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民间故事:男子新婚,洞房花烛夜,新娘悄悄从袖中摸出一把剪刀

2023-12-28文化

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户姓程的人家,房主程仁同,生了两儿一女。

大儿程元正,为人老实本分,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像极了父亲。唯有小儿程元刚,喜欢结交朋友,仗义疏财。每有朋友求助,必施以援手。

大儿深受父亲喜欢,偏读书不行,书本拿到跟前,就好似催眠一样,要打瞌睡的。

小儿聪明,读书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七岁入学,已能日诵千余言;十一岁通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被乡里称之为神童。

程家自祖上起,就没有读书人。是以,程仁同常说祖坟不知冒的什么烟,弄出这个小儿子与人不同。

有邻居跟他开玩笑,你们程家怕是要出个当官的了。话是说着玩,可程仁同当真了,时不时地给先生送些礼物,请他好生培养程元刚。

程家勤劳致富置下了一些房产、地产,靠着租金过生活,日子还算可以。担心程元刚在学堂里受委屈,程仁同常会拿些散钱给他。

程元刚其实没有用钱的习惯,这些钱就攒了下来。

有朋友相借,他便会爽利地给人家。有人逾期不还,他也不去催促。久而久之,个别有心人,干脆就不还了。

玩得好的同窗善意提醒他,但程元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他说向人借贷者,往往因资金周转之困。若未能如期还款,或因经济确实拮据。此时若过于催促,恐怕会使人陷入尴尬之地。

程仁同知道后,气得骂这个儿子读书读迂了。

程元刚十五岁这年,参加院试。

考完,他自以为文章写得行云流水,妙笔生花。哪知发榜时,却是名落孙山。

程仁同叫他默写一遍,拿着文章去问先生。先生摇头,说此文文过饰非、空洞无物。

程元刚听了,不吭声,只是从此再不去学堂。

气得程仁同想拿棍子抽他,但因他年纪尚小,以后还可以再考,于是强行忍住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好似从这年起,程元刚开始走背运了。

年年参加院试,年年落榜。

十八岁这年,毫无例外,程元刚又落选了。

偏偏这年还出了一场事,因这件事惹出的祸还不小。

程元刚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叫沈清明。听人讲泰州因受蝗虫侵害,粮食减产。此时城内的粮价不仅短缺,价钱还高。若是能从此地贩粮食去泰州,必能赚得盆满钵满。

他手中余钱不多,便去宏生商行借贷两千两白银。人家倒是肯借,但需要个中间担保人,且要签名立契书。

契书上的条款规范严谨,是商行东家请本地刘秀才拟的。沈清明有几个好友,但人家没念过书,看到这复杂的契书就发怵。不好理解,怕日后会吃亏,便不敢做这担保人。

情急之下,沈清明便想到了程元刚。程元刚没有推诿,看过契书后对沈清明说:「担保于汝,固无妨碍。然诚信者,乃天下之通途也。望汝恪守盟约,如期清偿债务,勿负吾之信赖。」

沈清明连忙答应,并向他发誓,保证一定会如期偿还钱款。

就这么着,程元刚在契书担保人处,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了手印。

然而,世事难料,往往非人所能完全掌控。有时,纵使百般不愿,某些事情仍旧避无可避,终至发生。

从无锡到泰州,走的是水路。途中遇到了水匪,杀人越货。粮食没了,沈清明人也没了。

到期还不了款,宏生商行便来找担保人要钱。程元刚一介读书人,哪来的钱啊,只好硬着头皮向父亲讨要。

程仁同气得要命,但也没办法,白底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他的名字。如要耍赖,不仅要吃官司,官差会上门查抄家产,以抵借款。

