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63岁大妈手拉0.08毫米银丝,30道工序做出奢侈品,全国只剩一人会

2024-06-15文化

文 | 十八停

编辑 | 十八停

四川成都 ,藏着一个 不为人知的中华绝技 ,而 掌握这门绝技的,中国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名叫 道安 被国家指定为该绝技的传承人。

掌握这门技艺的之所以这么少,与它的制作过程密不可分,甚至还要求 学徒掌握焊接技术

这个奢侈品曾经 只有皇帝和王公贵族才能使用 ,后来还远销海外, 被欧美等国抢着购买。

可如今,为何 这项绝技快要失传了呢?

传承千年的绝技

如果前往成都,一定要去一次道安大师银花丝工作室,因为这里摆放了大量的 银花丝工艺品。

不过在 炎炎夏日 ,去的时候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道安在制作银花丝的时候, 是不开空调和风扇的。

很多人要问了,在这40多度的天气,为啥不开空调呢?

其实这就是制作银花丝的要求之一,在 银花丝制作工艺里,就有一个是高温焊接

焊接往往在石棉板上进行,石棉板经过高温烘烤,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如果不时刻保持室内通风,那么房间里就会非常难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在进行焊接的时候, 需要严格掌握火的方向 ,稍有不注意,可能一整套银花丝就彻底废了。

银花丝在制作的时候非常脆弱,因为一件工艺品往往是由非常细的银丝制成的。

最细的银丝只有头发的一半那么粗 ,就算想去找一根比较粗的,都很难找到。

如果把 一根银筷子 交给道安, 她拉出的细丝能绕操场两圈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还不会中断。

虽然她是 全国唯一一个完全掌握银花丝制作工艺的传承人 ,可实际上道安只有高中学历。

高中毕业之后,道安就进入了成都的一个制造厂。

她也是在这里,真正了解到了成都银花丝的制作技艺。

成都之所以有这样的艺术瑰宝,就是因为自秦汉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金银冶炼重镇。

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使得当地人的金银手艺十分高超。

1970年的时候,考古人员就在陕西西安出土了一个文物,名为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信息来源:成都晚报

这个文物非常精美,浑圆的球体内部装着香囊, 无论如何转动球体 里面的香都不会掉落出来 ,足以看出古代匠人技艺的高超。

该香囊所用到的就是 银花丝工艺 ,但不同的是,成都的银花丝工艺品更加淡雅,有自己的风格。

失传的风险

道安进入制造厂以后,刚开始主要从事一些设计工作。

不过后来工厂的师傅觉得道安很有天赋,于是就开始 传授她银花丝技艺

在道安年轻的时候,正是 银花丝产品的黄金时代

当时从成都生产的银花丝产品,往往远销海外, 一旦运到欧美等国家,甚至还会被抢购。

曾经仅一个制造厂,就有300多人从事银花丝制作。

这些工人制作的产品在欧洲、日本等国, 一个小花瓶就能卖几百美金, 如果大一点,可能值几千美金。

道安在那个时候也没想到,有一天银花丝也会面临失传的窘境。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打磨,道安在2003年才最终掌握银花丝制作技艺。

但此时的国际市场风云变幻, 银花丝产品也没了往日的辉煌 ,而且银花丝制造厂因为改制,很多员工都分流了。

难道没有市场就不做了吗?这是道安问自己的一句话。

这样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用 ,如果一些王公贵族获得了皇帝的赏赐,都会兴奋不已。

回到家后,道安决定组建一个工作室,开始招收门徒,传授银花丝制作工艺。

信息来源:成都市政协

可目标很远大,现实却很残酷,刚开始的确有人前来学习。

只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些前来学习的人往往都是觉得产品精美,所以才抱着好奇心来到这里。

等到实际投入学习之后,才发现这个工艺实在太难学了。

不仅要把银丝拉到几毫米,而且在后续的烧蓝、堆景以及无胎成型方面非常复杂, 要经过30多道程序才能成型 ,所以 制作者要掌握物理、化学、美术等多种知识

如果 没个十年八年 ,根本学不会这么难的技术。

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根本无法沉下心来学习,更别说花费这么长时间了。

中华绝技不能传承下去,这一直是道安的一个心病。

道安还记得,银花丝其实已经失传了一些手艺了。

最早制作银花丝的时候,还有 錾片的技艺 ,可是掌握这门绝活的 张师傅奉行「传里不传外」, 不想把技术传给外人。

加上张师傅的儿子不想学习银花丝制作,所以 张师傅去世以后,这些技艺也就失传了。

从绝技到传承

在外人看来,全国只有道安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她应该感到自豪。

可道安并不这么觉得,她只想找到更多的学习者,将这个绝技传承下去。

所以道安不仅无偿教授技艺,而且 凡是来学习的,她还倒贴钱。

原本以为这样就能留下一批学徒了,但现实还是很残酷。

因为银花丝制作的时候,往往需要好几个人一起帮忙, 一个人难以完成 ,所以就算是经过十年八年学会了,也难以自立门户。

长久的无奈,最终让道安将眼光投到了女儿身上。

在以前,道安比较反对女儿成为手艺人,她知道做这个东西不容易。

他还记得在厂里的时候,很多师傅要用化学试剂把银花丝制品漂白,由于没有资料记载加多少试剂, 导致很多师傅不得不亲口尝试。

这些师傅后来 因此生了重病 ,甚至很多人的后代也患上了侏儒症。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

可女儿 王晓璐 长大后,她却希望继承妈妈的手艺,成为一名银花丝技艺的传承者。

相比与母亲,设计专业出身的王晓璐更具有创新思维。

她知道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 ,她也知道该做什么样的产品。

作为一个传承1700多年的非遗, 不能一直靠国家补贴活着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条内生性的发展道路。

鉴于这种考虑,王晓璐以中国传统的 12生肖 为灵感,设计了一套银花丝生肖系列,之后还为女孩设计了精美的耳环。

2021年, 马龙在奥运会上夺冠 ,王晓璐看到后非常激动,于是动手 用0.08毫米银丝 制作了马龙形象的银丝画,并成功出圈。

虽然王晓璐不像母亲那样,掌握了全套的银花丝制作工艺,但 作为一个80后 ,她的加入无疑 为非遗绝技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中国的大地上,还有很多像银花丝这样的非遗绝技,它们可能也随时面临失传的风险。

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年轻人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往往能给非遗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

信息来源:

1.成都晚报:【成都女子守护千年银花丝 开工作室独创银花丝画】

2.成都市政协:【非遗 | 银花丝中国银器美之大成】

3.封面新闻:【匠心丨道安的白银岁月⑤:成都银花丝——冰冷的金属也能开出花】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 」,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