旺盛如火。

一个人如果只注意于现有的东西,只看重他确实了解的东西,他的欲念是不会冲动起来的。

有了错误的看法,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

任何一种欲念,只要你能够控制它,它就是好的;如果你让它使役你,它就会成为坏的欲念了。

任何一个身体健康、无冻饿之虞的人,只要他抛弃了他心目中臆想的财富,他就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富有的人了。

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

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在这盖满了大地的许许多多的财富中,我将寻求我最喜欢和最能占有的东西。

为此,我的财富的第一个用场是用来买得闲暇和自由,其次是用来买得健康,如果健康可以用钱买得到的话。

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我们要特别避免那种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的过于谨慎的畏首畏尾的做法;

这种做法往往是为了将来根本就得不到的东西而牺牲现在能够得到的东西。

我们应当使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就过什么年龄的快乐生活,以免花了许多心血之后,还没有过快乐的生活就死了。

当我们不知道我们应当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什么事情也不做。

在一切格言中,这是对人最有用处的格言,同时也是人们最最难于奉行的格言。

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愈追愈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险。

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

丁俊贵

202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