程仁同低声下气,好说歹说求人宽限几日。贱价卖了几处房产,把借款给还上了。

没跟程元刚商量,程仁同跑到沈家问人要钱。沈清明是不在了,但他爹娘老子不是在吗?子债父还,天经地义的事。

等到了那儿才知,沈家能做主的,不是沈清明的父亲,而是继母尤氏。

尤氏说,家中没钱已经许久了,否则,清明也不会到外头借贷。如程家一定要沈家还钱,她倒是有个好法子。

沈清明的妹妹清羽尚待字闺中,他们家可以不要分文彩礼,将人嫁去程家。

程仁同回家与妻子商量,也只能如此了。怕被沈家耍弄,还特意去看了清羽姑娘长得如何。

满意后,与沈家签下文书,择日成亲。

而这些,程元刚并不知晓。成亲头日,程母才将这些告诉他。

得知新娘是沈清明的妹妹,程元刚并没有说什么。不喜不怒,表情平静。

虽说新嫁娘是以妹抵债,但对于这场婚礼,程家还是办得相当隆重热闹的。

席间,程元刚被灌了不少的酒,最后被人拥去新房。

洞房烛影摇曳,挑了新娘的喜帕,灯光下,佳人愈发显得妩媚动人。

程元刚心旌摇曳,忍不住伸手去抚摸新娘的面庞。

哪知就在这时,沈清羽突然从袖子中摸出一把剪刀,对准了自己喉咙。

「汝若轻举妄动,吾便横刀自刎,血溅当场。」

程元刚吓得一个激灵,酒醒了大半。

他往后退了两步:「何为至此?」

沈清羽声泪俱下,据她说,继母为人刻薄,不顾她有婚约在身,执意拿她来抵债。

最后说道:「卿乃读书明理之人,亦为重诺守信之君子,想必不欲见我背信弃义也。」

程元刚连连摇头:「罢了罢了,你走吧。」

他把婚约撕毁,放沈清羽归家。

一场喜事,最后变成一场闹剧,程仁同气得要昏倒。

十五岁那年没落下的棍子,在这回,终于抽在了程元刚身上。

很快,此事传遍乡间。昔日的神童,如今成了众人口中的笑话。

程仁同认为,这些年来,实是儿子读书读傻了。勒令他把书本放下,跟着大哥元正出门去学做生意。

然而,程元正对这个弟弟是有些看法的。常年以来,他在外面风餐露宿,为家中挣得钱财。而元刚呢,只知读书倒也罢了,还经常性地资助他人,甚至不惜钱财。

兄弟俩没有分家,他损失的两千两白银,有一半要算在自己身上,这让程元正怎么咽得下这口气?是以,他决定,要伺机给弟弟一点教训,让他认识到钱财的来之不易。

起初,程元正好好地在教程元刚如何做生意。半年后,途经重庆府时,他谎称出外寻访旧友,把程元刚一人留在了客栈,实则自己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当然,他也怕弟弟出大事,自己不好回家跟爹娘交代,故而留下了足够的盘缠。

程元刚在客栈中等了两日,不见哥哥归来,便出外寻找。哪知正好就遇到叛军作乱,对百姓烧杀抢掠。程元刚跟着人们逃跑,别说身上的盘缠,命都差点丢掉半条。

程元正是在武昌府听说了叛军作乱之事,吓得魂飞魄散。后悔得不行,当即返头前往重庆府,去寻弟弟。

等好不容易到了那里,哪还有程元刚的身影。

一个月后,无奈返家,向父亲如实禀报。

程仁同气得吐血,拿了根碗口粗的棍子往他腿上抽去。

「常谓汝为忠厚老实之人,岂料竟蓄险恶之心,欲陷害同胞兄弟。」

程元正羞愧不已,跪地磕头认错。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说程元刚,他到哪里去了呢?

后有追兵,逃跑的百姓都是慌不择路的。稍个不慎摔倒,便会被后面跑来的人踩踏。

程元刚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这种时候,是相当吃亏的。

一位老妇牵着个幼童被人撞倒,程元刚好心去搀扶起他们。

这时,斜刺里突然冲过来一个人,把他撞到一边。而后面的人又在往前奔,他一个趔趄就摔倒了。

没有人来扶起他,不知道有多少双脚印留在他身上。程元刚痛到失去了知觉,最终昏厥过去。

当他苏醒时,发现自己周围躺满了尸体,地上到处是血迹。那位老妇和幼童也惨遭杀害,倒卧在血泊之中。

显然是叛军追了上来,对这些无辜的人进行了屠杀。而他恰好在此之前昏厥,因此侥幸躲过了一劫。

程元刚慢慢从泥泞中爬起,踉踉跄跄地往前走着。

此刻,他的身体疲惫不堪,衣物已经被泥泞和血迹浸透。每一步都似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好几次险些跌倒。

但他不敢停下,心里很明白,自己绝对不能在此地停留,叛军可能还在附近,必须尽快找到安全之处。

正是内心深处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着他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前行去。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已渐暗。就在他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看到了远处的一丝光亮。

那是一户人家的窗户透出的光,程元刚的心中燃起了希望。身体里突然就迸发出一股力量,令他加快了脚步,向着那束光亮走去。

敲门敲了许久,没人应。也是,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谁都不敢轻易开门。

程元刚能理解,故而大声恳求:「能从窗户口递给我一点食物吗?」

过了一会儿,有人从里面把门打开,是位慈祥的老者。

见到他狼狈的模样,老者了然。立刻将他引进屋内,端来了热饭热菜,还有汤水。

程元刚很感激,紧张的心一放松,居然又昏了过去。

太累了,醒来已是第二日。老者姓丁,留他在家中多住些日子,以好恢复体力。

这日,外头又响起了马蹄声。但与前些日子纷乱的马蹄声不同,这次的很整齐。

程元刚觉得奇怪,问过丁老才知,朝廷派兵来平息叛乱了。

只不过,此地地势特殊,是座山城,易守难攻,官兵们一时难以取胜。

丁老长叹一口气,道:也不知什么时候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夜里,程元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的脑海不时回荡着那日的惨状。

