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以「功成不处」针砭战国时事

2024-06-13文化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弓弦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满一些。

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持功高,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表现出自己的贤能。

解析:

本章揭示「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状,主要在于针砭当时的社会现象。本章分两部分来说明:

第一部分,自然界的规律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弓弦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满一些,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依此来说明任何事情要符合自然的规律才能做好,自然规律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上天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这是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生存条件,希望社会不分高低贵贱,希望人之间相互平等。这在奴隶社会下提出这个观点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思想,但这种思想是针对诸侯和贵族们在对百姓不断奴役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并且希望这些贵族们能够按照这个规律改变自己,依此教导这些诸侯和贵族们。

老子总是希望社会是平等的,统治者和贵族与百姓过一样的生活,但是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一种渴望。看到当时社会的不公,百姓生活的苦难,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希望贵族将自己的生活标准降低一点,这样百姓的生活可以提高一点,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就符合了自然规律。

提出天下的道理、自然的规律就是相互之间的平等,将多余的减少一下用以弥补不足的。但当时的社会体现的是减少不足的用以供养有余的,社会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当时的社会状况我们没有经历,仅仅从老子的这句话来看,社会的分配不匀是多么的严重,对于辛苦劳作的百姓其收入是何等少。这在当时可以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来说明,因为在当时百姓不占有生产资料,只有贵族才有,不占有生产资料者就仅仅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如何将产出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说了算,即贵族想给奴隶们吃饱就是奴隶们的一种荣幸,在生产力很低下的时代怎么可能把相对多的生产价值分配给他们呢?如果分配给生产者,那他们的享受程度不就降低了吗?他们怎么愿意降低自己豪华的生活来提高百姓生活呢?如果当年收成低了,生活降低的是百姓;而收成好了,也许会多给予奴隶们一点口粮吧,贵族的生活不会降低的。

这方面有点像我们现在的「007」的工作制度,上「007」班的工资并不高,而这个企业的利润并不低是一个道理。

第二部分,既然是这样,那谁可以用自己的有余来供养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这里一方面指的是按照生产资料分配的同时要体现劳动力的价值,这样那些奴隶们就可以分配到相对多一点的口粮,生活条件相对得到提高。要做到这点内心要具有仁慈的道家思想,自己减少对物质的占有欲,老子把他们提高到了圣人的标准。

既然要达到这个标准的是圣人,那这个圣人的标准是怎么样的?「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希望这些圣人们不要对下层宽容了一点就觉得了不起,那样就不是圣人了。

这个观点在【道德经】中多次地提出来了,希望这些诸侯和贵族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要对小老百姓心中怀很多计较,要求他们心胸宽广一点、做事低调一点,对百姓仁慈一点。对当时社会的弱肉强食、劫贫济富、压榨百姓以供养富贵者的做法减少一点,争取做到有富人多做一些慈善的事情。

这篇文章在针砭当时的时代,以张弓射箭为比喻,提出如何运用力道使这个社会变得相对圆满。当然这也是对贵族提出的如何来改变这个时代,不要以自己的权力、智谋去压榨百姓,留给百姓生存的权力,也是给自己留下了富贵的基础。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老子提出了非常具有进步的观点,但这个观点的实施期也是很长很长呀。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