奔跑的脚步,惊恐的脸庞,还有那位老妇和幼童的遭遇。

他感到一阵阵的悲痛和愤怒。

翌日,他向丁老打听官兵的驻扎之地,打算前去献言献策。

丁老虽说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但还是把准确的位置告诉了他。

同样,军士面对这个外地来的读书人,也持有强烈的怀疑,一时犹豫着要不要禀报将军。

程元刚拱了拱手:「汝等尚未觅得良策,何不尝试以死马当作活马医,姑且一听吾之两句,或许能有所启发。」

军士想想,此话也有一定的道理,道:「你先说说你的计策,我去转告将军。」

程元刚摇头:「既然是计策,就只能将军知,而不是尽人皆知。」

此次带兵的将军姓洪,对于叛军久攻不下,觉得头痛不已。在转角处正好听到程元刚的话,便让人把他带到跟前。

「公子有何良策?还请告之。」

程元刚很平静:「能给我纸和笔吗?」

等拿到纸笔,他把自己的计策在纸上画下,并为之解释。

看完,洪将军未发一言。

过了良久,才赞叹道:「妙哉!」

他没有想到,一介书生居然精通军事战略。

后面的事情,不难猜测。

采用程元刚的计策后,洪将军带人打了个漂亮的胜仗,叛乱很快平息。

洪将军舍不得放程元刚离开,欲留他在身边做幕僚。

程元刚摇头:「书生无用,唯知读书,不识实务。若将军真心道谢,给我点盘缠可否?」

洪将军大笑,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事后,跟旁人说道:「此人能在顺境中执着,在逆境中沉着,日后必成大器。」

程元刚拿出二十两答谢丁老,然后雇了船,跟丁老告辞,踏上回家的路。

日夜兼程,一路艰辛无比,好不容易进入常州府无锡县境内,却又遇上了一件事。

一位衣衫凌乱的少女慌慌张张地从巷子里跑出来,一不小心撞到程元刚雇来的骡车上,跌倒在地。

程元刚下车扶她,才发现是沈清羽,奇怪地问道:「怎么是你?」

如遇救星,沈清羽眼前一亮:「程公子快救我,有人要把我卖到青楼去。」

不敢耽搁,程元刚赶忙把她扶上了车厢。

骡车刚开始往前跑,就见从巷子里又跑出来几个人。

好险呐!

程元刚和沈清羽都感到庆幸。

脱离了险境,沈清羽才把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

沈母过世半个月后,沈父把尤氏迎娶进门。

尤氏为人泼辣,家中的钱财都被她把控住。

当初沈清明会借钱做生意,也是因为此,尤氏一文钱都不肯给。

清明出事情后,尤氏把清羽拿出去抵债,但没想到程元刚会放她回家。

这事情对于尤氏来说,并不难过。

因为她又计谋着要把清羽嫁去另一家,以收取一笔可观的彩礼钱。

恰巧此时沈父突然病倒了,沈清羽在旁服侍,使得尤氏一时放过了她。

说起沈父的病,跟尤氏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沈父的年纪比尤氏大一轮,房事上早就力不从心。尤氏得不到满足,与邻居郑时祥勾搭到一起。

郑时祥是个鳏夫,与尤氏年纪相仿。尤氏去他家中私通,没人管,方便得很。

日子一久,被沈父瞧出了端倪,质问尤氏。尤氏死活不承认,并撒泼打滚说他诬陷。

就这么着,沈父没问出奸情,反倒把自己给气病了。

尤氏为了让他死得快些,时不时地故意气他,甚至药钱也不肯拿出来。

最后,沈父是被活活气死的。

不过,死之前,他道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那日,沈清羽亲耳听到他跟尤氏说:「我真的很后悔,当初不该为你毒死我的原配妻子。如今想来,全是报应。」

顿时,沈清羽惊呆了。

没想到母亲的死,居然会跟父亲有关。

沈父死后,尤氏和郑时祥联手,开始对付沈清羽。

既然沈清羽不肯听从她的安排嫁人,那就卖去青楼,对外则谎称她嫁去了远处。

郑时祥是个色胚,对沈清羽垂涎很久。今日趁着尤氏出外联系青楼老鸨,他实在忍不住,强行闯进清羽房中,欲行不轨之事。

沈清羽自知不是他的对手,没有拒绝,假意迎合。趁其不备,操起书桌上的砚台砸向他的后脑勺。

也许是上苍保佑,平常柔弱的她这一击之下,把郑时祥砸昏了过去。

沈清羽赶紧收拾了一些首饰,逃出家门。但很快被带人回来的尤氏发现,他们追了上来。

还好,幸得遇上了程元刚。

沈清羽把事情讲完,程元刚愣了半晌。

自上回两人成亲到现在,已过去一年多了。没想到在这段日子,沈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一阵沉默后,程元刚问她:「你不是有婚约吗?你夫家为何不出来相帮?」

沈清羽不好意思了,道:「其实,不算什么婚约,两家并无信物。兄长离家之前告诉我,已替我找到一位好夫婿,人品很好,等他回来就为我定亲事。」

如此回答,让程元刚觉得不可思议:「清明为你定好的夫婿,你可知姓甚名谁?」

沈清羽摇头:「不知,但哥哥说,对方是知晓我的,且答应了亲事。」

程元刚再次沉默,不晓得说什么好。

过了一会儿,他问:「你打算去哪里?可是要投靠亲戚?」

郑时祥不知是死是活,沈清羽无法在此地再待下去。

「去山西,找我哥哥。」沈清羽说得无比坚定。

程元刚很吃惊:「清明没有死?」

「嗯,还活着。」沈清羽点头,随后解释。

「那日遭遇水贼抢劫,船倾覆了。幸得他在落水时抱住了一块浮木,才没有溺水。在水上漂浮一日后,又幸得一艘路过的山西商船搭救。」

「之后,他便随人家去了山西做生意。他托人带消息给我,让我转告你,他一定会连本带利将钱款归还给你。」

程元刚没说话,气氛这会儿有些僵。

良久,才缓缓开口:「我护送你去山西吧。」

沈清羽虽然惊讶,但没有拒绝。现在这种情形,她也没谁可信任了。

路过家门而不入,程元刚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没办法,回了家,爹娘是不可能让他再护送沈清羽的。而沈清羽不离开这,那境地会很危险。

托人带话回家,说自己一切安好,让他们放心。

然后,骡车转去了官道。

此行去山西,其间的艰辛就不必讲了,好几次还遇到了危险。

不过,在半道上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那日,程元刚为了保护沈清羽,只身对抗山匪。

对方的大刀当头向他砍来,就在他自个儿以为快没命了时,一支利箭刺中山匪的前胸,令他当场毙命。

是洪将军救了他。

洪将军笑得爽朗,再次邀请他入军营:「跟着我,功名不会少你的。」

程元刚思忖过后,决定听从安排。

跟着军队走,一来没有危险,二来可以尽快找到沈清明。

洪将军骁勇善战,程元刚擅长出谋划策,两人可谓是强强联手,每战必胜。

至于沈清明,进入山西后,很快便找到了。

他见到自家妹妹和程元刚在一起,很是惊喜,问沈清羽:「你怎么知道我为你找的夫婿就是他?是元刚告诉你的吗?」

沈清羽吃惊不小,偏转头问程元刚:「洞房那夜,你为何不说明白?」

程元刚很无奈:「我说了,你会信吗?」

了解到来龙去脉后,洪将军笑道:「你们俩啊,还真是好事多磨。不过,我得感谢沈小姐,她若不在洞房拿出剪刀,我就得不到元刚这个好帮手。」

众人一阵大笑。

只是,沈清羽笑得羞愧,而程元刚笑得无奈,天知道他吃了多少的苦。

洪将军没有食言,他提升时,必定少不了为程元刚求功名。

再加上程元刚本人也很努力,后来做到了兵部侍郎一职。

期间,回过几趟家。

程仁同夫妇见他安然无恙,成了亲,还带了一双儿女回来,感到特别的欣慰。

邻人也没想到,自己一语成谶,程家小儿子真的做了官。

程元正很惭愧,向弟弟道歉。

程元刚笑了笑,安慰他:「大哥,我早就忘了。」

郑时祥并没被沈清羽砸死,他与尤氏成了亲,过了几年的快活日子。

不过,这日子随着程元刚夫妇的到来而终结了。

两人都被投进了大牢。

尤氏被判了绞刑,郑时祥挨了一顿板子,被判流放。结果因伤口感染,死在了狱中。

程元刚的经历很传奇,也很励志。

他和沈清羽的感情一直很好,后来,子孙繁盛,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很是顺遂。

附:

有一年,一位自觉遇到颇多坎坷的后辈写书信向他请教,程元刚在给他的回信中,有这么一段。

「人生浮沉,得失相伴。然,生命中最佳之贵,乃自强不息也。今日之苦,明日之光照。所受之亏,所担之责,所扛之罪,所忍之痛,皆化作前途之光辉。非生活之好转,实乃自我之奋发。勉之。」

诚然,程元刚是个非常努力的人。

同时,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心存善念,天必佑之;心若善良,行必久远!

(此文由笑笑的麦子原创首发)

生活是很真实的柴米油盐,一箪食,一瓢饮。我是笑笑的麦子,谢谢您的阅读,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希望大家能为我点个赞,并关注我一下,最后别忘了帮我分享,转发一下哦!特别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